黑水營之戰

黑水營之戰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月至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在清平天山南路之戰中,定邊將軍兆惠於葉爾羌城外堅守黑水營的重要防禦作戰。

基本介紹

  • 名稱:黑水營之戰
  • 地點:天山南路
  • 時間: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 參戰方:清軍定邊將軍兆惠,叛軍大和卓.小和卓
  • 結果:兆惠勝
  • 參戰方兵力:兆惠3000餘,大小和卓20000餘 
  • 傷亡情況:叛軍死傷過千
  • 主要指揮官兆惠
背景及過程,歷史評價,其它,

背景及過程

乾隆二十三年八月,定邊將軍兆惠奉命由伊犁(今新疆伊寧)率部南下,指揮清軍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亂。兆惠副將富德阿克蘇,為第二梯隊,自率馬步兵4000餘往攻小和卓霍集占所在的葉爾羌城(今新疆莎車)。葉爾羌城周十餘里,城門12座。回兵在清軍必經的城東5里處,挖溝築台,以為屏障;並實行堅壁清野。十月初三日,兆惠所部抵輝齊阿里克,距葉爾羌城40里,隔河紮營,並派出左、右兩翼兵,搶占了城東土台,控制進出要道。初六日,東、西、北三座城門中衝出數百名騎兵,兩軍廝殺,回兵三戰皆敗,遂退回城中固守。兆惠大營安扎於黑水河畔,故名“黑水營”。兆惠見葉爾羌城防守嚴密,便撥出800人清軍交副都統愛隆阿,命其前往東南方向,防禦盤踞在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的大和卓叛軍,其餘兵力密切監視葉爾羌城,待機再戰。時獲情報,言城南山下有回人牧群。兆惠決定往劫羊群,以補充給養,並誘敵出城作戰。十三日,兆惠率乾余騎兵南進。前面有河,清軍奪占橋頭,登橋而馳。豈料剛過橋400餘人,橋驟斷,葉爾羌城中隨即衝出叛軍5000騎兵、1萬步兵,張開兩翼攻圍清軍。清軍人自為戰,浮水還營,兆惠兩易戰馬,面脛俱傷。直至夜晚,回兵方退回城中。清軍亡100餘人,傷數百人,總兵高天喜戰死。十四日,霍集占組織回兵向黑水營發動猛攻。兆惠指揮士卒邊戰邊築起臨時工事。戰鬥持續了整整5天。兆惠派出5名士兵,分別往阿克蘇告急,駐阿克蘇頭等侍衛舒赫德飛章奏報朝廷。乾隆帝命靖逆將軍納木札爾往援。防禦喀什噶爾的副都統愛隆阿兆惠之命,返阿克蘇催促援軍,途遇納木札爾所率200名騎兵,愛隆阿勸其待大兵到後再進,納木札爾未從,後於途中全軍覆沒。霍集占見強攻不下,便改為長期圍困。黑水營自十月至次年正月,進行了艱苦的防禦戰。時天寒地凍,彈盡糧絕,援兵不至,無險可依。回兵於上游決河灌營,清軍在下游挖溝泄水。回兵槍彈如雨,清軍砍掉林木,由樹幹中挖出數萬顆彈丸。後清軍挖水井,掘窖糧,補充了給養。十一月間,回疆以西的布魯特人搶掠了喀什噶爾所屬英吉沙爾城(今新疆英吉沙),恰好黑水營清軍縱火焚燒兩座回營。霍集占以為清軍與布魯特人有約,懼被夾擊,故攻黑水營稍懈。黑水營艱難持守之時,清廷急調援兵增援。駐阿克蘇的定邊右副將軍富德與侍衛舒赫德於巴爾楚克(今新疆巴楚)合軍,共率3000餘兵,冒雪赴援。巴里坤辦事大臣阿里袞領兵600,解馬2000匹、駱駝1000頭,兼程來援,與愛隆阿所部會合。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初六日,富德舒赫德所部於呼爾埔,遇由葉爾羌城而來之5000叛軍,廝殺4日,清軍且戰且進。初九日,富德舒赫德部已接近黑水營,被叛軍所圍,處境危險。阿里袞愛隆阿率部趕到,拉開橫陣,大呼馳進,兩軍會合作戰,叛軍退往葉爾羌兆惠於黑水營中知援兵已到,立即組織所部突破包圍,殺敵千餘,盡焚其壘。叛軍大敗;退回葉爾羌城。十四日,兆惠軍與援軍會師,撤還阿克蘇

歷史評價

定邊將軍兆惠於葉爾羌城外堅守黑水營的重要防禦作戰。此戰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使清軍穩固的控制了黑水營等地區,進一步打亂了叛軍的攻擊意圖。是至關重要的一次防禦戰。

其它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二十四年(1759年),清軍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武裝叛亂之戰。
乾隆二十年(1755年)四月,清軍奔襲伊犁,粉碎了準噶爾達瓦齊的叛亂,被準噶爾汗羈縻於伊犁的回部大和卓布拉尼敦、小和卓霍集占獲得解救,歸附清廷。爾後,清廷派兵護送布拉尼敦回到舊都葉爾羌,統領舊部;將霍集占留於伊犁,掌管回部事務。當年秋,輝特汗阿睦爾撒納起兵叛清,霍集占率眾助逆,以圖獨主回疆。二十一年(1756年),清軍收復伊犁,霍集占返回葉爾羌,徘徊觀望。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霍集占自立為巴圖爾汗,傳檄各城首領,召集兵馬,準備與清軍作戰。庫車、拜城、阿克蘇3城之阿奇伯木克、如鄂對等人,不肯從叛,奔伊犁報告並請求支援。時駐伊犁定邊右副將軍兆惠正與阿睦爾撒納作戰(參見清平阿睦爾撒納之戰),派副都統阿敏道率兵前去彈壓。五月,霍集占擊敗清軍,殺阿敏道。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阿睦爾撒納叛亂被基本平息,清廷遂轉軍征討大小和卓。正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宣諭回部各城,宣示了專剿首逆、招撫多數的方針。同時,委任指揮平定回部作戰的將帥,以雅爾哈善為靖逆將軍,都統哈寧阿為參贊大臣,副都統順德納、愛隆阿為領隊大臣。五月,雅爾哈善率滿、漢清軍萬餘人,以鄂對等為嚮導,由吐魯番抵達庫車。庫車原為鄂對所領,霍集占叛亂後,殺鄂對親屬,派頭人阿卜都克勒木駐守,領兵千人左右。雅爾哈善率軍抵庫車後,未以優勢兵力迅速攻下城池,而是採取圍困的戰術,雖打退過守敵幾次進攻,但失去了破城的良機。六月,霍集占率領8000騎兵,前來救援庫車。領隊大臣副都統愛隆阿攔截,於和托鼐殲其前隊3000人。十六日,兩軍又在庫車城外鄂根河畔交戰,清軍殲敵1600餘人,奪其大纛。然而,霍集占最終率領數千名精兵,進入庫車。清軍仍用圍困之術,霍集占於二十四日夜撤出庫車,往阿克蘇。八月,庫車守敵降。庫車雖下,活捉叛首的最好戰機已被雅爾哈善喪失,致使戰爭升級。阿克蘇、烏什皆閉門不納大、小和卓,大和卓至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小和卓至葉爾羌,互為聲援。時清軍已於西北連續作戰3年有餘,師勞餉耗,加之清軍於庫車城外兩度敗敵,烏什、阿克蘇、庫車、和闐等城皆附清廷,致使清廷產生急躁、輕敵情緒,並影響到前線主帥。八月初,定邊將軍兆惠奉旨,率800人清軍由伊犁前往庫車,代替雅爾哈善,指揮平回作戰。兆惠所部進入回疆後,得知庫車已下,便留副將富德駐阿克蘇,為第二梯隊,自率馬步兵4000餘往小和卓霍集占所在之葉爾羌。十月初三日,兆惠所部抵輝齊阿里克,距葉爾羌城40里,隔葉爾羌河紮營。初六日,清軍與霍集占軍接戰,三戰三捷。兆惠遣副都統愛隆阿率兵800,防截喀什噶爾之援敵。十三日,兆惠留部分兵力守營,自率乾余騎兵劫城南敵之牧群,以補充給養,攻至葉爾羌城外,方渡河400餘騎而橋斷。霍集占步騎約1.5萬餘突出圍攻。兆惠身先士卒,率軍士力戰,浮水還營。叛軍萬餘乘勢渡河,包圍清軍大營。清軍頑強固守,相持3月之久。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初六日,富德率兵自阿克蘇來援,轉戰5日4夜;兆惠亦組織所部奮力突圍。十四日,兩軍會合,霍集占叛軍遁入葉爾羌城固守。清軍由於連日作戰過度疲乏,返回阿克蘇休整。霍集占見清軍退去,乘勢占領和闐所屬兩座回城。和闐共有6座回城,回人6萬戶,盛產糧食。它南連衛藏,東達青海,西接布魯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乾隆帝一再催促兆惠,迅速收復和闐。四月,兆惠遣富德率部奪回和闐,大、小和卓一時無計可施,便固守於喀什噶爾和葉爾羌,觀望動向,其兵力約有10萬。清軍積極進行進攻準備。除兆惠、富德原有的8000清軍外,又增調1萬人綠營兵,並配備了充足的攻城兵器。六月初二日,定邊右副將軍富德率部由和闐出發,和闐6城伯克帶650人回兵從征,進攻葉爾羌;六月十一日,定邊將軍兆惠率部由烏什出發,進攻喀什噶爾。兩支清軍密切協同,同時深入,且走且停,以息養馬力。大、小和卓於清軍到達之前,便棄城退往巴達克山(今屬阿富汗),企圖待清軍糧盡退兵,再重返舊地。閏六月十四、十八日,清軍分別進入喀什噶爾、葉爾羌。富德率部追擊叛首。明瑞部千人於霍斯庫嶺同叛軍6000人交戰3小時,殲叛軍500人。七月初七日,富德於阿爾楚山追及霍集占,殲叛軍千餘,陣斬其驍將阿布都。七月初十日,大、小和卓於巴達克山邊境和什珠克嶺阻擊清軍,被清軍大敗,僅率300餘人逃進巴達克山境。巴達克山汗索勒坦沙在阿爾渾楚嶺戰鬥中擒大、小和卓。至此,大、小和卓動亂被平息。從而結束了天山南北地區的分裂局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