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倫拜恩的保齡》是由麥可·摩爾自編自導的美國紀錄片,於2002年10月9日在法國上映。
該片源於美國科倫拜校園事件,通過講述槍殺案的背景、環境以及公眾對這個事件反應,深入到美國暴力事件的本質,把槍枝作為一種符號來探討美國自由和自我毀滅之間的聯繫與矛盾。
該片獲得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基本介紹
- 導演:麥可·摩爾
- 編劇:麥可·摩爾
- 製片人:麥可·摩爾
- 發行公司:Alliance Atlantis Communications
- 對白語言:英語
- 中文名:科倫拜恩的保齡
- 外文名:Bowling for Columbine
- 其它譯名:黑槍文化、科倫拜校園事件
- 出品時間:2002年
- 製片地區:美國、德國、加拿大
- 製片成本:$4,000,000
- 類型:犯罪、紀錄片
- 片長:120分鐘
- 上映時間:2002年10月9日(法國)
- 票房:$21,244,913(美國)
- 分級:R
- 色彩:彩色
- imdb編碼:tt0310793
- 主要獎項: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長片獎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幕後製作,主創團隊,演員表,職員表,幕後花絮,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上映信息,製作發行,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在美國,槍枝數量比選舉人和電視機的數量還要多,流血衝突和無人性的屠殺不斷發生,該片把俄克拉荷馬爆炸案和科倫拜恩高中屠殺案中涉及的有關人員的採訪片段與新聞報導、演講,以及一個16歲男孩買走一家商店中所有彈藥的等等種種和流血暴力事件有關的片段交織剪輯在一起,顯示了恐懼已經深深地紮根於美國人的精神中,美國社會比其他任何社會,更極端地在它的文化中孕育著一種強烈的妄想症。而主流媒體,尤其是實行煽情主義策略的電視新聞報導,它們使恐懼和暴力之間構成了無法打破的循環。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99年4月20日發生在美國丹佛郊區科倫拜恩高中的校園槍擊案,是很多美國人心中難以癒合的傷口,那天上午11點19分,兩名該校的學生持槍在校園中大開殺戒,共有15名學生和校工在他們的槍口下喪生,21人受傷。這個悲劇事件發生後,給導演麥可·摩爾帶來很大觸動,他發現對於槍擊案、炸彈威脅這樣的事來說,哪怕僅僅是個案,也會給整個社會造成極大創傷。然而槍擊案發生10天后,人們還未從悲傷中緩過來,美國槍枝協會主席查爾頓·海斯頓就來到了丹佛郊區,跟他的同黨們笑著表示,他們是槍的冬粉,要禁槍必須先過他們這一關。這樣傲慢無禮又毫無同情心的態度徹底激起了摩爾憤怒,於是他決定要拍攝一部影片來抨擊美國的槍枝管理政策。
拍攝過程
為了採訪老牌影星查爾登·海斯頓,導演麥可·摩爾努力了兩年未果,他已接近放棄。在劇組一名工作人員的提議下,摩爾使用了“明星地圖”,從而找到查爾登·海斯頓的房子,經過再次溝通後終於得以採訪海斯頓。不過採訪結束後,劇組人員發現海斯頓家的大門居然關上了,摩爾怕海斯頓找人搶走採訪帶,就把帶子先遞給欄桿外等候的工作人員,並囑咐他們迅速離開。
主創團隊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麥可·摩爾 | 麥可·摩爾 | ---- |
瑪麗蓮·曼森 | 瑪麗蓮·曼森 | ---- |
喬治·沃克·布希 | 喬治·沃克·布希 | ---- |
查爾登·海斯頓 | 查爾登·海斯頓 | ---- |
馬特·斯通 | 馬特·斯通 | ---- |
比爾·柯林頓 | 比爾·柯林頓 | ---- |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 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 | ---- |
迪克·克拉克 | 迪克·克拉克 | ---- |
克里斯·洛克 | 克里斯·洛克 | ---- |
Jacobo Arbenz | Jacobo Arbenz | ---- |
Mike Bradley | Mike Bradley | ---- |
Arthur A. Busch | Arthur A. Busch | ---- |
Michael Caldwell | Michael Caldwell | ---- |
Richard Castaldo | Richard Castaldo | ---- |
Steve Davis | Steve Davis | ---- |
Byron Dorgan | Byron Dorgan | ---- |
Joe Farmer | Joe Farmer | ---- |
Denny Fennell | Denny Fennell | ---- |
Barry Glassner | Barry Glassner | ---- |
Jeremy Hicks | Jeremy Hicks | ---- |
Ernest F. Hollings | Ernest F. Hollings | ---- |
Jimmie Hughes | Jimmie Hughes | ---- |
Dick Hsrcin | Dick Hsrcin | ---- |
Amanda Lamante | Amanda Lamante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編劇 | 配樂 | 剪輯 |
---|---|---|---|---|
麥可·摩爾 Charles Bishop Jim Czarnecki Kathleen Glynn Michael Donovan Chris Aldred Gillian Aldrich Kurt Engfehr Jeff Gibbs 提亞·萊辛 查理·西斯科爾 Rehya Young Wolfram Tichy Siobhan Oldham | 麥可·摩爾 | 麥可·摩爾 | Jeff Gibbs | Kurt Engfehr |
幕後花絮
- 該片參加了2002年5月的坎城影展,成為坎城46年來首部參與主要競賽單元的紀錄片。
- 因為該片實際上跟坎城國際電影節任何一個單元的分類都不太符合,評審團為此特意設立了一個“坎城55周年紀念獎”給它。
- 該片在坎城放映時得到了觀眾長達13分鐘的起立鼓掌。
- 麥可·摩爾在獲得奧斯卡發表獲獎感言時把小布希政府抨擊了一番。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類型 | 獎項名稱 | 獲獎者 | 備註 |
---|---|---|---|---|
2003年 | 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 | 最佳紀錄長片 | 《科倫拜恩的保齡》 | 獲獎 |
第28屆法國凱撒獎 | 最佳外國電影 | |||
2002年 | 第55屆坎城國際電影節 | 55周年獎 |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提名 |
發行信息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2002年8月30日 加拿大2002年9月7日 瑞士2002年10月9日 比利時2002年10月9日 法國2002年10月9日 義大利2002年10月17日 挪威2002年10月18日 奧地利2002年10月21日 捷克2002年10月25日 英國2002年11月15日 希臘2002年11月15日 荷蘭2002年11月21日 德國2002年11月21日 荷蘭2002年12月5日 奧地利2002年12月6日 澳大利亞2002年12月26日 芬蘭2003年1月16日 丹麥2003年1月17日 | 以色列2003年1月23日 土耳其2003年1月25日 日本2003年1月25日 瑞典2003年1月26日 斯洛維尼亞2003年3月13日 西班牙2003年3月21日 葡萄牙2003年4月4日 冰島2003年4月10日 韓國2003年4月24日 新加坡2003年4月27日 中國香港2003年5月29日 斯洛伐克2003年6月23日 俄羅斯2003年6月25日 匈牙利2003年6月26日 墨西哥2003年7月18日 秘魯2003年9月11日 波蘭2003年9月12日 巴拿馬2004年6月11日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 2. Dog Eat Dog Films [美國] 3. Iconolatry Productions Inc. [加拿大] 4. Salter Street Films International [加拿大] 5. TiMe Film- und TV-Produktions GmbH [德國] 6. United Broadcasting Inc. 7. Vif Babelsberger Filmproduktion GmbH & Co. Zweite KG |
---|---|
發行公司 | 1. Alliance Atlantis Communications (2002) 2. Odeon Films [加拿大] (2002) 3. 聯美電影公司 [美國] (2002) 4.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2002) 5. A-Film Home Entertainment [荷蘭] (2003) 6. Alliance Atlantis Home Video [加拿大] (2003) 7. Alpha Filmes Ltda. [巴西] (2003) 8.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2003) 9. BuyIndies.com Inc. [美國] (USA) 10. Distribution Company [阿根廷] (2003) 11.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中國香港] (2003) 12. Filmladen [奧地利] (2002) 13. GAGA Communications [日本] (2003) 14. Gateno Films [秘魯] (2003) 15. 米高梅家庭娛樂公司 [美國] (2003) 16. Madman Entertainment Pty. Ltd. [澳大利亞] (2003) 17. Manga Films S.L. [西班牙] (2003) 18. Metro-Goldwyn-Mayer Distributing Corporation (MGM) [美國] 19. Mikado [義大利] (2002) 20. Momentum Pictures [英國] (2002) 21. Monopole-Pathé [瑞士] (2002) 22. Nu Metro Productions [南非] (2003) 23. Prokino Filmverleih [德國] (2002) 24. SPI International [波蘭] (2003) 25. Universal Pictures Germany [德國] (2003) |
作品評價
《科倫拜恩的保齡》以1999年那樁發人深醒的槍殺慘案為中心,試圖對美國社會的暴力因子以及由此而生的恐懼進行病理學的觀察研究。該片給人們所帶來的深深困擾感,並不是對於槍枝控制不力的簡單指責,而是通過嚴肅而風趣的提問以及對素材精心的利用,站在文化的高度對這一問題做出了反思。實際上在影片中,沒有簡單的答案可尋,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答案,只有一系列令人深思的問題(人民網評)。
《科倫拜恩的保齡》否定了槍殺慘案的多個表面誘因,組織了大量數據、資料,通過現場演示以及訪問來表明事件背後諸多現象的無稽與不合理,進而將批判矛頭指向全美步槍協會與美國新聞媒體,在美國引起很大反響(新浪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