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星紫胸魚
- 拉丁學名:Stethojulis bandanensis (Bleeker, 1851)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鱸形目
- 亞目:隆頭魚亞目
- 科:隆頭魚科
- 亞科:錦魚亞科
- 屬:紫胸魚屬
- 種:黑星紫胸魚
- 英文名:red-shoulder wrasse
分布,特徵,習性:,分布:,附記:,深度,特徵,生態,
分布
本魚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東非、紅海、日本、中國、台灣、越南、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澳洲、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群島、法屬波里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庫克群島、可可群島、紐西蘭、馬里亞納群島、帛琉、關島、吉里巴斯等海域。
特徵
體側扁。幼魚體色灰白,背部密布白點,腹部具網狀紋;雌魚斑紋與幼魚相同,但背部灰黑;雄魚背部青綠,具數條藍色細縱紋,腹部白色。重要的共同特徵是胸鰭基部上方具明顯橘紅斑。
背鰭硬棘9枚;
背鰭軟條11至12枚;
臀鰭硬棘3枚;
臀鰭軟條11枚,
體長可達15厘米。
習性:
生活於3~30米的海域,棲息於較淺的珊瑚平台區,幼魚常在潮池中發現。具性轉變,行一夫多妻制。活動力強,夜晚潛沙而眠。肉食性,以小型底棲動物為主。
分布:
附記:
可食用魚,觀賞魚。
深度
水深3至30米。
特徵
本魚體側扁,幼魚體色灰白色,背部密布白點,腹部具網狀紋;雌魚斑紋與幼魚相同,但背部灰黑色;雄魚背部青綠色,具數條藍色細縱紋,腹部白色。共同特徵是胸鰭基部上方具明顯的橘紅斑,背鰭硬棘9枚;背鰭軟條11至12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11枚,體長可達15厘米。
生態
本魚棲息在珊瑚礁平台,幼魚常在潮池中發現,具性轉變,行一夫多妻制,活動力強,夜晚潛沙而眠,屬肉食性,以小型底棲動物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