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大豆衣,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黑大豆衣
- 別名:大豆皮
-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
- 功效分類:平肝息風藥
別名,介紹,原生形態,
別名
大豆皮,黑豆皮,黑小豆皮,穭豆皮,大豆衣,黑豆衣,黑小豆衣,黑料豆衣,黑料豆皮,黑大豆皮,烏豆皮,烏豆衣,冬豆皮,冬豆衣,冬豆子皮,菽皮,菽衣,大菽皮,大菽衣,黑菽皮,黑菽衣,烏菽皮,烏菽衣,野料豆皮,野料豆衣,馬豆皮,馬豆衣,馬料豆皮,馬料豆衣,細黑豆皮,細黑豆衣
介紹
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
藥用部位:大豆的黑色種皮。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
功效分類:平肝息風藥
功效主治:養血平肝,滋陰清熱。主治血虛肝旺所致的頭暈頭痛,潮熱盜汗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炮製方法: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發芽後,搓下種皮,曬乾。
藥材鑑定:灰色或灰黑色,卵圓形,或成碎片狀。體輕,質脆。具豆腥氣味。
化學成分:黑大豆皮含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和飛燕草素-3-葡萄糖甙Delphinidin-3-monoglucoside),又含果膠18%。又含乙醯丙酸(Levulinicacid)和多種糖類。
藥用部位:大豆的黑色種皮。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
功效分類:平肝息風藥
功效主治:養血平肝,滋陰清熱。主治血虛肝旺所致的頭暈頭痛,潮熱盜汗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炮製方法: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發芽後,搓下種皮,曬乾。
藥材鑑定:灰色或灰黑色,卵圓形,或成碎片狀。體輕,質脆。具豆腥氣味。
化學成分:黑大豆皮含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和飛燕草素-3-葡萄糖甙Delphinidin-3-monoglucoside),又含果膠18%。又含乙醯丙酸(Levulinicacid)和多種糖類。
原生形態
豆科黑大豆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莖直立或上部蔓性,密生黃色長硬毛。3出複葉,葉柄長;小葉片卵形,廣卵形或狹卵形,全緣或微波狀,兩面均被黃色長硬毛。總狀花序短闊,腋生,有2~10朵花;花白色或紫色;蝶形花冠;2體雄蕊;子房線狀橢圓形。莢果長方披針形,長5~7cm,褐色,密被黃色長硬毛。種子卵圓或近圓形,種皮黑色。種子或種皮入藥,種皮稱為穞豆衣。成熟時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