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的蝴蝶:巴黎20年代藝術大爆炸》是2010-11-01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儒弗瓦
基本介紹
- 書名:黑夜的蝴蝶:巴黎20年代藝術大爆炸
- 作者:(法)儒弗瓦著
- ISBN:9787561781098
- 頁數:596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1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2
- 所屬分類:圖書>藝術>藝術理論與評論
內容簡介,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這些創作者保持獨立,保證了歷史上所有個人的最初自由。布勒東的革命個人主義傾向表現在他對精神困苦的新的定義,阿拉貢則表現為他過激的言行和挑釁,畢卡比亞表現為他喜歡否定、反駁的笑容,查拉表現為他所顛覆的文化價值,阿爾托表現在他呼喚內心的深淵上,杜尚的傾向表現在他的“肯定的諷刺”中,曼·雷則接觸藝術的神秘化和改變交流方式,馬克斯·恩斯特表現在對新神話的研究上,蘇波表現在他的磁針的“輕”上,米羅在粗暴的表達方式和徹底的簡潔上,萊利斯表現在完全揭示語言的真相上,馬松則表現在聯繫直觀的思維和感覺的閃光點上。吉吉為超越了小資產階級的道義而開心不已,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她也是革命個人主義者,南希·庫納德則從她反抗愚昧、反對嚮往富人生活可以看出她也是革命個人主義者。莫迪利阿尼的傾向表現為自身優雅混合著抗拒,蘇丁表現在他對美的風尚的否定,帕斯金則表現在他被性自由所顛覆。是的,每個革命個體都以相同的方式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並為之付出一切。
目錄
中譯序
從世界大戰到達達:不眠之夜,
“新生活從此開始”
吉吉、荒唐征服巴黎的民族、賤民蘇丁和“沐浴在革命曙光中”的詩人們
自我否認的權利
顛覆世界的機器
黑夜的鳥與蝴蝶無窮無盡
西方現代思潮
慷慨的後果
事已至此!
從漫漫長夜到“陽光普照”,一直是白天與黑夜
歸根結底,人們對這一切都一無所知
日以繼夜的革命
世界的召喚
飛鳥的心理重負
人名譯名對照表
從世界大戰到達達:不眠之夜,
“新生活從此開始”
吉吉、荒唐征服巴黎的民族、賤民蘇丁和“沐浴在革命曙光中”的詩人們
自我否認的權利
顛覆世界的機器
黑夜的鳥與蝴蝶無窮無盡
西方現代思潮
慷慨的後果
事已至此!
從漫漫長夜到“陽光普照”,一直是白天與黑夜
歸根結底,人們對這一切都一無所知
日以繼夜的革命
世界的召喚
飛鳥的心理重負
人名譯名對照表
文摘
“新生活從此開始”
我著手寫這本書,開始回味一段隱秘的歷史。在我過去所有的私人生活中,這是一段最複雜、最私密的生活。關於一個不復存在的團體的生活。我生於1928年。出生以後,我的生活道路改變了,不同於我的父親、母親、祖父、祖母,他們與我的這段生活毫不相干。
這部小說開始於1919年的巴黎。
這一年,阿梅迪奧?莫迪利阿尼不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段斜坡,不知道自己將會順著坡路往下滑,一直到奄奄一息地被朋友們送到聖父街和雅各布街角的慈善醫院。
我就在這段斜坡路上,而其實,我又不在那裡。我戰戰兢兢,心存顧慮,猶如凍僵了一般,自第一頁起,我把自己放在這個一無所知的巴黎。只是,1919年之後第九年,我父母讓我在這裡出生,在蒙蘇里附近。我聽著那些倖存下來的人講述她們的故事。他們擔心我誤解了他們的話,一遍遍地重複著同一個故事,十遍,二十遍。這是一種毫無意識的記憶,使人成為一棵樹的頂端,一棵不是他栽種的樹。多虧了照片,多虧了這種記憶,我看到了從未曾見過的事情,也是任何人無法再親眼見到的事情。蒙帕納斯依然如故,20年代的裝飾風格幾乎沒有改變。人們依然穿梭在那些小街,走進那些名字不變的咖啡館。廣場車站不在了,豎起了蒙帕納斯大廈。在那些把巴黎看作藝術家紀念碑而趨之若鶩的人們眼中,蒙帕納斯大廈是這個區的標誌。
動筆之前,我花了一年的時間聆聽各種聲音。凌晨3點,隔音牆把我與另一個時代的鄰居隔開。我在牆的另一邊聽著瘋狂的、不顧一切的、極度興奮的歌劇片斷,因為在1919年,在這個時刻.沒有任何事情計人覺得一天已經結束,除非是幻覺。
是我的幻覺嗎?也許是。我的襯衣內里放著好幾張身份證件:截然不同的回憶,非常隱私,然而冗長。他們向我絮絮叨叨地說著心裡話,如果沒有他們,我不會知道我是誰。不過,我還是有點了解自己。我太了解自己了。我最大的快樂就是傾聽別人的訴說,尤其是那些已經不存在的聲音,那些革命領跑者的聲音,那些20世紀在瓦凡路口的咖啡館裡的聲音。瓦凡路口在10年問曾是世界的中心。
這本書就像一本自傳,蘊含著各種聲音的自傳。在書中,我將講述一些我不曾經歷過的生活。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因為我太喜歡自己的生活,雖然我的生活也把我帶向同一個深淵,同一種“榮譽”,同一種遺忘,同一種荒唐和些許故弄玄虛,但是,這是所有作家的命運。我不能重新體驗這些不同的生活,無論是已經結束或者未曾結束的生活,只能是一種篡奪,一種愛情的挪用,篡奪挪用陌生的真實,偽裝的真實,或者說是被背叛的真實,那些曾經沒有過多抱怨地忍受法律的男人和女人。我如實地講述他們,寫他們的生活。我知道怎樣從他們身上盜用他們一直在尋找的幸福。現在,我能夠帶著同樣的笑容,藐視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就如同看待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
人們會因此指責我。人們會說,我濫用了作家不受時限的權利。不過,也有些人喜歡這么做,他們會祝賀我。人們以這種或那種方式,讓我得到回報。
我幾位最親近的好友這幾個月來一直(用心良苦地!)說服我將這項計畫進行到底。他們期待我用盡全部氣力講述我自己,我的時代,我們的經歷,我的夢想和他們的夢想。就像可以自由選擇要寫的書!有些提建議的人一定希望能夠炸聾我的耳朵,或是打斷我的腳。最終,他們讓我寫下使我變得對周圍一切警覺的東西!雖說我依據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情誼來重新編造這段歷史,但是我知道,在這段重新編造的歷史中,仍有另一種真實在說話。人們到處不停查禁,因為這種真實讓人害怕,首先會讓歷史學家心存恐懼。這部小說並沒有違背歷史,更不想歪曲歷史,相反,書中那些經常被記憶遺忘的軼事,使歷史更加澄清。
不管怎么說,有誰能反駁我將要書寫的小說?30多年來,有哪位倖存者,無論是先生或女士,會因為回憶或是欲望而改變生活?我接受了冒險。我很清楚,倖存者們也很清楚,接受這項計畫有可能會連累我。20年代仿佛就是昨天,又似乎很遙遠,不可能不招致非議。不過,確實多虧了這寥寥幾位倖存者。有了他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我才有可能在此講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故事(在尚未為時過晚之前,替代他們發言):關於一群流亡者、革命者和夢想家的故事。他們來自各個國度,在10年裡掀起了一場西方歷史上最輝煌的文化革命之一。
這場革命的倖存者認為,他們口中關於自己的故事,就算是“20年代”的神話,至多也只是一張謊言編織成的網。他們太清楚這一點,根本無法同意所謂後人的解釋和評判。至於我,他們並沒有覺得又遇到一個試圖散布杜撰的虛假故事的人,而是一個在真實生活中打算成為與他們同一戰線的同志。我將一直是他們的同志,直到時空將我們分開。20年代的英雄們組成一個家族,而我就是這個家族的繼承人。如果我想不惜一切代價地構建超越自身的獨立權利,那我就需要發掘這個家族,像遺傳樹分支一樣地找尋,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分支。
1919年是這個年代中我最喜歡的一年。或許可以算是最富戲劇性的一年。這一年承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付出的代價,也就是說:850萬人死於戰場,其中176.1萬德國人,170萬俄國人,130萬法國人。此外,每個國家均有1萬城市人口死於戰爭。1919,恰好是兩個對我來說具有象徵意義、帶來最多好運的數字的疊加。住酒店時,我總是要19號或11號房間。1919年,歐洲已經建立起一種不甚穩定、不和諧的歷時20年的和平景象。這一年,莫迪利阿尼35歲,杜尚32歲,科克托30歲,曼?雷29歲,德里歐?拉羅舍爾26歲,布勒東和查拉23歲,阿拉貢22歲,德斯諾斯19歲,不過畢卡索已經38歲,畢卡比亞40歲,而剛剛被冠名為“蒙帕納斯的吉吉”的艾麗絲?普蘭與德斯諾斯生於同一年。不管怎么說,無論人們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顯赫或微不足道,與出生日期相比,年齡的重要性略顯遜色。
迷信地說,但其實也是嚴格地說,1919年是我這本書、這部大型小說的開始。小說的主題並不新穎,也不會是最後一部類似主題的小說。仍會有其他小說家、詩人步我的後塵。62年之後開始提筆,我必須在精神上“1919化”。我從身邊人的一舉一動、點點滴滴中覺察他們潛藏的影響力,道出我的發現。其他任何人如果處在我的地位上,是不可能說出這些話語來的。時光的距離其實已經不重要。;奇怪的是,法國逃脫了歷次大屠殺。1918年以來,大屠殺改變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回憶: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那場年輕時代經歷的戰爭中,戰死的法國士兵只有23萬,而俄國有1800萬,德國470萬,日本200萬。有人對我們說,數字並不能說明什麼。痛苦的輕重不能按照屍體數量的多少來衡量,每個家庭的家門前都有死人。不過我不太贊同這樣的觀點。相比其他國家龐大的死亡人數,法國犧牲人數雖小,但不能因此否認後果的嚴重性。
1919年,要是那個來自利沃諾的義大利猶太人,那個名叫阿梅迪奧?莫迪利阿尼的小伙子還一直住在巴黎,那么,他就會有不同於今天的想法。“我是猶太人,我讓你們覺得討厭。”阿梅迪奧經常對那些在馬路上或咖啡館裡侮辱他的人這么說。很快,他被人看成是“躲藏起來的膽小鬼”、“骯髒的猶太佬”,因為他英俊瀟灑,愛開玩笑,狂熱興奮,又窮困潦倒。他身處外國人當中,即使大部分時候是和猶太人在一起,他還是覺得孤獨。他應該挑戰空白,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和一個團沐的所有成員所負擔的不明言的責任之間的空白。這個團體依賴著他的國土,而他的國土正遭受著德國軍隊的入侵,幾個月、幾年來一直受到威脅。
我著手寫這本書,開始回味一段隱秘的歷史。在我過去所有的私人生活中,這是一段最複雜、最私密的生活。關於一個不復存在的團體的生活。我生於1928年。出生以後,我的生活道路改變了,不同於我的父親、母親、祖父、祖母,他們與我的這段生活毫不相干。
這部小說開始於1919年的巴黎。
這一年,阿梅迪奧?莫迪利阿尼不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了一段斜坡,不知道自己將會順著坡路往下滑,一直到奄奄一息地被朋友們送到聖父街和雅各布街角的慈善醫院。
我就在這段斜坡路上,而其實,我又不在那裡。我戰戰兢兢,心存顧慮,猶如凍僵了一般,自第一頁起,我把自己放在這個一無所知的巴黎。只是,1919年之後第九年,我父母讓我在這裡出生,在蒙蘇里附近。我聽著那些倖存下來的人講述她們的故事。他們擔心我誤解了他們的話,一遍遍地重複著同一個故事,十遍,二十遍。這是一種毫無意識的記憶,使人成為一棵樹的頂端,一棵不是他栽種的樹。多虧了照片,多虧了這種記憶,我看到了從未曾見過的事情,也是任何人無法再親眼見到的事情。蒙帕納斯依然如故,20年代的裝飾風格幾乎沒有改變。人們依然穿梭在那些小街,走進那些名字不變的咖啡館。廣場車站不在了,豎起了蒙帕納斯大廈。在那些把巴黎看作藝術家紀念碑而趨之若鶩的人們眼中,蒙帕納斯大廈是這個區的標誌。
動筆之前,我花了一年的時間聆聽各種聲音。凌晨3點,隔音牆把我與另一個時代的鄰居隔開。我在牆的另一邊聽著瘋狂的、不顧一切的、極度興奮的歌劇片斷,因為在1919年,在這個時刻.沒有任何事情計人覺得一天已經結束,除非是幻覺。
是我的幻覺嗎?也許是。我的襯衣內里放著好幾張身份證件:截然不同的回憶,非常隱私,然而冗長。他們向我絮絮叨叨地說著心裡話,如果沒有他們,我不會知道我是誰。不過,我還是有點了解自己。我太了解自己了。我最大的快樂就是傾聽別人的訴說,尤其是那些已經不存在的聲音,那些革命領跑者的聲音,那些20世紀在瓦凡路口的咖啡館裡的聲音。瓦凡路口在10年問曾是世界的中心。
這本書就像一本自傳,蘊含著各種聲音的自傳。在書中,我將講述一些我不曾經歷過的生活。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因為我太喜歡自己的生活,雖然我的生活也把我帶向同一個深淵,同一種“榮譽”,同一種遺忘,同一種荒唐和些許故弄玄虛,但是,這是所有作家的命運。我不能重新體驗這些不同的生活,無論是已經結束或者未曾結束的生活,只能是一種篡奪,一種愛情的挪用,篡奪挪用陌生的真實,偽裝的真實,或者說是被背叛的真實,那些曾經沒有過多抱怨地忍受法律的男人和女人。我如實地講述他們,寫他們的生活。我知道怎樣從他們身上盜用他們一直在尋找的幸福。現在,我能夠帶著同樣的笑容,藐視他們的成功和失敗,就如同看待我自己的成功和失敗。
人們會因此指責我。人們會說,我濫用了作家不受時限的權利。不過,也有些人喜歡這么做,他們會祝賀我。人們以這種或那種方式,讓我得到回報。
我幾位最親近的好友這幾個月來一直(用心良苦地!)說服我將這項計畫進行到底。他們期待我用盡全部氣力講述我自己,我的時代,我們的經歷,我的夢想和他們的夢想。就像可以自由選擇要寫的書!有些提建議的人一定希望能夠炸聾我的耳朵,或是打斷我的腳。最終,他們讓我寫下使我變得對周圍一切警覺的東西!雖說我依據自己的經歷、自己的情誼來重新編造這段歷史,但是我知道,在這段重新編造的歷史中,仍有另一種真實在說話。人們到處不停查禁,因為這種真實讓人害怕,首先會讓歷史學家心存恐懼。這部小說並沒有違背歷史,更不想歪曲歷史,相反,書中那些經常被記憶遺忘的軼事,使歷史更加澄清。
不管怎么說,有誰能反駁我將要書寫的小說?30多年來,有哪位倖存者,無論是先生或女士,會因為回憶或是欲望而改變生活?我接受了冒險。我很清楚,倖存者們也很清楚,接受這項計畫有可能會連累我。20年代仿佛就是昨天,又似乎很遙遠,不可能不招致非議。不過,確實多虧了這寥寥幾位倖存者。有了他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我才有可能在此講述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故事(在尚未為時過晚之前,替代他們發言):關於一群流亡者、革命者和夢想家的故事。他們來自各個國度,在10年裡掀起了一場西方歷史上最輝煌的文化革命之一。
這場革命的倖存者認為,他們口中關於自己的故事,就算是“20年代”的神話,至多也只是一張謊言編織成的網。他們太清楚這一點,根本無法同意所謂後人的解釋和評判。至於我,他們並沒有覺得又遇到一個試圖散布杜撰的虛假故事的人,而是一個在真實生活中打算成為與他們同一戰線的同志。我將一直是他們的同志,直到時空將我們分開。20年代的英雄們組成一個家族,而我就是這個家族的繼承人。如果我想不惜一切代價地構建超越自身的獨立權利,那我就需要發掘這個家族,像遺傳樹分支一樣地找尋,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分支。
1919年是這個年代中我最喜歡的一年。或許可以算是最富戲劇性的一年。這一年承受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付出的代價,也就是說:850萬人死於戰場,其中176.1萬德國人,170萬俄國人,130萬法國人。此外,每個國家均有1萬城市人口死於戰爭。1919,恰好是兩個對我來說具有象徵意義、帶來最多好運的數字的疊加。住酒店時,我總是要19號或11號房間。1919年,歐洲已經建立起一種不甚穩定、不和諧的歷時20年的和平景象。這一年,莫迪利阿尼35歲,杜尚32歲,科克托30歲,曼?雷29歲,德里歐?拉羅舍爾26歲,布勒東和查拉23歲,阿拉貢22歲,德斯諾斯19歲,不過畢卡索已經38歲,畢卡比亞40歲,而剛剛被冠名為“蒙帕納斯的吉吉”的艾麗絲?普蘭與德斯諾斯生於同一年。不管怎么說,無論人們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顯赫或微不足道,與出生日期相比,年齡的重要性略顯遜色。
迷信地說,但其實也是嚴格地說,1919年是我這本書、這部大型小說的開始。小說的主題並不新穎,也不會是最後一部類似主題的小說。仍會有其他小說家、詩人步我的後塵。62年之後開始提筆,我必須在精神上“1919化”。我從身邊人的一舉一動、點點滴滴中覺察他們潛藏的影響力,道出我的發現。其他任何人如果處在我的地位上,是不可能說出這些話語來的。時光的距離其實已經不重要。;奇怪的是,法國逃脫了歷次大屠殺。1918年以來,大屠殺改變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回憶: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那場年輕時代經歷的戰爭中,戰死的法國士兵只有23萬,而俄國有1800萬,德國470萬,日本200萬。有人對我們說,數字並不能說明什麼。痛苦的輕重不能按照屍體數量的多少來衡量,每個家庭的家門前都有死人。不過我不太贊同這樣的觀點。相比其他國家龐大的死亡人數,法國犧牲人數雖小,但不能因此否認後果的嚴重性。
1919年,要是那個來自利沃諾的義大利猶太人,那個名叫阿梅迪奧?莫迪利阿尼的小伙子還一直住在巴黎,那么,他就會有不同於今天的想法。“我是猶太人,我讓你們覺得討厭。”阿梅迪奧經常對那些在馬路上或咖啡館裡侮辱他的人這么說。很快,他被人看成是“躲藏起來的膽小鬼”、“骯髒的猶太佬”,因為他英俊瀟灑,愛開玩笑,狂熱興奮,又窮困潦倒。他身處外國人當中,即使大部分時候是和猶太人在一起,他還是覺得孤獨。他應該挑戰空白,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和一個團沐的所有成員所負擔的不明言的責任之間的空白。這個團體依賴著他的國土,而他的國土正遭受著德國軍隊的入侵,幾個月、幾年來一直受到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