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之歌:沒有墓碑的青春

黑土地之歌:沒有墓碑的青春

《黑土地之歌:沒有墓碑的青春》是2012年8月1日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宏圖。

基本介紹

  • 書名:黑土地之歌:沒有墓碑的青春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467頁
  • 開本:32
  • 品牌:武漢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 作者:賈宏圖
  • 出版日期:2012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7098423, 978730709842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黑土地之歌:沒有墓碑的青春》編輯的作者采寫的60多個故事,都是反映還在這片土地生活工作的老知青的奮鬥經歷、曲折愛情和大相逕庭的境遇:他們有的成為農場或農村的領導骨幹、著名企業家、全國種糧大戶、優秀老師、蒼生大醫;也有的人經歷坎坷生活艱辛但樂觀向上,也有人處境窘迫孤獨寂寞,讓人感慨唏噓。書中還有的篇章記述了那些死的北大荒的知青的命運:有的人在國家財產和別人的生命受到危險時挺身而出英勇犧牲,有的人死在意外的事故中,有的人死在極左的政治運動的迫害中,也有的為自己的愛情獻身的,他們的死都令人感動令人震撼或令人思考。
《黑土地之歌:沒有墓碑的青春》是一部真實得如滴著血淚讓人不忍卒讀的作品,也是一部讓人讓人驚嘆讓人思考的作品。當年兩千萬風華正茂的知青已經逐漸走下人生舞台,曾轟轟烈烈的知青運動也歷史的煙雲中漸去漸運了。但那用一代人的青春、熱血和生命譜寫的歷史強音,是不能被淡忘也不應該淡忘的,因為其中的歷史經驗還值得後人汲取,而那無數年輕生命燃起的精神之火,還能給照亮我們的前程

作者簡介

賈宏圖,黑龍江人,1968年上山下鄉到北大荒並開始文學創作。已發表作品300萬字,曾三次獲全國報告文學獎,一次“當代文學獎”。曾任第二、第三屆中國魯迅文學獎評審。曾任黑龍江省作家協會主席,省文化廳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現任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黑龍江省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中華新聞工作者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

圖書目錄

序言:尋找白樺林
一、黑龍江畔的守望者
二、我不想告訴你她的名字
三、山路彎彎
四、風采依然
五、奉獻無價
六、倒在春雨里
七、葉落白樺林
八、遲到的懷念
九、被遺忘在大山裡的孩子
十、神秘之火
十一、走出傷心地
十二、燃燒的青春
十三、誰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十四、愛的呼喚
十五、村裡有個姑娘叫小鳳
十五、黑土情緣
十七、“站人”李穎的幸福生活
十八、歸根
十九、誓約
二十、一個人和一條河
二十一、懺悔高崗屯
二十二、青春永恆
二十三、百合,美麗的百合
二十四、天鵝湖
二十五、割斷塵緣
二十六、晾在沙灘上的魚
二十七、樂不起來
二十八、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二十九、仲夏夜之夢
三十、孩子啊,你在哪裡?
三十一、詩人的非詩意生活
三十二、火鳳凰
三十三、血脈相連
三十四、青春鋪就的路
三十五、永久的牽掛
三十六、堅守上甘嶺
三十七、長眠在你的懷抱里
三十八、生的頑強
三十九、親愛的小鴿子
四十、“玉強牌”
四十一、走出苦難
四十二、像白雪一樣聖潔
四十三、長相憶
四十四、狩獵者說
四十五、前赴後繼
四十六、在遙遠的蘭江匯台處
四十七、荒原深處有個“烏托邦”
四十八、為了周總理的囑託
四十九、梨子的滋味
五十、讓我們盪起雙槳
五十一、燦爛的笑容
五十二、戰鬥,在吳八老島打響
五十三、小提琴之戀
五十四、誰是英雄
五十五、三人行
五十六、高山犬海
五十七、走上高高的興安嶺
五十八、永恆的信念
五十九、有多少浪漫可以重來
附錄1.與梁磽聲的通信
附錄2.他的故事撞擊我的心
附錄3.賈宏圖在上海圖書館的講演——我為知青作證

序言

40多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波瀾壯闊”四個字,不是我特意選用的形容詞,而是當年的習慣說法,廣播裡這么說,報紙的通欄大標題里這么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當年還是毛澤東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是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
這一說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強調,而是天天在我們耳邊一再重複宣傳的話,以至於老知青們今天聚在一起,講起當年的話語,憶起當年的情形,唱起當年的歌,仍然會氣氛熱烈,情緒激烈,有說不完的話。
說“波瀾壯闊”,還因為就是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喚之下,1600多萬大中城市畢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奔赴農村,奔赴邊疆,奔赴草原、漁村、山鄉、海島,在大山深處,在戈壁荒原,在兵團、北大荒和西雙版納,開始了這一代人艱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講完這一段話,我還要作一番解釋。首先,我們習慣上講,中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1700萬,我為什麼用了1600萬這個數字。其實,1700萬這個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的權威統計,應該沒有錯。但是這個統計,是從1955年有知青下鄉這件事開始算起的。研究中國知青史的中外專家都知道,從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時間裡,全國有100多萬知青下鄉,全國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這個階段湧現出來,宣傳開去。而發展到“文革”期間,特別是1968年12月21日夜間,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掀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那個年頭,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旬;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且落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過夜”。於是乎全國城鄉迅疾地行動起來,在隨後的10年時間裡,有1600萬知青上山下鄉。而在此之前,知識青年下鄉去,習慣的說法是下鄉上山。我最初到貴州下鄉插隊落戶時,發給我們每個知青點集體戶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下鄉上山》。在大規模的知青下鄉形成波瀾壯闊之勢時,才逐漸規範成“上山下鄉”的統一說法。
我還要說明的是,1700萬知青上山下鄉的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根據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的實際數字統計的,比較準確。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有爭議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國務院知青辦統計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數字,沒有統計千百萬回鄉知青的數字。回鄉知青,也被叫作本鄉本土的知青,他們在縣城中學讀書,或者在縣城下面的區、城鎮、公社的中學讀書,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他們讀到國中畢業,照樣可以考高中;他們讀到高中畢業,照樣可以報考全國各地所有的大學,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樣,不會因為他們畢業於區級中學、縣級中學不允許他們報考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武大、南大。只要成績好,名牌大學照樣錄取他們。但是在上山下鄉“一片紅”的大形勢之下,大中城市的畢業生都要匯入上山下鄉的洪流,本鄉本土的畢業生理所當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鄉村里去。他們的回歸對政府和國家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邊去,那裡本來就是他們的家。學校和政府不需要為他們支付安置費,也不需要為他們安排交通,只要對他們說,大學停辦了,你們畢業以後回到鄉村,也像你們的父母一樣參加農業勞動,自食其力。千千萬萬本鄉本土的知青就這樣回到了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里。他們的名字叫“回鄉知青”,也是名副其實的知青。
而大中城市的上山下鄉知青,和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要離開從小生活的城市,遷出城市戶口,註銷糧油關係,而學校、政府、國家還要負責把他們送到農村這一“廣闊天地”中去。離開城市去往鄉村,要坐火車,要坐長途公共汽車,要坐輪船,像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長沙的知青,有的往北去到“反修前哨”的黑龍江、內蒙古、新疆,有的往南到海南、西雙版納,路途相當遙遠,所有知青的交通費用,都由國家和政府負擔。而每一個插隊到村莊、寨子裡去的知青,還要為他們撥付安置費,下鄉第一年的糧食和生活補貼。所有這一切必須要核對準確,做出計畫和安排,國務院知青辦統計離開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人數,還是有其依據的。
其實我鄭重其事寫下的這一切,每一個回鄉知青當年都是十分明白的。在我插隊落戶的公社裡,我就經常遇到縣中、區中畢業的回鄉知青,他們和遠方來的貴陽知青、上海知青的關係也都很好。
但是現在他們有想法了,他們說:我們也是知青呀!回鄉知青怎么就不能算知青呢?不少人覺得他們的想法有道理。於是乎,關於中國知青總人數的說法,又有了新的版本,有的說是2000萬,有的說是2400萬,也有說3000萬的。
看看,對於我們這些過來人來說,一個十分筒單的統計數字,就要結合當年的時代背景、具體政策,費好多筆墨才能講明白。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還有多多少少類似的情形啊,諸如兵團知青、國營農場知青、插隊知青、病退、頂替、老三屆、工農兵大學生,等等等等,對於這些顯而易見的字眼,今天的年輕一代,已經看不甚明白了。我就經常會碰到今天的中學生向我提出的種種問題:憑啥你們上山下鄉一代人要稱“老三屆”?比你們早讀書的人還多著呢,他們不是比你們更老嗎?暖,你們怎么那樣笨,讓你們下鄉,你們完全可以不去啊,還非要爭著去,那是你們活該……
有的問題我還能解答,有的問題我除了苦笑,一時間都無從答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武漢大學出版社推出反映知青生活的“黃土地之歌”、“紅土地之歌”和“黑土地之歌”系列作品這一大型項目,實在是一件大好事。既利於經歷過那一時代的知青們回顧以往,理清脈絡;又利於今天的年輕一代,懂得和理解他們的上一代人經歷了一段什麼樣的歲月;還給歷史留下了一份真切的記憶。
對於知青來說,無論你當年下放在哪個地方,無論你在鄉間待過多長時間,無論你如今是取得了很大業績還是默默無聞,從那一時期起,我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稱呼:知青。這是時代給我們留下的抹不去的印記。
歷史的巨輪帶著我們來到了2012年,轉眼間,距離那段己逝的歲月已40多年了。40多年啊,遺憾也好,感慨也罷,青春無悔也好,不堪回首也罷,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我們人生的過程,40多年裡的某年、某月、某一天,或將永久地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風雨如磐見真情,
歲月蹉跎志猶存。
正如出版者所言:1700萬知青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雖談不上“感天動地”,但也是共和國同時代人的成長史。事是史之體,人是史之魂。1700萬知青的成長史也是新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不可遺忘,不可斷裂,亟求正確定位,給生者或者死者以安慰,給昨天、今天和明天一個交待。
是為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