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黑喉山鷦鶯
夏羽:前額、頭頂至後頸、肩羽和背至尾上
覆羽橄欖棕褐色,頭頂較暗;白色眉紋由前額兩側伸達後枕;眼先和眼圈灰黑色;頰灰黑,斑雜棕褐色細紋;
耳羽灰棕褐色;翅上覆羽和
飛羽表面暗棕褐,
初級飛羽外緣亮棕褐色;尾羽棕褐色,外側尾羽尖端淡棕色。頦、喉淡棕白色,兩側雜黑褐色細小點斑;胸亦淡棕白色或多或少斑雜黑褐色縱紋;腹部中央淡棕白色,兩脅和覆腿羽棕黃褐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淡棕白色。冬羽:上體和下體多染棕黃色,羽色較夏羽鮮亮;胸部的黑色縱紋亦較濃著。白色眉紋顯著。
虹膜淡褐色或黑褐色;上嘴角褐色或灰褐色,下嘴較淡,淡黃褐色或肉褐色;跗蹠和趾爪淡紅褐色或黃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7-13克,♀7-12克;體長♂130-199毫米,♀137-160毫米;嘴峰♂11-13毫米,♀11-13毫米;翅♂45-49毫米,♀43-47毫米;尾♂95-116毫米,♀72-99毫米;
跗蹠♂20-26毫米,♀21-23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低山丘陵及開闊河谷、平原地帶的林緣、灌木草叢之中。常見於海拔600-2500米的丘陵山地。主要棲息于山邊灌叢、草地,尤以河谷和林緣疏林灌叢及草叢中較常見,也出沒於農田地邊和村寨附近的稀樹草坡、小樹叢和灌草叢中。
生活習性
留鳥。常見單個或成對活動,秋未冬初三、五隻結成家族群活動。活動時在枝葉叢中跳躍,有時也見在地面上奔跑。尾常垂直向上舉起,有時也上下扭動其長尾。性活潑好動、喧鬧,鳴聲嘈雜。3-4月間雄鳥常棲在樹枝或高草的頂端鳴叫,叫聲響亮悅耳,鳴聲似 “cho-eecho-ee”。聲似長尾縫葉鶯但節拍較慢。
食物主要是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也吃白蟻、甲蟲及其它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和尼泊爾。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通常營巢於灌叢中,也有在草叢中營巢的。巢成球狀結構,開口於大的一側,主要由草莖和草葉構成。巢位於植株的下部,離地面約60厘米;窩卵數3-5枚,蛋殼通常為淡綠色或淡藍色,有的呈白色或粉紅色;在蛋殼的寬端常有紅色或紅褐色斑紋,形成環狀;卵的量度為16.9×12.7毫米。巢內常有
八聲杜鵑卵寄孵。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 Prinia atrogularis atrogularis | Moore, F, 1854 |
---|
2 | | Prinia atrogularis superciliaris | Godwin-Austen, 1876 |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