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黑啄木鳥體型非常大,雄鳥額、頭頂至枕後面朱紅色,羽冠亦為朱紅色。耳羽、上背黑色,微沾輝綠色;下背、腰、尾上覆羽、翅上覆羽和飛羽輝黑褐色;尾羽亦為黑褐色,羽軸具金屬光彩。頦、喉、頰暗褐色,其餘下體黑褐色。嘴楔狀;鼻孔被羽;4趾。第1片初級飛羽很小,不及第2片的1/2。
雌鳥和雄鳥相似,但羽色稍淡,僅頭後部有朱紅色。
幼鳥羽色較成鳥淺淡。額、頭頂黑褐色,枕部紅色,亦不如成鳥鮮艷,其餘似成鳥。
虹膜淡黃色,嘴藍灰色至骨白色,嘴尖鉛黑色,腳黑褐色或深褐灰色。幼鳥嘴鉛灰至灰白色,嘴端藍灰色,腳亦為藍灰色。
大小量度:體重雄性338-352克,雌性325-350克;體長雄性415-466毫米,雌性425-468毫米;嘴峰雄性50-65毫米,雌性51-65毫米;翅雄性234-250毫米,雌性242-248毫米;尾雄性170-203毫米,雌性186-214毫米;跗跖雄性40-53毫米,雌性38-47毫米。
棲息環境
棲息於歐亞大陸溫帶的針葉林和山毛櫸林,喜歡大片的針葉或落葉林,其中包括所有森林種類(櫸木,杉木,落葉松,松樹)。在中國青藏高原東部亞高山針葉林為留鳥。在北方活動於低地至南方達海拔2400米。主要棲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原始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有時亦出現於闊葉林和林緣次生林。
生活習性
飛行不平穩,但不如其他啄木鳥起伏大。常單獨活動。繁殖後期則成家族群。主要在樹手、粗枝和枯立木上取食,也常到地面和腐朽的倒木上覓食螞蟻和昆蟲。它在夏季主要以螞蟻成蟲、幼蟲、卵、金電子、叩頭蟲和其它昆蟲及卵與蛹為食。冬季主要以在樹幹內越冬的天牛幼蟲為食。主食螞蟻,進食時挖洞很大。
食物中約99%是螞蟻,也吃在甲蟲和蝴蝶的幼蟲、毛毛蟲、蒼蠅蛆蟲。索餌場首選已經死亡或瀕臨死亡的樹木,躺在樹樁床上的枯葉。在冬季,螞蟻進行大規模撤出時,也吃冬眠遠離蜂巢的蜜蜂,偶爾吃水果,漿果和其他鳥類甚至是鳥蛋和小鳥。
覓食時常用嘴啄敲擊樹幹,很遠就能聽見咣、咣的啄木聲。飛行呈波浪式,常由一棵樹飛至另一棵樹。平時鳴叫少而單調,其聲似一,繁殖期鳴聲增多,也稍曲折。告警或飛行時發出響亮的“krri-krri-krri”聲、清亮的“klee-ay”聲。春季發出“kwee-kwee-kwee-kwee-kwee-kwee-kwee”的朗聲大叫,尾音不衰。也作帶鼻音咯咯聲。響亮的鏨木聲持續2-3秒。
分布範圍
阿爾巴尼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共和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義大利、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人民民主共和國、韓國、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的、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荷蘭、挪威、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烏克蘭。
遊蕩:葡萄牙。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4-6月,營巢於樹洞中,洞巢多選擇在高大的死樹和枯立木上,而不在活的樹木上鑿洞。一般多選擇在心材腐朽的枯立木上。洞口距地高多在5-15米,位於樹幹的中上層;巢洞洞口為長方形,和其他啄木鳥明顯不同。洞口大小為7.5-8.5×12-14厘米;洞內徑20-30厘米;洞深42-48厘米。巢洞由雌雄鳥共同啄成。每窩產卵3-9枚,卵白色,光滑無斑,卵圓形,大小為30.5-27毫米。由雄鳥和雌鳥輪流孵卵,孵化期為12-14天,雛鳥為晚成性,需要親鳥餵養24-28天才能離巢飛翔。而在育雛期間,也正是它們大量消滅害蟲的時候。
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