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光鰈
- 拉丁學名:Liopsetta obscura (Herzenstein, 1890)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鰈形目
- 亞目:鰈亞目
- 科:鰈科
- 屬:光鰈屬
- 種:黑光鰈
- 英文名:Dark smooth scale plaice
形狀特徵,基本資料,
形狀特徵
黑光鰈(光鰈)L.obscurus(Herzenstein);Darksmoothscaleplaice
背鰭59—67;臀鰭44—49;右胸鰭11(6—7分枝);腹鰭5—6;尾鰭19(13分枝)。側線鱗77—79;鰓耙3—8+6—10。黑光鰈體長112—330mm:為體高2.3—3.3倍,為頭長3.6—4倍。頭長為眼徑4.8—6倍。尾柄高為長1.5—2倍。黑光鰈體長橢圓形,很側扁。眼位右側,眼間隔窄。吻長不長於眼徑,眼後嵴粗皺。口小。上頜達眼前緣,頜齒錐狀,右0—2,左12—16。下咽骨連呈V形,有錐齒2行。黑光鰈雄魚右蒙強櫛鱗,左側與雌魚兩側蒙圓鱗,側線前段淺弧狀。黑光鰈的背鰭始於上眼左側,第一間脈棘突出臀鰭前方;右胸鰭刀狀;腹鰭基短、對稱;尾鰭截形。右側暗褐色,小魚有小白斑及褐花紋;背臀鰭有條斑。黑光鰈為冷溫性底層海魚。曾見於遼東海區(罕見);國外達朝鮮、北海道及鄂霍次克海。
基本資料
編號: | 8679 |
拉丁目名: | PLEURONECTIFORMES |
拉丁亞目: | PLEURONECTOIDEI |
中文科名: | 鰈科 |
拉丁科名: | Pleuronectidae |
中文亞科: | 鰈亞科 |
拉丁亞科: | Pleuronectinae |
中文屬名: | 光鰈屬 |
拉丁屬名: | Liopsetta |
拉丁種名: | obscura |
定名人: | (Herzenstein) |
年代: | 1891 |
ogenus: | Pleuronectes |
原始文獻: | 1891, Bull. Acad. Sci. St.-Petersb. 34 : 49 |
模式產地: | 海參威:Chemulpo |
俗名: | 光鰈 |
生境: | 太平洋西北部冷溫帶底層海魚 |
國內分布: | 遼寧黃海北部 |
國外分布: | 北達朝鮮, 日本北海道及蘇聯庫頁島, 鄂霍次克海 |
資料來源: | 中國動物 硬骨魚綱 鰈形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