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兀鷲

黑兀鷲

黑兀鷲(學名:Sarcogyps calvus)為隼形目鷹科兀鷲屬鳥類。屬大型猛禽。該物種體長80-83厘米,翼展200厘米,體重3700-5400克。頭、頸及腿紅色和白色翎頜為識別特徵。亞成鳥褐色濃重,裸露部分粉紅而非紅色。飛行時尾短,呈楔形,體側白,次級飛羽基部具灰白色線條。幼鳥尾下覆羽偏白,並可外露下背的近白色部分。滑翔時兩翼平端,翼尖略向下;高空翱翔時兩翼僅稍微上揚。 叫聲粗啞呱呱叫聲發展成尖聲亂叫。交配時嘯鳴。

棲息於熱帶雨林,南亞熱帶季雨林的林緣開闊地,開闊的鄉間原野、耕地及半沙漠地區。多見於鄉間的大樹上,嗜食腐肉。主要分布在尼泊爾及印度北部和中國的雲南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兀鷲
  • 拉丁學名:Sarcogyps calvus (Scopoli, 1786)
  • 別稱:印度黑兀鷲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隼形目
  • 鷹科
  • 亞科:禿鷲亞科
  • 兀鷲屬
  • :黑兀鷲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時間:Scopoli, 1786
  • 英文名稱:Red-headed Vulture
  • 英文名稱:Indian Black Vulture
  • 英文名稱:Pondicherry Vulture
  • 保護級別:極危(CR),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黑兀鷲是大型猛禽,身體各部分的顏色與禿鷲有很大差異,虹膜為黃色或紅褐色,嘴嘴粗大而強壯,呈暗褐色,下嘴基部黃色,蠟膜為橘紅色,鼻孔呈橢圓形。腿後邊裸露的皮膚為暗橙紅色,腳為暗紅色或肉色體形比較粗壯,頭部和頸部裸露無羽,露出橘紅色的皮膚,頸部的兩側各有一個從頭後面的耳部下方懸垂下來的巨大肉垂,顏色也是橘紅色。耳部有一圈黑色的剛毛,頰部、眼先和頭頂的兩邊也有少許黑色的剛毛。頸部下方的撮羽和覆腿羽為白色,其餘羽毛均為黑褐色,上體還具有金屬的光澤。飛翔的時候黑色的翼下有一條白色的橫帶,前胸和後脅的白斑和通體的一片黑色形成鮮明對照,反差極為強烈,即使在高空飛翔的時候也清晰可辯。
大小量度:體長800-830mm;嘴峰74-80mm;翅600-625mm;尾226-257mm;跗蹠108-116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黑兀鷲棲息於開闊的低山丘陵、農田耕地和小塊叢林地帶,有時也進到茂密的森林地區。高空翱翔於高至海拔1500米的開闊多沼澤平原。

生活習性

性情大膽而好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每天清晨通常並不飛翔,而是屹立不動地停息在樹枝或岩峰上,安靜地等待著陽光把山上的岩石、山谷和地面曬熱,使地面上升的熱氣流與空中的冷空氣作不均勻性的上下對流。這時,它才從一躍而起,展開雙翅飛到空中,利用熱氣流所產生的舉力進行翱翔。如果沒有這種上升熱氣流的幫助,它的笨重的身體就很難在空中持續飛行或翱翔。它通常一邊長時間地在空中翱翔,一邊窺伺地面上的食物,顯得極有耐心。它主要以大型動物的屍體為食,發現食物之後,便飛落到目標的附近,首先察看周圍的動靜,然後才走近食物。取食時把頭部鑽伸到動物屍體的腹腔里去啄食內臟和肌肉等,因此裸露的頭部和頸部也正是長期適應這種取食方式的結果。它的嘴看上去十分強大,但比其它猛禽的嘴較軟,對攝取新鮮肉類並不“得心應手”,而它的爪子也不象其他猛禽那樣銳利,所以很少捕食活的動物,只能撕裂腐敗、軟化後的動物屍體。由於沒有牙齒,撕下的食物並不需要咀嚼就整吞下去。它的食量很大,每天一般要吃數千克的食物。在地面上取食的時候便聚集成小群。主要以動物屍體為食,有時也捕食鳥類和小型獸類。與其他食腐鳥類一起進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及中國的西南地區,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錫金尼泊爾、巴基斯擔、斯里蘭卡、馬爾地夫以及中國西藏的東南部地區等。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寮國、高棉、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香港、海南島。
黑兀鷲(分布圖)黑兀鷲(分布圖)
中國僅見於雲南的景東,騰衝,景洪,勐海,勐臘,盈江,瀘水,福貢等地,為留鳥或冬候鳥,但較為罕見。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12月至翌年1月,有時也在2-3月。通常營巢於村莊附近的果園和農田等開闊地區的樹上,偶爾也在森林地區、稀疏灌叢地區或叢林中的樹上營巢。巢呈盤狀,用粗細枝條構成,裡面墊有細的枝條、綠葉、青草以及獸毛和碎屑等。雄鳥和雌鳥共同參與營巢活動,通常雄鳥尋覓巢材,雌鳥築巢,每窩產卵1枚,白色,被有紅色的斑點。由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為45天。雛鳥為晚成性,出殼時還沒有充分發育,眼睛還沒有張開,全身長著短短的絨毛,需要成鳥長期的飼餵和照看。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歷史報告表明,該物種曾經分布廣泛並且種群豐富,但經歷了近十年的大規模數量和範圍的下降。最新信息顯示,在印度的物種在1999年後經歷了快速下降(每年41%),20世紀90年代初和2003年間下降了91%。在印度次大陸的跌幅和死亡率是因為農藥的使用導致,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雙氯芬酸,用於治療家畜而被鳥類廣泛攝入。來自高棉的數量普查結果顯示,人口有自2004年以來至少至2007年一直保持穩定。鑒於其在東南亞的稀有性,該地區不可能超過幾百隻。由於其在印度的分布的區域,總體數量似乎不太可能超過萬隻成熟個體,顯然是災難性的跌勢致使該物種處於極危狀態。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物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