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性結腸炎

‍   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結腸炎性疾病。病變主要限於結腸的黏膜,且以潰瘍為主。其主要症狀是腹痛腹瀉,大便中常伴有血膿和粘液。每日大便2--4次,嚴重者可達10次以上。病人往往表現營養不良狀態、消瘦貧血。因潰瘍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因此營養與飲食的調配很重要。總的原則是高熱能、高蛋白、高維生素、少油少渣膳食。
1.高熱能、高蛋白質以補償長期腹瀉而導致的營養消耗,可根據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況循序漸進地提高供給量。一般熱能按每日每公斤體重40千卡供給。蛋白質每日每公斤體重1.5克,其中優質蛋白占50%為好。
2.維生素無機鹽要充足以補償腹瀉引起的營養丟失。
3.限制脂肪和膳食纖維:腹瀉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嚴重者伴有脂肪瀉。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應採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調方法。對伴有脂肪瀉者,可採用中鏈脂肪酸油脂。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纖維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蘿蔔、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帶刺激性的蔥、姜、蒜和粗雜糧、乾豆類等。
4.少食多餐:為減輕腸道負擔,以少食多餐方式補充營養攝入量。
5.膳食安排:
(1).急性發作或手術前後採用流食或少渣半流食,食物內容:米湯、蒸蛋、藉粉、牛奶一般不主張採用。必須禁用蔬菜水果。可將之製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果凍等食用。少渣半流可選用含優質蛋白的魚肉、瘦肉、蛋類製成軟而少油的食物,如氽魚丸、芙蓉粥、雞絲龍鬚麵及麵包類;
(2).對病情嚴重不能口服者可用管飼要素膳或靜脈營養支持,待營養狀況改善後逐漸增加口服自然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