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黏乳產鹼桿菌
- 外文名:Staphylococcus lactis
- 科:產鹼桿菌科
- 屬:產鹼桿菌屬
- 存在:自然界的水中、土壤中
- 作用:分解檸檬酸鹽變為碳酸鹽
黏乳產鹼桿菌,牛奶中微生物的種類,乳酸菌,丁酸菌,產氣菌,產鹼菌,腖化菌,病原菌,有益微生物現狀的研究,光合細菌,硝化細菌,芽孢桿菌,乳酸菌,鏈球菌,紅螺菌屬,雙歧桿菌屬,產鹼單胞菌屬,硫桿菌屬,
黏乳產鹼桿菌
黏乳產鹼桿菌屬於非發酵性革蘭氏陰性桿菌中的產鹼桿菌科(Alcaligenaceae)、產鹼桿菌屬(Alcaligenes)。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水中、土壤中。該菌株形態為桿、短桿或球狀,直徑0.5-1.0μm,長度為0.5-2.6μm。通常為單一菌體排列,不產生孢子,其菌落呈圓形,菌落表面光滑,有突起且邊緣整齊。
牛奶中微生物的種類
牛奶中微生物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如下幾類:
乳酸菌
是奶中數量最多的微生物,約占奶中微生物總數的80%,它能分解乳糖,引起乳酸發酵,使乳變酸。它分球菌、桿菌兩大類。重要的球菌有乳酸鏈球菌、乳脂鏈球菌、糞鏈球菌、嗜熱鏈球菌、噬檸檬酸鏈球菌和葡聚糖明串珠菌等;重要的桿菌有德氏乳酸桿菌、保加利亞乳酸桿菌、瑞士乳酸桿菌、乾酪乳酸桿菌和嗜熱乳酸桿菌等。
丁酸菌
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產生丁酸、二氧化碳和氫氣,使奶變味。來自牛糞及含有牛糞的土壤及水源等。在奶牛舍飼期間飼餵質量不良的青貯料,奶中污染丁酸菌較多,而在放牧期間污染機會較少。
產氣菌
能分解碳水化合物,生成乳酸及其他有機酸,產生二氧化碳和氫氣,使奶形成酸性凝固,並帶有多孔氣泡,產生臭味。包括大腸埃希氏桿菌、產氣桿菌等,通常總稱為大腸菌群,來自糞便、牛體及飼養員的手等。該菌群的檢測是衡量企業管理最重要的檢測項目之一,也是生產工藝過程污染調查的主要指標。
產鹼菌
能分解檸檬酸鹽變為碳酸鹽,它是使奶變為鹼性的微生物,包括糞產鹼菌、黏乳產鹼桿菌等。
腖化菌
能產生酶,並在其作用下,使奶形成非酸性凝固,產生腐敗味。主要有枯草桿菌、螢光桿菌、液化鏈球菌等。這多是由於乾草、穀物及皮等落入奶中。
病原菌
人體病原菌主要有傷寒桿菌、副傷寒沙門氏菌、痢疾志賀氏菌、霍亂菌、白喉棒狀桿菌、猩紅熱菌和鼠傷寒沙門氏菌等;牛體病原菌主要有乳房炎菌、無乳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是人類產生食物中毒的主要菌種;人和牛共有的病原菌主要有牛型結核菌、布魯氏桿菌、炭疽桿菌等。
有益微生物現狀的研究
過去人們對有益微生物的理解並未深入,只是認為它是一種有益於宿主的微生物,寄居於宿主體內,依附宿主而生。而隨著對有益微生物了解的不斷深入,發現其對動物的作用十分巨大,可逐漸影響動物的環境,並為他們的生存提供可靠的保障。研究表明,在水產養殖中,將有益微生物投放到飼料中或水產動物生活的水環境中,可達到淨化環境的作用,水體生物食用有益微生物的飼料,可會增強其抵抗力,減少病害,提高生長能力。
常見的種類分為複合類,單一類。
光合細菌
通過光合作用,將有機物或無機物作用為一種特殊物質,其主要功能是可以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質並改善水體中的富營養化現象。光合細菌在水體環境中占據的比例最大,發揮的作用也極其廣泛和巨大。同時,也可作為養料,補充蛋白質、增加水體生物的營養成分。
硝化細菌
包括維氏硝化桿菌、活躍硝化桿菌、少食硝化桿菌等。通過其自身特殊的轉化功能,將含氮化合物從有毒成分轉化為無毒成分,從而使水體中的有毒物質減少,降低病害率。另外,還可促進藻類植物的生長,淨化水質。
芽孢桿菌
乳酸菌
包括嗜酸乳桿菌、短乳桿菌、保加利亞乳桿菌、乾酪乳桿菌、纖維二糖乳桿菌、彎曲乳桿菌、德氏乳桿菌、發酵乳桿菌、胚芽乳桿菌、瑞士乳桿菌、乳酸乳桿菌和羅氏乳桿菌等,通過其對糖分和有害菌的分解,可促進有益菌的吸收,並增加養分、促進生長。
鏈球菌
包括乳酪鏈球菌、雙醋乳鏈球菌、糞鏈球菌、中鏈球菌、乳酸鏈球菌和嗜熱鏈球菌等,能使糖類發酵,從而生成酸。很大程度上能分解菊糖,另外還有一種特性在於能在膽汁或1%去氧膽酸鈉不被溶解。鏈球菌與不產生過氧化氫酶,從而判斷分析甲型溶血型鏈球菌和肺炎球菌不會產生副作用。
紅螺菌屬
包括黃褐紅螺菌、巨大紅螺菌、細小紅螺菌、長形紅螺菌、莫氏紅螺菌、度光紅螺菌、深紅紅螺菌和纖細紅螺菌等,屬於營養型細菌,根據生長環境變化,會使營養類型發生改變。在一個沒有機物生長的環境下,它可以利用光製造營養,在有有機物生長的環境下,便自行生長。所以,積極運用它的特性,來使水體環境能夠保持潔淨,促進水體生物的健康生長。
雙歧桿菌屬
產鹼單胞菌屬
包括惡臭假單胞菌、硝基還原單胞菌、黏乳產鹼桿菌、敏捷食酸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