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里八景
- 毀滅時間:成豐十年(1860年)
- 遺址:現為養鴨灘
- 位於:鎮西南舊輪船碼頭對岸
羅漢曉鐘,鴨欄帆影,鶴渚漁歌,禊湖秋月,江村夕照,中立晚眺,攬橋殘雪,
羅漢曉鐘
羅漢古剎,在鎮之北,禊湖之側,始建於東晉,初名普同院,宋時改稱羅漢講寺。自宋以來,歷遭兵燹,清康熙初,除大殿、山門外均重建。寺院廣闊,殿宇雄偉,古樹參天,曲徑幽深,暮鼓晨鐘,為兒十里方圓中著名的古剎。毀於“文化革命”。
鴨欄帆影
鴨欄涇位於鎮之東南(今弱建民村),通陸家盪、塔盪,湖光水色,遠航近帆,景色秀麗,相傳唐代陸龜蒙曾築魯望別墅於此,養鴨自娛,陸家盪、鴨欄涇由此得名。今別墅遺址無存,景觀與當年亦大不相同。
鶴渚漁歌
鶴渚,指鶴腳煽(今屬利東村),在鎮東橋後底之北。這裡河港交錯,岸柳農舍,有自然之美。晚上漁火點點,儼如“水上漁村”。漁民中不少會唱漁歌者,往往你唱我和,此起彼落,故有“鶴渚漁歌”之稱。
禊湖秋月
禊湖,又名金鏡湖,在鎮之北,羅漢寺之西。湖之南面水中央築有城隍廟,有秋禊橋可通。秋禊橋南面有清風、明月、亭子諸橋。解放前當地有中秋遊湖賞月的民俗,熱鬧非凡。今城隍廟儀存靠東河邊三樓三底,中間一殿,殿西三間平屋。秋禊、清風、亭子諸橋尚存,明月橋已成為水泥平橋。
江村夕照
江村,在陸家盪、塔盪之北岸(舊名染字圩,在南柵出港靠東處,村上有一祠廟,原祀宋護民太尉秦乾,清康熙年問重建,增祀沲相公,披又名施相公廟。此處北靠碧波澄清的塔盪,盪面寬廣,傍晚停足盪邊,觀夕照江村,金光粼粼,帆影點點,誠一佳景。祠廟於1953年被拆毀。
中立晚眺
中立,閣名,共三層,俗稱八角亭,建於清乾隆九年(1744年),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位於:鎮東水中央。登閣顧盼,八面臨風,市廛Ⅲ野,盡收眼底。昔日每逢重陽,作登高晚眺者甚眾。前人稱道中立閣為“玲瓏水上樓”,頗能道出其特點。閣毀於“文化革命”。
攬橋殘雪
攬橋又名勝攬橋,梁式單孔石橋,在鎮爾郊(今屬雄。三村),建於明弘治二年(1489年),光緒一十九年(1893年)重建。“攬橋殘雪”為“黎里八景”中的冬景,前人踏雪觀景,亦引為一趣,此橋今己改建成水泥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