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虎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省興寧市
- 出生日期:1936年8月22日
- 職業:史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 性別:男
個人信息,主要成就,
個人信息
先生籍貫廣東省興寧市,1936年8月22日生於北京。黎虎先生是著名學者黎昔非先生之子。
主要成就
著名歷史學家
講過的課程:
《漢唐時期的“吏民”》
主要著作:
《魏晉南北朝史論》(學苑出版社1999年7月);
《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大學長出版社1998年4月);
《中國飲食史·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華夏出版社1999年10月。二人合著,本人為第一作者,撰寫全書的二分之一);
《夏商周史話》(北京出版社1984年2月);
《鄂倫春族簡史》(主要執筆人之一,承擔古代部分,占全書二分之一。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等。
主編:
《漢唐飲食文化史》(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中國通史·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白壽彝總主編);
《後漢書精華註譯》(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2年9月);
《黎昔非與<獨立評論>》(學苑出版社2002年10月)等。
論文〔部分〕:
1 | 周代交聘禮中的對等性原則 | 史學集刊 | 2010/02 | |
我與周一良的“大百科”緣 | 博覽群書 | 2010/01 | ||
說“真吏”——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 | 史學月刊 | 2009/05 | ||
周代交聘中的“禮尚往來”原則 | 文史哲 | 2009/03 | ||
關於“吏民”的界定問題——原“吏民”之五 | 中國史研究 | 2009/02 | ||
周代的交聘使者及使團 | 史學集刊 | 2008/04 | ||
說“給吏”——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 | 社會科學戰線 | 2008/11 | ||
論“吏民”的社會屬性——原“吏民”之二 | 文史哲 | 2007/02 | ||
論“吏民”即編戶齊民——原“吏民”之三 | 中華文史論叢 | 2007/02 | ||
原“吏民”之四——略論“吏民”的一體性 | 中國經濟史研究 | 2007/03 |
魏晉南北朝“吏戶”問題再獻疑——“吏”與“軍吏”辨析 | 史學月刊 | 2007/03 | ||
魏晉南北朝“吏戶”問題三獻疑 | 史學集刊 | 2006/04 | ||
漢唐時期的“軍吏” | 陰山學刊 | 2006/06 | ||
說“軍吏”——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 | 文史哲 | 2005/02 | ||
“吏戶”獻疑——從長沙走馬樓吳簡談起 | 歷史研究 | 2005/03 | ||
中華文明的開拓創新之作——評王煒民、郝建平《中華文明概論》 | 陰山學刊 | 2005/05 | ||
關於《黎昔非先生與〈獨立評論〉》的兩點說明 | 安徽史學 | 2004/03 | ||
《我們仨》里的錢瑗伉儷事略補正 | 博覽群書 | 2004/02 | ||
漢代外交使節的人選 | 人文雜誌 | 2003/06 | ||
“忠心的看護婦”——記《獨立評論》經理人黎昔非 | 社會科學戰線 | 2003/03 |
《殷都屢遷原因試探》,《北京師大學報》,1982年第4期。
《三國時期的自耕農經濟》,《北京師大學報》,1984年第2期。
《蜀漢 “ 南中 ” 政策二三事》,《歷史研究》, 1984 年第 4 期。
《略論曹魏屯田的歷史作用與地位》,《四川師院學報》,1985年第1期 。
《論西晉占田制的歷史淵源》,《中國史研究》 1985 年第 3 期。
《殷代外交制度初探》,《歷史研究》 ,1988 年第 1 期。
《東晉南朝時期北方旱田作物的南移》,《北京師大學報》,1988年第2期。
《六朝時期江左政權的馬匹來源》,《中國史研究》,1991年第1期 。
《北魏前期的狩獵經濟》,《歷史研究》, 1992 年第 1 期。
《唐代的市舶使與市舶管理》,《歷史研究》,1998年第3期 。
《慕容鮮卑音樂論略》,《中國史研究》2000年第2期 。
《漢魏晉北朝中原大宅、塢堡與客家民居》,《文史哲》,2002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