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竹
- 學名:Acidosasa venusta (McClure) Z. P. Wang et G. H. Ye
- 別稱:泥竹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目:禾本目 Graminales
- 科:禾本科 Gramineae
- 亞科:竹亞科 Bambusoideae
- 族: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 亞族:北美箭竹亞族 Subtrib. Arundinariinae
- 屬:酸竹屬 Acidosasa
- 種:黎竹
- 分布區域:中國廣東
- 村鎮: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竿高1.4米,粗8—9毫米;節間疏生直立的毛茸,後脫落變為無毛,節下方有白粉;竿環隆起;竿中部每節分3枝,開展。竿下部的籜鞘背部被貼伏的或開展的脫落性毛茸,上部者則無毛或近於無毛,邊緣生纖毛;籜耳和鞘口繼毛均不發達;籜舌先端截形,具極短的纖毛;籜片小,脫落性,帶狀,直立或開展,綠色,略帶紫色,兩面均粗糙。葉鞘無毛;無葉耳和鞘口縫毛,或具少數條縫毛;葉舌明顯突出;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9—20厘米,寬1.7—2.6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兩面均無毛,表面常呈粉綠色,次脈約5對,小橫脈不明顯。總狀花序頂生或側生,由3或4枚小穗組成,長11—15厘米;小穗披針形或線形,近直立,稀略下垂,含小花5—10朵,長2.5—5厘米,體略扁;小穗柄長1—3厘米,微有毛;小穗軸節間長6—7毫米,先端有毛茸;穎2片,第二穎長4—6毫米,第二穎長5—8毫米,先端尖,背部近先端有小刺毛;外稃長約1.3厘米,先端尖或漸尖,具短芒,被直伸的小刺毛,邊緣近先端有纖毛,具多脈,小橫脈明顯;內稃與其外稃近等長,有時可略長,先端鈍,疏被直伸小刺毛,背部具2脊,脊上生纖毛;鱗被3,近等長,透明,無毛,邊緣生纖毛;子房、花柱無毛;柱頭3裂,羽毛狀。果實未見。花期在11月。
分布範圍
產廣東花縣,當地俗稱黎竹、坭竹,引種栽培於廣州中山大學竹園。
主要價值
主要在園林中種植,具有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