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熙元

黎熙元

黎熙元,女,1963年8月出生於廣州,博士,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及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獲中山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89年獲中山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2001年獲中山大學人類學博士、社會學碩士及經濟學學士。1989年起在中山大學港澳與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工作。擅長於移民社會學和經濟社會學理論。自1990年代起從事城市社區研究,先後主編高校文科教材《社區概論》和國家級規劃教材《現代社區概論》。其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社會人類學、社區研究、華南文化與民間信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熙元
  • 出生日期:1963年8月
  •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移民與認同、社會分層、基層組織發展等研究
  • 任職院校:中山大學
社會兼職,教學工作,學術成果,研究項目,論文著作,

社會兼職

廣東華人華僑研究會理事 2005年 廣東華人華僑研究會
擔任中心主辦刊物《大珠三角論壇》(教育部研究基地核心刊物)和《當代港澳研究》執行主編。

教學工作

本科生課程 港澳專題研究
研究生課程 港澳經濟 公共經濟學 當代西方社會思潮

學術成果

研究項目

“後過渡期澳門社會結構與社會問題研究”、教育部門”九五”規劃項目
“借鑑港澳經驗,推動珠江三角洲城市社區發展”、教育部“一五”規劃課題、
“社區發展的市場化研究”、廣東省社會科學01-02年規劃項目、
“中國城市基層社會再整合研究”、國家社科基金2005年項目、
“香港社會分層”、教育部“九八五”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港澳社會研究》課題子課題,
“香港人的價值觀與民主觀”,教育部文科研究基地重大課題子課題,

論文著作

長期以港澳珠江三角洲為對象,進行移民與認同、社會分層、基層組織發展等研究,在《社會學研究》、《學術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社區研究、港澳研究論文數十篇。
2008,“社區論辯:轉型期中國城市社區的形態轉變”,與陳福平合作,《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2期。
2007,“公共福利制度與社會網的功能互補——包容性社會政策的基礎”,與陳福平合作,《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難以表述的身份:後殖民語境中澳門人的文化認同”,“思想史中的認同問題:國家、民族與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將載於《二十一世紀》2005年12期
“中國城市小區建設的可持續性與社會資本的重構”,與童曉頻合作,《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3期61-67頁。
2004,“‘三資’企業的文化衝突與跨文化管理”《大珠三角論壇》,2004年第3期。
2003,Ethnic Language Sch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Immigrant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2003 第二作者
2001,“神的體系和鄉村人的社會視覺”,載於《21世紀》(香港)網路版,2001年第6期
“澳門的土生葡人族群及其文化”,載於《學術研究》2001年第12期
“廣東清遠浸潭鎮的太平醮”,載於《民俗與曲藝》(台灣)2001年第12期
著作:
《現代社區概論》,副主編,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香港的對外關係的發展及展望》,副主編, 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章節:“粵港澳文學藝術”,載於《粵港澳關係文化篇》許錫揮主編, 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九七後香港的貧富分化與社會福利”, 載於《九七後香港的經濟政治社會》,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重要論文:
第一作者:
2008,“社區論辯:轉型期中國城市社區的形態轉變”《社會學研究》2008年第2期
2008,“轉型期中國城市社區的形態轉變” 《新華文摘》2008年14期
2008,“後轉型期香港社會階層流動特徵及對社會意識演變的影響” 《學術研究》2008年第9期
2008“城市社團與國家:澳門的社團網路與國族認同”,載郝志東《國家認同與兩岸未來》澳門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版
2007,“農民和村落的終結與保存——社會轉型背景下中國城中村的變遷”,載陳峰主編《熱點中國:轉型期的挑戰》,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8年版
2007,“公共福利體系與社會網的功能關係分析——包容性社會政策的基礎”,載《中山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2007,“民間儀式的同一性和多樣性:比較廣東與香港民間的太平醮”,載《廣西民族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2006,“香港的城市空間與社會分層”,與莊麗華合作,載於《廣東社會科學》2006年二月號。
2005,“全球性、民族性與本土性——香港學術界的後殖民批評與香港人文化認同的再建構”,《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4期189-206頁
2005,“難以表述的身份:後殖民語境中澳門人的文化認同”,載於《二十一世紀》2005年12期
2005,“中國城市社區建設的可持續性與社會資本的重構”,與童曉頻合作,《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年第3期61-67頁。
2005,“中國城市社區建設的資源調動實踐模式比較——上海外灘街與廣州逢源街個案比較”,與童曉頻合作,《學術研究》2005年第1期,102-107頁。
第二作者:
2008,“Ethnic-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the Social Mobility: A Historical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Elliott R. Barkan edt. From Arrival to Incorporation: Migrants to the U. S. in a Global Era.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pp163-184
2005,“族裔特性、社會資本與美國華人中文學校”,與周敏合作,《世界民族》2005年第4期30-40頁。
2005,“中國‘三資’企業中的文化衝突與文化創新”,與陳國賁、陸何慧薇合作,《社會》2005年第3期,8-26頁。
2003,“Ethnic language schoo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immigrant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Co-author with Min Zhou, New 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No.100,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A Wiley Imprint, Winter 20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