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與現實:香港的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是2008年12月1日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黎熙元
基本介紹
- 書名:夢想與現實:香港的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
- 作者:黎熙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2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2月1日)
叢書名: 中山大學港澳研究文叢
平裝: 236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1143049
條形碼: 9787301143049
尺寸: 22.8 x 15.4 x 1.4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黎熙元,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教授。從事經濟社會學研究、社區研究和區域社會文化研究。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和廣東省研究項目十餘項。主要著作有《社區建設:理念、實踐與模式比較》等,主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現代社區概論》,主要論文有《社區論辯:轉型期中國城市社區的形態轉變》、《全球性、民族性與本土性——香港學術界的後殖民批評與香港人文化認同的再建構》、《香港的城市空間與社會分層淺析》、《難以表述的身份:後殖民語境中澳門人的文化認同》等二十餘篇。
內容簡介
《夢想與現實:香港的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是一項關於近二十年香港社會分層狀況及其相關問題的研究成果,也是內地學者第一部以第一手實證資料為基礎比較全面地討論香港社會分層及其相關問題的著作。
《夢想與現實:香港的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指出,20世紀下半期香港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的社會富裕並未消除由貧富差距產生的社會不平等,貧富差距變得越來越嚴重。香港社會流動的總體狀況是短距離、小跨度的垂直社會流動顯著頻繁地、普遍地發生,而大跨度、長距離的垂直社會流動並未顯著發生。這種社會流動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從下層到中上層當中各個層級的利益分界和階級認同的差別。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轉變,中產階級出現兩極分化,“M型社會”的變化在香港社會中已露端倪。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夠實現上向社會流動,這是香港第一代移民的理想,其後成為香港人的整體社會意識。但是香港社會環境自20世紀下半期以來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上向社會階層流動只能有限度實現,香港人社會流動的夢想與現實之間正出現越來越大的差距。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社會分配、職業地位與社會分層
一、西方學者的社會分層理論
二、香港學者的社會分層研究
第二章 近五十年香港社會的結構轉變
一、近五十年香港的經濟結構變化
二、收入分配結構和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
三、公共教育結構的變化
四、香港其他公共福利體系的發展
五、小結
第三章 香港的收入分配、再分配與社會不平等
一、香港的收入分配
二、香港社會再分配
三、收入分配與再分配的空間效應
四、小結
第四章 社會分層
一、不同尺度的社會分層
二、本書的社會分層
三、小結
第五章 社會流動
一、以收入變動衡量的社會流動
二、以職業變動衡量的社會流動
三、影響社會流動的因素分析
四、二元勞動市場與垂直社會流動的障礙
五、跨地區流動策略
六、小結
第六章 階級認同與社會流動意識
一、階級位置與階級身份
二、階級身份與社會流動意識
三、社會流動的方式與因素
四、“M型社會”是否已經浮現?
五、小結
第七章 階級特性與階級政治
一、香港的資產階級
二、香港中產階級
三、香港的勞工階級
四、社會階層與政治投票傾向:區議員選舉投票分析
五、結論
結語“香港夢”——理想與現實
參考書目
附錄香港社會行動電話訪談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