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湧

電子科技大學微波工程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湧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飛行力學
  • 職稱:教授
教師簡介,科學研究,

教師簡介

教育背景
1994.05-1997.07,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力學專業,博士學位
1991/09-1994/03,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力學專業,碩士學位
1987/09-1991/07,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力學專業,學士學位
工作履歷
1997.05-1999.05,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博士後
1999.05-2000.05,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2000.06-2002.06,日本航空宇宙技術研究所,STA Fellow
2002.08-2004.07,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esearch Fellow
2004/08-2016/02,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Senior Research Fellow
2016.07-2019.07,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研究員,首席科學家
2019.07-至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榮譽獎勵
1993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0年,日本科技廳STA fellowship
2013年,江蘇省創新創業人才
2016年,國家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

科學研究

黎湧教授自1991年起從事衛星導航技術及其套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GPS/INS組合導航、GPS姿態確定、多感測器信息融合、及GNSS接收機技術。在GPS技術及其套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工程經驗和實際技能,特別擅長各種GPS定位定向算法、慣性GPS組合系統的設計及實現等。
黎湧教授研究的多種GPS定姿算法獲得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專家們的高度評價。提出的AMES算法是適用於各種天線布局的GPS定姿算法,包括立體或平面布局,雙天線到多天線,在中國和日本的GPS星載定姿接收機項目都得到套用,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航天界的頂級專業期刊(Journal of 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和衛星導航領域的著名期刊(GPS Solutions)上。
利用衛星星座的幾何約束,黎湧教授提出了改進的Knight算法,減小整周模糊度搜尋空間,有效提高了搜尋速度,準確度也相應提高了66%,為快速實現精確GPS定姿定位提供了基礎,套用于飛船交會對接、編隊飛行的隊形保持、空中加油、船舶進港導引、車輛集群的精確位置保持等。
黎湧博士研製的GPS精密定位算法和軟體在澳大利亞國防部、波音、歐洲宇航防務集團(Astrium)合作項目上得到套用,實現厘米級相對定位精度。
在高精度衛星導航技術基礎上,黎湧博士成功研製出高精度位置姿態基準系統POS,已通過路測和飛行測試,精度達到國外同型產品的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並與雷達聯合測試,結果表明POS系統提供測速信息有能力支撐目前國內多數機載SAR成像運動補償要求,有望支撐0.3米以下的高分辨機載SAR成像處理。
黎湧教授提出的信息空間多感測器融合算法,已成功套用於GNSS/Locata/INS三組合系統,測試結果表明比目前廣泛套用的聯邦濾波算法更優,屬國際領先。研究成果在IEEE Sensors等業界著名期刊上發表。
作為項目負責人黎湧教授領導了中國國家天文台FAST工程饋源支撐融合測量系統研製項目,成功為中國天眼實現了3mm的高精度定位測量,是中國天眼國家驗收兩項優於驗收指標之一。該成果是黎湧教授的信息空間多感測器融合理論的最新工程套用,為中國天眼在望遠鏡領域實現由追趕到領先的跨越,促進我國在相關學科實現重大原創突破,做出了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