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景嵩與乙未反割台鬥爭》內容簡介:黎景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形象是模糊的,這模糊在於史料的缺失和研究的乏力,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裡,史學界不知道有《台海思痛錄》這部文獻,更不知道託名思痛子的《台海思痛錄》是黎景嵩寫的。
基本介紹
- 書名:黎景嵩與乙未反割台鬥爭
- 出版社:湘潭大學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32
- 定價:19.00
- 作者:康化夷 康詠秋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28358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黎景嵩與乙未反割台鬥爭》試圖以黎景嵩對一個歷史事件的態度、在一個歷史時刻的作為,揩去積在黎景嵩身上的歷史塵埃,使其形象略為清晰可識。
圖書目錄
第一章台灣知府湖湘名門
一軑侯後裔湘潭黎氏
二伉直如祖好客如父
三宦台半生所至有聲
四拒絕棄台籌謀抗日
第二章力主廢“約”平息內亂
一力挽狂瀾廢“約”再戰
二澎湖陷落安定台中
三為求外援台民自主
四寄望俄國保台落空
第三章揮師北上保衛台北
一敵我懸殊基隆淪陷
二“總統”內逃台北陷落
三北埔會議統一防務
四加強防守擴建楚軍
五聯合義軍扭轉戰局
第四章激戰台中轉戰台南
一反攻新竹狙擊南侵
二血染頭份苗栗陷落
三腹背受敵彰化陷落
四轉戰雲林再戰倭奴
五台南失陷內渡廈門
第五章罷免賦閒思病著述
一不忘家國夢縈台灣
二餘“香”留台前赴後繼
三評唐景崧氣盛才疏
四交好胡傳得其襄助
五與劉永福將相不和
六對楊再雲稱讚有加
七對張之洞感恩敬仰
附錄
一台海思痛錄
二致蕭夫人書
三誥授通議大夫黎公墓志銘
四參考資料
後記
一軑侯後裔湘潭黎氏
二伉直如祖好客如父
三宦台半生所至有聲
四拒絕棄台籌謀抗日
第二章力主廢“約”平息內亂
一力挽狂瀾廢“約”再戰
二澎湖陷落安定台中
三為求外援台民自主
四寄望俄國保台落空
第三章揮師北上保衛台北
一敵我懸殊基隆淪陷
二“總統”內逃台北陷落
三北埔會議統一防務
四加強防守擴建楚軍
五聯合義軍扭轉戰局
第四章激戰台中轉戰台南
一反攻新竹狙擊南侵
二血染頭份苗栗陷落
三腹背受敵彰化陷落
四轉戰雲林再戰倭奴
五台南失陷內渡廈門
第五章罷免賦閒思病著述
一不忘家國夢縈台灣
二餘“香”留台前赴後繼
三評唐景崧氣盛才疏
四交好胡傳得其襄助
五與劉永福將相不和
六對楊再雲稱讚有加
七對張之洞感恩敬仰
附錄
一台海思痛錄
二致蕭夫人書
三誥授通議大夫黎公墓志銘
四參考資料
後記
後記
《黎景嵩與乙未反割台鬥爭》終於與大家見面了。此書從動議到出版歷時三年,期間作者、編者、出版者都在各自的角色上做了不少工作。大家認為這個選題好,應該把它做出來。現此書作為“湘潭文史資料”第20輯付梓,我們算是鬆了一口氣。
這本書之所以做得頗費時日,是因為遺存的史料太過有限。作者從鄉邦文獻中挖掘到了一些外間難以見到的材料,雖日珍貴,卻苦於太少,而依據有限的材料,企望還原一個人在一個特定歷史階段的具體表現實在有些為難。作者在一篇文章的基礎上,擴寫了近20萬字,已經是給自己出難題了。不論其對黎景嵩的評判我們是否贊同,單就書中訂正的史誤就足以證明此書的價值了。當年刊發在《湘潭政協》雜誌上的那篇文章,竟引起了宋楚瑜先生的重視,宋先生特派熊子傑、莊錫達兩先生來湘潭找作者了解情況,交流觀點。
黎景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形象是模糊的,這模糊在於史料的缺失和研究的乏力,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裡,史學界不知道有《台海思痛錄》這部文獻,更不知道託名思痛子的《台海思痛錄》是黎景嵩寫的。《黎景嵩與乙未反割台鬥爭》一書試圖以黎景嵩對一個歷史事件的態度、在一個歷史時刻的作為,揩去積在黎景嵩身上的歷史塵埃,使其形象略為清晰可識。若欲還其本來面目,竊以為還有待新材料的出現和新的研究者的努力。
黎景嵩其戚楊再雲不是湖北人,而系湖南湘潭銀田人,這是作者的發現。楊再雲作為驍勇戰將的形象在台灣比之黎景嵩則是更為生動具體和深人人心的。頭份的“楊統領廟”一直為台灣老百姓朝拜,香火鼎盛。而有關楊再雲的史料則更少,更有待我們花氣力去挖掘。
湘潭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不單在大陸有威武雄壯的演出,在寶島台灣也有令國人、邑人頗為自豪的表現,這實在是鼓舞人心的。在建設美好家園的時候,讓我們城市的建設者們感受到來自歷史深處的力量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王集
2011年12月20日
這本書之所以做得頗費時日,是因為遺存的史料太過有限。作者從鄉邦文獻中挖掘到了一些外間難以見到的材料,雖日珍貴,卻苦於太少,而依據有限的材料,企望還原一個人在一個特定歷史階段的具體表現實在有些為難。作者在一篇文章的基礎上,擴寫了近20萬字,已經是給自己出難題了。不論其對黎景嵩的評判我們是否贊同,單就書中訂正的史誤就足以證明此書的價值了。當年刊發在《湘潭政協》雜誌上的那篇文章,竟引起了宋楚瑜先生的重視,宋先生特派熊子傑、莊錫達兩先生來湘潭找作者了解情況,交流觀點。
黎景嵩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形象是模糊的,這模糊在於史料的缺失和研究的乏力,甚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相當一段時間裡,史學界不知道有《台海思痛錄》這部文獻,更不知道託名思痛子的《台海思痛錄》是黎景嵩寫的。《黎景嵩與乙未反割台鬥爭》一書試圖以黎景嵩對一個歷史事件的態度、在一個歷史時刻的作為,揩去積在黎景嵩身上的歷史塵埃,使其形象略為清晰可識。若欲還其本來面目,竊以為還有待新材料的出現和新的研究者的努力。
黎景嵩其戚楊再雲不是湖北人,而系湖南湘潭銀田人,這是作者的發現。楊再雲作為驍勇戰將的形象在台灣比之黎景嵩則是更為生動具體和深人人心的。頭份的“楊統領廟”一直為台灣老百姓朝拜,香火鼎盛。而有關楊再雲的史料則更少,更有待我們花氣力去挖掘。
湘潭人在中國近現代史上不單在大陸有威武雄壯的演出,在寶島台灣也有令國人、邑人頗為自豪的表現,這實在是鼓舞人心的。在建設美好家園的時候,讓我們城市的建設者們感受到來自歷史深處的力量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王集
201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