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

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

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流行於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的傳統手工技藝,白沙黎族自治縣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從出土文物和史籍記載分折,早在東漢時期就有製作芭蕉布的記載。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主要流傳於白沙黎族自治縣潤方言區域。黎族芭蕉布以芭蕉為底料,提取纖維製作成布。芭蕉布體現了黎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有民族學、民俗學的研究價值、藝術欣賞價值和社會實用價值。

2016年10月11日,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經白沙黎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批准入選白沙黎族自治縣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16年10月11日
  • 遺產級別:縣級
  • 遺產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 申報地區: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有“蕉,生枲也”。“枲”是麻類植物的纖維;“蕉”,就是植物的纖維,可以織布。這說明在東漢時期人們就已經發現了蕉類植物含有纖維,並利用芭蕉纖維進行織布。東漢楊孚《異物志》中記載“芭蕉葉大如筵席。其莖如芋。取鑊而煮之為絲,可紡績,女工以為絺綌,今交趾葛也”,這表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高溫脫膠的技術,即通過熬煮芭蕉莖,以獲取芭蕉纖維用於紡布。此外,萬震《南州異物志》稱“取以灰練之”,表明當時人們已經發明出使用草木灰浸煮的鹼性脫膠技術。在屈大均《廣東新語》中也提到製作芭蕉布的方法,尤其是利用草木灰水加快剖離芭蕉纖維的過程,即“以蕉身熟踏之。煮以純灰水,漂僻令乾,乃績為布。本蕉也而日蕉麻。以其為用如麻。故葛亦日葛麻也”。
而在海南,黎族人們善於利用當地的自然物產資源,在開發植物纖維作為服飾布料上經驗較為豐富。至秦漢時期,黎族先民棉麻紡織技術已有一定的發展。黎族先民利用生長在海南島上的木棉、草棉和各類野麻為原料,紡制棉紗麻紗,並通過自己創造的原始踞腰織機,織造出質地良好的各種織錦和布料。《正德瓊台志》有載:“蕉布,似葛,價劣。”清代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在介紹瓊州物產時,也在“布帛屬”條中收有“蕉布”條目,可見明清時期蕉布在海南島的紡織和使用是比較普遍的,但後來,芭蕉布紡織工藝卻已失傳。

工藝特徵

芭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暖熱氣候,不甚耐寒,且耐旱忌水澇,適宜在疏鬆、深厚土壤中種植。海南作為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的熱帶海島,特殊的地理環境正好滿足芭蕉所需的生長條件。芭蕉屬植物在發展中逐漸適應環境,在葉鞘內進化出的韌皮纖維形成植物筋脈,假莖經過加工可以提取出纖維用來織布。芭蕉纖維從芭蕉莖中提取,是天然植物纖維。其纖維拉力強度較大,且耐浸泡、摩擦。在取絲的過程中經過浸泡、揉捏的芭蕉纖維始終不易斷裂,是理想的植物纖維織物材料。芭蕉纖維織出來的布料具有輕柔、吸濕快乾、抗菌和堅韌的優良性能。

工藝流程

地處中國最南端的海南島常年氣候高濕高溫,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在日常生產、生活勞作中更需要透氣涼爽的服裝布料。而用芭蕉纖維織出來的布料,布料經緯較為稀疏,可形成透氣的孔眼,吸汗透氣、散熱的性能良好。此外,芭蕉布純粹由植物纖維製作而成,並且以植物莖、葉作為染色原材料進行上色,是一種具有良好環保和綠色生態的紡織材料。通常黎族製作芭蕉布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 浸煮芭蕉芯
製作芭蕉布需選取山上野生的芭蕉樹,將芭蕉樹的莖砍下取絲。將芭蕉莖砍成150—200厘米長的芭蕉芯,這個長度拉起絲來比較方便。剝去芭蕉莖外層的表皮,將芭蕉莖洗乾淨,去除芭蕉多餘粘液。並在水中用木棒拍打芭蕉莖以除渣祛汁,去除芭蕉莖上的多餘粘液。由於海南屬於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無霜雪,所以全年都可以砍取芭蕉莖取絲。
想要獲取柔軟纖細的芭蕉纖維,還需在砍取芭蕉莖前配置泡漬芭蕉芯的藥水。藥水配置過程是將木頭燒成灰溶解入清水中,也就是草木灰水。使用含有鹼性的草木灰水浸煮芭蕉莖,能夠滲透芭蕉莖的纖維,使其分離得更加鬆散,更利於分層,進一步去除一部分芭蕉莖的殘留粘液和膠質,改善芭蕉纖維柔軟度,在化學脫膠的同時還能對芭蕉纖維進行漂白。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芭蕉纖維進行紡織。砍取的芭蕉莖要在加入草木灰的水中浸煮約3個小時,放置冷卻後在草木灰水中泡置半個月,若遇陰雨天則要浸泡更長時間。在浸泡芭蕉莖的這段時間,要不停地換水以防其發生腐臭。
  • 捻絲成線
芭蕉芯泡置半個月後,藥水呈泛黃狀態,芭蕉絲呈現鬆散狀態且顏色為黃褐色,則可以進行取絲步驟。此時的芭蕉芯纖維鬆散,用竹片輕輕地扒開就會分層,芭蕉絲質地鬆散、纖細。把草木灰水中提取出來的芭蕉纖維放置在陰涼地方,將其纖維一縷一縷地抽離出來,使其分開不易發生纏繞。績紗時,製作芭蕉布的婦女會坐在小板凳上,將芭蕉絲一頭掛在織布機上段,另外一頭用手捆成一團。用竹片刮皮條輕輕地分離出蕉絲纖維,縷出絲條以備績紗使用。分離纖維的時候一手拿著一根小竹片纏繞一縷芭蕉絲,另一隻手則不停地拉扯芭蕉絲的另一端,目的是使這一縷芭蕉纖維充分撐拉至一定的長度。將幾根纖細的芭蕉絲首尾相連揉搓成一條芭蕉絲,捻成一縷細如銀髮的絲線圈成一個小球狀,方便下一步的編織。
  • 植物染色
芭蕉布由於是植物纖維,具有著色力度強的特性。芭蕉絲提取完成後就要進入染色環節。染色是指紡織材料用染浴處理,使染料和纖維發生化學或物理、化學結合反應,或在纖維上生成不溶性有色物質的工藝過程。用於芭蕉布染色的材料有較多,大都是來自於當地的野生植物,有些染色植物在路邊草叢就能找到,有些還需要去大山深處尋找。
對於製作芭蕉布有經驗的人來說,每個季節去尋找不同的染色植物都有不同的講究和說法。而製作染色的藥水因成分含量的不同會影響絲線的染色結果,出來的呈色也會有輕微的不同,但是這並不影響芭蕉布的編織。黎族的芭蕉布原材料由黑色、黃色、紅色和白色(芭蕉絲原本的顏色)等幾種顏色組合而成。黃色染料源自野黃姜的塊莖,黑色染料來源於烏木樹皮,紅色染料來源於蘇木樹的芯,以及白色即是芭蕉纖維原本的顏色。染色成型的芭蕉絲長150—200厘米。將染色好的芭蕉絲,中間用細繩綁紮起來放在竹竿上晾曬。經過幾天曬乾後,便可收集到染好色的芭蕉絲線。晾曬期間要時不時地翻動芭蕉絲線,確保芭蕉絲線充分曬乾,沒有保留多餘的水分。染色好的芭蕉絲線具有較強的光澤感。
  • 織絲成布
芭蕉絲線晾曬好後就可進行織布的環節。在紡織過程中,要不停地用清水擦拭芭蕉纖維,防止芭蕉纖維因乾燥而斷裂。紡織上通常採取傳統黎錦技藝的織法。在創作、紡織過程中還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將芭蕉絲拉得更細。芭蕉布的基本織法是線絲經緯,將芭蕉纖維中抽出的絲線用絣織技術進行紡織。由於芭蕉絲一乾燥就容易斷裂,所以織布用的梭子也要經常保持濕潤。特別是上橫絲的時候要先把織機弄濕,這樣絲線織起來才順暢。紡織好的芭蕉布以經線緯線相互交織,經線以紅、黃、黑三色予以分出七個區塊,紡織出60—70厘米寬的芭蕉布。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是黎族先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對人類衣著原料的豐富多彩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同時,芭蕉布還體現了黎族婦女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具有民族學、民俗學的研究價值、藝術欣賞價值和社會實用價值。

傳承狀況

當前,大眾只了解到芭蕉作為水果的食用價值,其纖維能夠織布卻鮮為人知。同時,因其繁瑣的製作步驟、高昂的製作成本,無不困擾著芭蕉布的傳承與發展,這也是芭蕉布發展、傳承受到局限的重要因素。

傳承人物

符繼珍,女,黎族,白沙黎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居住於牙叉鎮。

保護措施

2016年,白沙黎族自治縣拍攝了《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紀錄片。

社會影響

  • 重要展覽
2018年4月17日,白沙黎族自治縣“三月三”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在月亮灣開幕,活動邀請60人參加傳承人技藝展示表演,其中包括黎族芭蕉布製作技藝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