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

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

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黎族民歌有三百多種,代表性的有30種。黎族民歌的整個音樂形態呈現出自由、古樸、簡約的風貌,它以“曲不定句,句不定字”的自由體為結構特色,調式音階以宮、商、角、徵、羽為骨幹音,級進較多,節奏節拍以散板和三拍子為特點,體現著獨特的民族音樂風格。

2008年6月7日,“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Ⅱ-111。2012年11月27日,“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經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海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編號Ⅱ-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 遺產編號:Ⅱ-111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主要種類,演唱方式,曲調結構,代表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黎族民歌產生並流傳於海南島黎族聚居地區,以位於五指山腹地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周邊地區的黎族傳統民歌具有代表性。
清至民國時期,因受漢商傳入的民間唱本影響,產生了長篇敘事歌。如《阿當》《女牙婮》《割麻歌》《窮人恨》《寡婦嘆》《後母歌》等。至1949年,流傳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民歌從形式分有“四句歌仔”,也有長篇歌謠。
此前,出現過“黎族新民歌”,這些歌謠以新的內容和昂揚的格調取代原來傳統歌謠中消極的部分和如泣如訴的吟嘆,在革命戰爭時期,黎族歌謠顯著的特點是紅色歌謠崛起,以反映革命鬥爭為中心主題。“文化大革命”期間,民歌挖掘和創作活動中斷,1978年後恢復。

基本特徵

主要種類

黎族民間歌謠,就其內容而言,大體可分為古歌、勞動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歌等五大類。
第一類為古歌,其內容跟創世神話有聯繫或近似,展現了黎族人民與自然抗爭的歷史和生存的意志;第二類是勞動歌,反映了黎族人民勞動生活的各個方面;第三類是儀式歌,主要用於日常生活的各個重要場所,如生死婚嫁等人生重大場合。第四類是情歌,在黎族歌謠中占相當大的比重,反映黎族男女愛情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五類為生活歌,主要體現黎族人民的種種生活習俗,並反映著不同時期黎族人價值觀的變遷。

演唱方式

黎族民歌演唱方式有獨唱、對唱、齊唱、輪唱、合唱,其中以獨唱、對唱形式為多。演唱時伴有樂器演奏。演唱的場合多在喜慶的日子裡,如建新房、舉行婚禮、節日慶典、訪親會友等場合。

曲調結構

傳統黎族用黎語詠唱的黎族歌謠。每首歌謠的句子結構無一定格式,有五字句、七字句,甚至多字句,其韻律非常獨特,詠唱時常一氣呵成。如什運地區的《黎族祖先歌》,原歌為:胡尼高吞透,胡尼高吞胎,吞買、龍西龍鬧。意譯為:我們黎族的祖先,原生活在海南島的沿海地帶,後來來了漢人。交往中,祖先學會煮螺煮鹽。
由於受漢族文化的影響,在黎族民歌中還有用海南漢族語言詠唱的歌謠,多為七言四句為一節或一首,韻律同海南方言歌,稱漢化黎歌。
不同地方的黎族人,演唱的歌調均有不同。據資料顯示,70%的歌調(共25種)集中於瓊中中部、西南地區。其他的歌調則散落於海南各地,如東南片的和平、長征、上安、吊羅山鄉及營根北部地區多流行世親調;此外,還有陵水的七弓調、保亭的羅呢調、萬寧的三更羅調、營根鎮的加釵調、那柏調;紅毛鎮的紅毛調、羅嚇調、羅米調、羅擔調;什運的什運調、南擇調、南訓調等。其中羅呢調、格羅調、哎羅調和四親調較為流行和普及。

代表作品

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主要作品有《跋山涉水到儂村》《撿螺歌》《調聲》《叫儂唱歌儂就唱》《深山畫眉唱得歡》《搖籃曲》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黎族民歌是黎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嶺南地方音樂和少數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民歌的流傳不僅是因為它所具有的娛樂精神,它反映了黎族的深層次的文化,是黎族歷史的載體,是黎族人口傳的歷史,是後人研究黎族社會的重要的、活的生活文化史資料。因此,其價值不僅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會隨著歷史的延續,而愈被人們當作民族文化研究的對象去加以深入認識和研究。

傳承狀況

受時尚文化的衝擊,瓊中黎族民歌受到冷落,面臨徹底消亡的危機,必須採取有力措施進行搶救保護,使這一傳統民族音樂樣式得以繼續傳承。

傳承人物

王妚大,女,1923年12月出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申報。

保護措施

1953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成立文化館,專事社會文化工作。重點抓好民歌手的普查和編唱新民歌,利用民歌宣傳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和法令。1959年統計,全縣有知名歌手35人,編唱新歌4000多首。1963年至1965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每年舉辦兩期民歌創作學習班,培訓歌手編唱新民歌。每期時間5天至7天,並將所編新歌印成《民歌活葉》,發給各社歌手傳唱。三年間,培訓民歌手123人次,編印民歌350多首。
1979年5月,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部門派人到五指山公社發動民眾成立民歌演唱隊,舉行賽歌會,總結經驗推廣全縣,掀起編唱民歌熱潮。1980年,舉行全縣賽歌大會,登台參賽歌手達300多人,演唱民歌3000多首,內容有頌黨歌、改革開放歌,也有傳統情歌。其中《十囑父母歌》《朵朵富花是黨栽》《月下定情》等30多首被評為優秀節目。1981年赴州會演,上述民歌又被評為創作演出一等獎。1985年至1987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編三套集成(民歌、民諺、故事)收入民歌300首。1988年至1990年,每逢“三月三”,各鄉鎮均舉行賽歌活動。
2009年5月,《瓊中黎族民歌》正式編印出版,該專輯共收集民歌1437首。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黎族民歌(瓊中黎族民歌)項目保護單位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 榮譽表彰
1964年,《問候恩人毛澤東》等4首民歌隨歌手王玉梅(那柏人)赴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並被評為優秀民歌,翌年,收入《全國少數民族優秀民歌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