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風格特點,
概述
該橋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959年毀於火災,1964年冬重修,1981年7月黎平縣民族事務委員會撥款7500元維修一新。該橋長50.6米,寬4.5米,高距正常水位10.75米。河中立一撐石墩,橋上為木質結構,由每排四根柱子穿枋成排,再用穿枋將各排串聯成一體,形成長廊式。橋上三座橋樓突出。橋廊兩側設有通橋長凳,供過往行人小憩。凳外還有梳齒欄桿,欄桿外有一層外挑橋檐,既保護橋樑木件免於遭受日曬雨淋,又增添了橋身的美感。橋上的三座橋樓,一大兩小。大者居中,為宮殿式五重檐四角尖頂,高約5米,尖端配置葫蘆寶頂,遠遠望去,形如鼓樓。兩邊的橋樓皆為三層重檐雙斜面屋頂,高約3米。橋樓翼角,樓與樓間和橋亭屋脊上塑有倒立鰲魚、三龍搶寶、雙鳳朝陽的泥塑。中樓的四根木柱上,繪有四條青龍。樓壁繪有侗族婦女紡紗、織布、刺繡、踩歌堂以及鬥牛和歷史人物等圖畫。天花板彩繪龍鳳、白鶴、犀牛等,情景逼真,形象生動。整個橋身結構巧妙,運用槓桿力學原理,將大小柱、枋、檁、凳、欄桿等全部用杉木鑿榫穿枋構成,不用一釘一鉚。離橋北端5米的高地上建有一座六角亭,亭高5米,葫蘆寶頂。亭內有5塊坐板,後有靠背欄桿,在此可全覽橋河風光。
風格特點
該橋布局嚴謹,工藝精湛,雄偉壯觀,顯示出侗族人民的智慧和獨特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