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縣德勝鎮黎明村“三都區委”舊址

黎川縣德勝鎮黎明村“三都區委”舊址

黎川縣德勝鎮黎明村“三都區委”舊址
近日,記者來到黎川縣德勝鎮黎明村,發現村中一棟門匾上刻有“和豐義倉”的民宅,原來是“中共三都區委”的舊址。
記者看到,這棟民宅四面牆壁上都書寫了紅軍標語,有的房門上還寫有“中心俱樂部”、“會議室”等字樣。其中,一幅標語清晰地寫道“帝國主義、國民黨壓迫中國工農民眾,推翻國民黨統治,驅逐帝國主義出境”。落款為“中共三都區委”。
寫在石灰牆上的紅軍標語,雖然歷經70多年的風雨,但字跡依然清晰可辨。標語的內容有“歡迎白軍士兵兄弟來當紅軍”、“推翻國民黨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歡迎靖衛團士兵實行土地革命回家種田”、“努力擴大一百萬鐵的紅軍“,落款為“紅軍聯宣”。雖然字跡有些斑駁,卻留下了當年紅軍在黎川蘇區走過的足跡,真實地反映了他們在黎川這塊紅土地上所從事的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
《黎川縣誌》記載,黎川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全紅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在黎川打響了第一槍。1933年10月,黎川蘇區先後進行了著名的“洵口戰役”、“資福戰役”和“團村戰役”,其中“團村戰役”所在地團村就是歸“三都區委”(三都區委當時駐在黎明村)所轄。據記載,在國民黨軍隊進攻黎川縣城之前,中央便將閩贛省委、省政府機關搬遷到德勝,直至同年12月撤退到福建。“三都區委”是中共閩贛省委下設的基層政權組織。舊址和紅軍標語是當年紅軍在黎明村從事革命運動時留下來的寶貴的歷史遺蹟。
本報訊 “紅軍故地,宗廟生輝……”這是近日記者在黎川縣德勝鎮黎明村採訪時,在該村修葺一新的黎氏家廟前看到的一副對聯。據德勝鎮幹部介紹,黎明村是當年中央蘇區中共三都區委所在地,黎氏家廟是三都區委舊址,由於年久失修,黎氏家廟破舊不堪,為了牢記這一段紅色歷史,村民籌資20餘萬元修復家廟。
走進黎明村,在黎氏家廟及附近的民居牆上可以看到20多條紅軍標語,經過幾十年,這些標語字跡依然清晰可辨。標語的內容有“歡迎白軍士兵兄弟來當紅軍”“推翻國民黨統治,建立蘇維埃政權”“歡迎靖衛團士兵實行土地革命回家種田”,落款為“紅軍聯宣”。這些標語真實地反映了70多年前德勝鎮黎明村這塊紅土地上轟轟烈烈的革命活動,是當年紅軍從事革命活動時留下來的寶貴歷史遺蹟。
據黎川縣誌介紹,德勝鎮是閩、浙、贛蘇區革命根據地之一,是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中著名的團村戰役主戰場,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邵式平、方誌純等曾在這裡建立蘇維埃閩贛省政府。據史料,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在國民黨軍隊進攻黎川縣城之前,中央便將閩贛省委、省政府機關搬遷到德勝,直至同年12月遷至福建。黎明村當時是蘇區中共三都區委所在地,1933年10月黎川蘇區先後進行了著名的“洵口戰役”“資福戰役”和“團村戰役”,其中的“團村戰役”所在地團村,就是歸“三都區委”所轄。
由於年代久遠,黎氏家廟多處出現破損,屋面漏水,樑柱傾斜,為了保護這一紅色歷史載體,去年下半年,村民自願籌資修葺黎氏家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