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圍舞麒麟

黎圍舞麒麟

黎圍村(現為水庫新村)位於深圳市羅湖區中部。 羅湖黎圍村麒麟舞是嶺南的客家人從中原輾轉遷徙帶來的民間舞蹈

另外,麒麟舞是深圳客家人遷徙和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物證,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為了保護和傳承深圳麒麟舞,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近日深圳“麒麟博物館”正式建成開館。

基本介紹

  • 地理標誌:深圳羅湖
  • 非遺級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傳
  • 特色:深圳客家
黎圍村坐落在 深圳梧桐山下沙灣河與梧桐河交匯處,是羅湖、福田去龍崗、惠陽必經之地。早在清光緒32年(1906年),黎圍村青年崇尚武藝,其中鄭虎臣、鄭耀臣兄弟倆去江西、福建武夷山拜師習藝,得到麒麟舞真傳,跟師傅行走江湖幾年後,回到黎圍村後分別傳授給下圍鄭寵傳和上圍鄭裕彬。當時村里七、八歲以上男孩三十多人跟他倆學,兩伙麒麟相互比賽好不熱鬧。鄭寵傳外號“生公”,意指麒麟舞得生猛,功夫也很出名,用手指當錘可把五寸釘打入牆,“長棍殺轉頭”是他的絕活。鄭虎臣兄弟倆下傳了四代。凡春節年初一至月底,麒麟舞舞到深圳墟、橫崗、布吉、南頭、沙頭角,甚至香港新界等地。黎圍村麒麟舞除在每年春節到各地拜年表演外,平時族人嫁娶迎親、新宅落成等民間活動,都邀請麒麟舞來慶賀。伴著鑼鼓釵的強烈節奏,以及嗩吶音樂和一陣陣鞭炮聲,麒麟在村口或曬穀場上時而騰空躍起,時而匍匐前行,舞出喜、怒、哀、樂、驚、疑、醉、睡等動靜神態,表現舊時村民驅邪趨吉、祈求平安、豐收、歡樂和吉祥的願望。
黎圍舞麒麟
黎圍麒麟舞全套舞下來共十節,分出洞、撓頭、舔腳、耍尾、尋青、采青、醉青、鏟腳、拜腳和“聊花園”等,其中“擺水”為最高技巧,師傅只用牙咬住麒麟“下巴梁”,整個麒麟頭由牙齒固定,雙手分別抓住麒麟被,單腿企立,昂首生威。這時主人家將“打賞錢”裝在紅包里和一紮生菜一起吊在丈把高的竹竿頂上,麒麟頭師傅在鑼鼓和吶喊聲中,單腳立在“麒麟尾仔”腿上,騰空“咬住”紅包和生菜,奪得賞錢,引起喝彩。麒麟舞濃厚喜慶的民俗特徵,民間傳說豐富,演出前祭祖師訓和崇尚禮義謙讓的優秀文化傳統,是客家移民精神信仰的傳承和寄託,這對研究當地客家民風民俗具有歷史價值、民間藝術價值。麒麟舞在深圳客家地區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港、澳、台、海外僑胞也十分喜歡觀看。在重大節日和慶典活動中表演,對增強民俗文化內涵,拓展旅遊事業,發展經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黎圍舞麒麟在文化大革命以來中斷了二十多年,1999年初第五代又續上至今,發展隊員30人。2001年參加深圳市龍、獅、麒麟舞比賽,獲得全市麒麟舞第一名。但是,由於黎圍村麒麟舞老師傅相繼離世,麒麟舞的高難度動作已失傳,麒麟頭製作工藝複雜,材料缺乏,本村已沒有人會扎制麒麟頭,因此黎圍舞麒麟的傳承面臨危機。
麒麟舞在深圳客家地區具有廣泛的民眾基礎,港、澳、台、海外僑胞也十分喜歡觀看。在重大節日和慶典活動中表演,對增強民俗文化內涵,拓展旅遊事業,發展經濟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