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二)
- 口號:加快社會進步 構建和諧黃驊
- 時期:“十二五”時期
- 做法:加強人才培養和開發
黃驊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二)
第九章 加快社會進步 構建和諧黃驊
“十二五”時期,加快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加強人才培養和開發,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努力使全市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加快和諧黃驊建設進程。
第一節 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堅持“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科教競爭力,形成科技教育、人力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機制,為黃驊經濟騰飛提供強有力的科教人才支撐。
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以黃驊經濟開發區、羊二莊工業園區、羊三木工業園區為平台,以模具產業集群為示範,以現有優勢行業和重點企業為龍頭,催生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以培育骨幹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群為目標,堅持統籌規劃、產學研結合和資源整合,強化上、中、下游配套產品的開發,拉長產業鏈條,培育具有黃驊特色和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群,帶動全市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
到2015年,通過實施火炬計畫、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計畫、新產品試製計畫,壯大發展現代工業園,新上現代農業產業化示範園;建成國家級模具工程研究中心、水產原良種繁育工程研究中心;培育電子信息、精細化工2個產業基地,發展高新技術企業10家,開發12種高新技術產品,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達到3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在5%以上。
整合最佳化教育資源。根據黃驊市城市總體規劃要求和常住人口的變化趨勢,立足當前,並著眼未來幾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發展對教育的需求,合理規劃學校布局,實施“鄉鎮國中進城工程”,充分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通過調整結構、資源重組、盤活資產,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最大限度地最佳化和利用教育資源,確保“建設一所、達標一所,建設一所、使用一所”,堅決杜絕盲目建設、重複建設。國小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要與中國小布局調整、改造薄弱學校結合起來。一些辦學條件薄弱學校或生源不足的學校應通過調整學校布局予以撤併,讓更多的學生享受優質教育。切實解決城區內中、國小大班制問題,將城區內中國小的班額控制在標準以內,城區內每所國小在校生控制在1800人以內,每所國中在校生規模控制在2000人以內。
至2015年,建設擁有10所以上高等院校的高校教育基地;新建綜合性特教學校1所、高中1所、國中7所、國小7所;初級中學保留11所、國小保留91所;改擴建幼稚園27所、中國小54所;初級中學平均規模達到10軌1500人以上、國小平均規模達到2軌450人以上,基本取消單軌制國小。
加大人力資源開發與套用。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促進發展為根本出發點,以引進、培養、用好人才為核心,以高層次人才開發為重點,以技能型和實用型人才培養為基礎,以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為動力,加快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提供堅強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實現管理制度完善、隊伍結構最佳化、體制機制科學、智力潛能迸發、人力資本增值、輻射作用明顯的人才資源開發目標。
到2015年,構建完備的人才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人才開發機制,完善“機制健全、運行規範、服務周到、指導監督有力”的人才市場體系,營造人才創新創業和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門類齊全的人才隊伍。
“十二五”期間,我市人才增長速度應趕上或超過滄州平均水平(年均增長7.4%),到2015年,全市人才總量達到2.5萬人,人才密度達到8.5%。圍繞全市經濟結構調整布局,積極調整人才資源在各個行業間的布局,重點加強五金製造、資源化工、塑膠模具、汽車裝備、現代物流等我市特色產業專業人才配置。到“十二五”末,使上述領域的人才密度、人才質量明顯提高,基本形成我市特有的人才優勢。
第二節 繁榮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全面進步
大力發展文體廣電事業。實施陣地建設工程。基本建立適應發展要求、文化設施完備、活動內容豐富、組織機構健全、服務對象廣泛的文體廣電基礎建設新格局;文化陣地覆蓋面、文化資源利用率、文化科技含量、文化服務能力等達到高標準。一是建設文體廣電中心。包括:文體廣電大廈、廣播電視發射塔、體育場(內設足球場)、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宮)、文化館、圖書館、影視中心等。二是及時更新陳舊的廣播電視采編、製作、播出、接收、發射等設備,保證專業設備向大台看齊,保持領先水平。確保廣播電視信號的覆蓋面和清晰度。三是完善鄉鎮文化站和農家書屋體系,10個鄉鎮全部建成高標準文化站,培訓基層文藝骨幹,培育民眾文藝隊伍。建設農家書屋,解決農民看書難、借書難的問題。四是大力推進社區、街道、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體育健身路徑和健身苑建設步伐,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滿足廣大民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
實施數位電視工程。根據“三網”融合的新形勢,探索適合網路公司發展的管理模式,制定數位電視發展規劃。圍繞小網變大網、模擬變數字、單向變雙向、標清變高清、看電視變用電視,做好基本業務和增值業務,把數位電視建成信息資訊平台和現代服務業的支撐平台。一是城鄉網路建設方面,2011年做好城區光纜幹線的升級改造,2012年完成城區老樓區一戶一線改造。2012年起啟動幹線、分配網雙向改造,網路向雙向功能發展。推進農村有線電視“村村通”工程,爭取空白村全部通上有線電視,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二是數位電視整轉方面,按照國家數位電視整體轉換時間表,穩步推進有線電視數位化進程,實現由模擬轉數字的升級換代。2012年完成城區和港區的數位電視整轉,逐步關斷模擬信號。選擇有條件的農村,推進農村數位電視整轉,到2015年基本實現農村有線電視數位化。三是結合城市發展,與新建道路同步建設地下管網,與新建小區同步建設小區地下管網,形成科學合理的地下管網路由。
實施文化產業工程。加大對非國辦文化產業投資經營的政策引導力度,在巨觀調節、輿論引導、政策約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大格局、多層次、多行業齊頭並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勢頭。
實施精品創建工程。切實加強精品創作、生產、傳播的總體規劃和巨觀指導,實行專項扶持和重點攻關,強化保護舉措,提高創作水平,確保作品質量,提升文化品位。要積極提煉一批具有傳承和創新意義的優秀文化藝術成果,重點創作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能產生較大影響的精品,大力扶持一批具有良好社會效益和市場發展潛力、能在文化產業發展中起導向示範作用的項目。
提高衛生醫療服務水平。一是加強醫療機構建設,改善民眾就醫條件,最佳化醫療資源合理布局,新建三級綜合醫院2處、二級綜合醫院7處、專科醫院6處、中醫院2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9處、婦幼保健機構3處、疾病預防控制機構4處、市級急救中心1處、急救分中心2處、急救點6處。二是健全市、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形成由新建的三甲醫院和市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節點,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室為基礎的衛生服務網路,最佳化衛生資源配置,加大社區醫療投入,實現民眾“小病不出村(社區)、一般病不出鄉、大病不出市”的目標。三是加強疾控預防控制,全面實施國家擴大規劃免疫規劃,11種免費接種疫苗以鄉鎮為單位有效接種率達90%以上,完成對15歲以下的人群B肝疫苗補種任務。四是規範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加強職業健康監護管理。及時組織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上崗前、在崗期間、離崗時進行職業健康檢查,保護勞動者健康。
積極推進其它社會事業發展。做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堅持穩定計畫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數量,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引導人口合理分布,促進人口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積極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切實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健全完善為老服務體系。抓好氣象、防震、防災減災系統工程建設,提高農村氣象災害防禦和農業氣象服務、人工影響天氣、海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水平,增強防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健全國防教育和國防動員體制,加強交通戰備、人民防空和國民經濟動員工作。廣泛開展創建雙擁模範城活動,做好擁軍優撫工作,全面落實優撫安置政策,切實保障優撫對象合法權益。加強檔案資源管理和檔案館庫建設,加快檔案數位化、網路化進程。
第三節 傾力改善民生,構建和諧黃驊
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按照“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擴面提標,加快構建社會保障全覆蓋體系。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含在校大學生)、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率先實現基本保障全覆蓋。認真解決低收入民眾住房、醫療和子女就學困難等問題。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會保障和救助等公益性事業,建立健全統一、協調的社會保障和救助工作管理服務網路,不斷提高社會保障管理水平。
完善公共安全預警和應急體系。建立健全防範突發事件、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和社會風險的預警應對機制,提高危機管理能力。建立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處理機制、疾病防控體系、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和政府監管責任,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許可制度、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制度和安全生產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體制、安全生產承諾制和安全生產預警應急體制,有效遏制重特大生產事故,實現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大食品、藥品、供水、供氣、供電、危爆、消防、交通等領域的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商業欺詐、偷逃騙稅和侵犯智慧財產權等行為。
推進平安黃驊建設。積極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深入開展嚴打整治鬥爭,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處理,爭創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完善黨政領導幹部下訪、接訪、現場辦案等信訪工作機制,發揮聯合接訪中心作用,暢通和規範民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努力化解信訪積案,爭創河北省信訪工作先進市。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高危行業和重點領域安全管理,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為全市加快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創造平安和諧的社會環境。
第四節 提升文明程度,建設“文明黃驊”
培育黃驊人文精神。弘揚傳統文化,發展現代文明,培樹全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培育豪爽質樸、吃苦耐勞、寬容樂善的“綠色大窪文化”,挖掘培育厚德守信、英勇無畏、剛毅自強的“紅色英雄文化”,挖掘培育海納百川、兼容並蓄、創新創優的“藍色海洋文化”,把文化打造成“活的靈魂”,以文化凝聚起建設濱海中心城市的強大精神力量。
提升城鄉文明程度。堅持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社會風尚,全面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打造文明之城。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數位電視城區全覆蓋、農村電影放映、村民文化娛樂中心、農村社區書屋、城市數字影院等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文明六進”活動(進校園、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豐富文明創建內容。淨化社會文化環境,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快面向社會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加強住宅小區、社區體育娛樂設施配套建設。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和社區文化、校園文化、廣場文化等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更好地滿足不同群體差異化的公共文化需求。
繁榮文化事業。加強對“兩台一報”等新聞宣傳媒體的扶持和管理力度,發揮唱響主旋律、服務大發展的作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完成市文體廣電中心建設。創造一批思想深刻、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充分反映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新成果。新建、擴建、完善市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等公共文化設施。發展文化產業、建設動漫大廈、圖書商城,挖掘培育賈氏青萍劍、渤海漁村剪紙、黃驊人工製鹽技藝、黃驊漁鼓等地方文化,發展古貢棗園、古貝殼堤等旅遊文化和節慶會展文化,培樹信譽樓商業文化,形成黃驊文化體系。加強文化市場監管,打擊非法文化現象。
第十章 健全保障機制 促進規劃順利實施
完善規劃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做好協調銜接,健全重大項目實施的保障機制,建立規劃實施和評估考核機制,使規划走向制度化、法制化和規範化,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確保“十二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
第一節 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目標考核
實現“十二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於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各級責任,強化監督管理。全體政府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強化責任意識,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依法行政,不斷提高行政能力,全力組織規劃綱要的實施。特別是在各項具體工作中,市政府各部門、各鄉鎮要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強化本單位年度計畫與規劃綱要的銜接,提出具體、明確的年度或分期實施計畫,嚴格落實目標責任制,加強目標考核和監督管理,認真貫徹落實規劃綱要提出的發展目標和任務。
第二節 建立健全投資機制,保障項目實施
堅持用開放和市場的辦法,大力培育和引進多元投資主體,切實保障規劃提出的重大基礎設施、工業、農業、服務業、環保、節能減排、城市建設、社會事業等重大項目的實施。財政年度計畫和長期資金的安排必須圍繞規劃提出的重大任務,保證規劃提出的重大政府投資項目的資金需求;對一般競爭性項目,制定鼓勵政策,引導社會投資,努力爭取國家、省在項目和資金方面的支持。加大項目前期工作經費的投入,做深做透規劃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對“十二五”規劃主要項目進行分類指導,分級負責,分步實施。建立健全項目目標責任制和規劃項目動態跟蹤管理工作機制,形成“開工一批、在建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項目建設格局。
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民眾,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為實現 “十二五”規劃目標,加速我市沿海開發開放率先崛起,加快現代化濱海中心城市的建設步伐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