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蟲形態 小型蟲體,體長0.210-0.588mm,體寬0.060-0.168mm。頭器兩對,眼點缺如。後吸器具中央大鉤2對,邊緣小鉤7對。邊緣小鉤3對為常型,全長為0.025-0.050mm,4對為雛型,全長為0.009-0.016mm。背中央大鉤大於腹中央大鉤。背中央大鉤內外突不明顯,鉤的基部有一急折,形成90°,全長0.029-0.062mm,鉤尖長0.007-0.014mm。附片牛角形,大小0.005-0.011×0.033-0.056mm。聯結片菱形,中間有一菱形孔洞,大小為0.006-0.019×0.047-0.067mm;腹中央大鉤全長0.022-0.035mm,內外突分化不明顯,鉤尖長0.008-0.018mm,聯結片成對,每片粗如棒狀,其中一片大小0.009-0.018×0.047-0.057mm。交接器由幾丁質的交接管和支持器組成。交接管粗,長0.036-0.047mm,基部膨大0.004-0.005mm,管徑0.002mm。支持器幾乎與交接管等長,由一鐮狀和一叉狀結構並排構成。陰道泡形,隱約可見,直徑0.010-0.018mm。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顙四錨蟲
- 界:動物界
- 門:扁形動物門
- 綱:單殖吸蟲綱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基本信息,文獻,生物學描述,
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 小型蟲體,體長0.210-0.588mm,體寬0.060-0.168mm。頭器兩對,眼點缺如捆府束。後吸器具中央大鉤2對,邊緣小鉤7對。邊緣小鉤3對為常型,全長為0.025-0.050mm,4對為雛型,全長為0.009-0.016mm。背中央大鉤大於腹中央大鉤。背中央大鉤內外突不明顯,鉤的基部有一急折,形成90°,全長0.029-0.062mm,鉤尖長0.007-0.014mm。
附片牛角形,大小0.005-0.011×0.033-0.056mm。聯結片菱形,中間有一菱形孔洞,大小為0.006-0.019×0.047-0.067mm;腹中央大鉤全長0.022-0.035mm,內外突分化不明顯,鉤尖長匙姜戒辨您射0.008-0.018mm,聯結片成對,每片粗如棒狀,其中一片大小0.009-0.018×0.047-0.057mm。
交接器由幾丁質的交接管和支持器組成。交接管粗,長0.036-0.047mm,基部膨大0.004-0.005mm,管徑0.002mm。支持器幾乎與交接管等長,由一鐮狀和一叉狀結構並排構成。陰道泡形,隱約可見,直徑0.010-0.018mm。
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分類系統: | 多鉤亞綱 - Dactylogyridae:指環蟲目 - Dactylogyrinea:指環蟲亞目 - Ancyrocephalidae:錨首蟲科 - Ancylodiscoidinae:錨盤蟲亞科 -Bychowskyella:四錨蟲屬 |
學名: | Bychowskyella pseudobagriAchmerow,1952 |
中文名: | 黃顙四錨蟲 |
中文拼音: | HuángSǎngSìMáoChóng |
分類等級: | 種 |
概述: | 恥巴達疊 |
原始屬名 | |
模式標本產地 | |
模式標本保存地 | |
國家保護級別 | 不祥 |
CITES公約級別 | 未定 |
IUCN紅色名錄等級 | 未予評估(NE) |
紅皮書等級 | 未定 |
中國特束尋訂有 | 是 |
異名信息 | Bychowskyella pseudobagri,Achmerow,1952 |
文獻
- 湖北水生所(Hu-bei Shui Sheng Suo)(Ling,1973). 1973. 湖北省魚病病原區系圖志. : 112-157.
- Gussev. 1955. unknown. Trudy Zool.Inst.AN SSSR, 19.
- Gussev. 1985. unknown. Zool.In.st.AN SSSR, .
- 吳寶華等(Wu Bao-hua et al). 1991. 浙江動鑽朵物志?吸蟲類. : 1-200.
- Yarnaguti S. 1963. Systema Helminthurn.vol.IV.. Monogenea and Aspidocotylea.New York-London, : 1-699.
- 吳寶華 郎所 王偉俊等. 2000. 中國動物志 扁形動物門 單殖吸蟲綱 . :科學出版社. : 1-756.
- Achmerow. 1952. unknown. Parasit.Sbom.Zool.Inst.AN SSSR, 14.
生物學描述
宿主 黃顙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寄生部位 鰓瓣。
感染率與感染強度 在山東南四湖檢查6尾黃顙,5尾感染,在杭州塘棲觀察9尾黃顙,6尾感染,感染強度分別為1-200和15-20。
寄生部位 鰓瓣。
感染率與感染強度 在山東南四湖檢查6尾黃顙,5尾感染,在杭州塘棲觀察9尾黃顙,6尾感染,感染強度分別為1-200和15-20。
生物學描述
宿主 黃顙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寄生部位 鰓瓣。
感染率與感染強度 在山東南四湖檢查6尾黃顙,5尾感染,在杭州塘棲觀察9尾黃顙,6尾感染,感染強度分別為1-200和15-20。
寄生部位 鰓瓣。
感染率與感染強度 在山東南四湖檢查6尾黃顙,5尾感染,在杭州塘棲觀察9尾黃顙,6尾感染,感染強度分別為1-200和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