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顙四錨蟲
- 拉丁學名:Bychowskyella pseudobagri Achmerow,1952
- 界:動物界
- 門:扁形動物門
- 綱:單殖吸蟲綱
- 亞綱:多鉤亞綱
- 目:指環蟲目
- 亞目:指環蟲亞目
- 科:錨首蟲科
- 亞科:錨盤蟲亞科
- 屬:四錨蟲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成蟲形態 小型蟲體,體長0.210-0.588mm,體寬0.060-0.168mm。頭器兩對,眼點缺如。後吸器具中央大鉤2對,邊緣小鉤7對。邊緣小鉤3對為常型,全長為0.025-0.050mm,4對為雛型,全長為0.009-0.016mm。背中央大鉤大於腹中央大鉤。背中央大鉤內外突不明顯,鉤的基部有一急折,形成90°,全長0.029-0.062mm,鉤尖長0.007-0.014mm。
附片牛角形,大小0.005-0.011×0.033-0.056mm。聯結片菱形,中間有一菱形孔洞,大小為0.006-0.019×0.047-0.067mm;腹中央大鉤全長0.022-0.035mm,內外突分化不明顯,鉤尖長0.008-0.018mm,聯結片成對,每片粗如棒狀,其中一片大小0.009-0.018×0.047-0.057mm。
交接器由幾丁質的交接管和支持器組成。交接管粗,長0.036-0.047mm,基部膨大0.004-0.005mm,管徑0.002mm。支持器幾乎與交接管等長,由一鐮狀和一叉狀結構並排構成。陰道泡形,隱約可見,直徑0.010-0.018mm。
生活習性
宿主 黃顙Pseud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 寄生部位 鰓瓣。 感染率與感染強度 在山東南四湖檢查6尾黃顙,5尾感染,在杭州塘棲觀察9尾黃顙,6尾感染,感染強度分別為1-200和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