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民歌

黃陵民歌

黃陵民歌是普遍流傳於陝西黃陵城鄉及周邊地區的傳統民歌音樂表現形式,它的產生、發展、演化同詩歌、舞蹈是相互關聯、相依相生的。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昔黃帝令伶倫定音律”,就充分說明在黃帝時代就有了較為原始的音樂觀念,當時著名的《鹹池》、《雲門》、《木岡 鼓之曲十章》就是我國原始的音樂作品。黃陵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聰明、智慧、勤勞、樸實的黃陵人民在繼承古典音樂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充實著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這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態的黃陵民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陵民歌
  • 概述 :黃陵民歌是普遍流傳於
  • 基本簡介:黃陵民歌它獨具特色的演
  • 歷史淵源:黃陵民歌是普遍流傳於黃陵城
基本簡介,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主要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現實價值,使用器具,傳承譜系,

基本簡介

黃陵民歌它獨具特色的演唱方式,豐富多彩的演唱技巧,深厚濃郁的地域特色,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在陝西民歌中是少有的,是彌足珍貴的,發掘、搶救和保護黃陵民歌,不僅對豐富和完善黃陵民俗文化、陝西民俗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將產生一定的深遠作用。
從個體人格而言,黃陵民歌能激發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個體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文化背景,構成了個體創造性的民族文化根源和科學規範的文化基礎。從總體上來看,發掘、搶救、保護黃陵民歌,對於繼承傳統文化精神,展示傳統文化魅力,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整體素質和民族凝聚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歷史淵源

黃陵民歌是普遍流傳於黃陵城鄉及周邊地區的音樂表現形式,它的產生、發展、演化同詩歌、舞蹈是相互關聯、相依相生的。據《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昔黃帝令伶倫定音律”,就充分說明在黃帝時代就有了較為原始的音樂理念,當時著名的《鹹池》、《雲門》、《木岡 鼓之曲十章》就是我國原始的音樂作品。黃陵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聰明、智慧、勤勞、樸實的黃陵人民在繼承古典音樂的基礎上,不斷豐富和充實著屬於自己的音樂風格,這就是原汁原味、原生態的黃陵民歌,她同黃陵老秧歌及其它黃陵民間文化一樣,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從不同側面現實地反映了黃陵歷史的發展和演化。
黃陵民歌產生於原始社會中期,發展於漢代,成熟於元明時期,興盛於明清到民國,1948年至“文革”初期,為新生轉折期。“文革”期間為消落期,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為黃陵民歌的復和發展期。九十年代為振興期,尤其是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民間文化保護工作的進一步開展、挖掘、蒐集、整理黃陵民歌,振興黃陵民間民俗文化已成為一項歷史任務。

基本特徵

黃陵民歌自形成以來,歷經發展、演化,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黃陵民歌是黃陵老秧歌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相互烘托、相互補充,所以黃陵民歌具有依存性特徵。
2、黃陵民歌是黃陵人民在生產生活中,自己創作和演唱的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所以具有廣泛的民眾性特徵。
3、黃陵民歌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尤其歌詞有一定的藝術性和思想性,起到了寓教於樂,啟迪民智,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的社會作用,所以具有社會性特徵。
4、黃陵民歌是黃陵人民真情實感的體現和流露,通過大家一起共同演唱交流,從而得到身心上的娛樂,所以具有自樂自娛性特徵。
5、黃陵民歌旋律美妙、婉轉悠揚、悅耳動聽,具有優美性特徵。
6、黃陵民歌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曲調格式,具有程式化特徵。
7、黃陵民歌演唱自由隨意、大方得體,突出了即興發揮,即興表演,而且歌詞都來源於生活中常用的地方語言,通俗易懂,所以具有民眾化特徵。
8、黃陵民歌歌詞淺顯易懂,簡短精練,感情充沛,大部分為四句一段,每句字數相同,有仄韻如對聯,有仄韻如詩句,不配曲調也朗朗上口,所以具有文理性特徵。
9、黃陵民歌是黃陵土壤滋生的傳統鄉土藝術,她在演出場合,演唱風格,歌曲旋律韻味等方面自成一格,所以具有獨特性特徵。
10、黃陵民歌自產生以來,博採眾長,自成系統,在發展豐富完善的過程中不斷擴散,從而影響了周邊甚至其它地區的民歌演唱方式,所以具有擴散性特徵。
11、黃陵民歌曲調簡約、質樸,不華麗、不張揚,顯示出特有的簡樸性特徵。
12、黃陵民歌歷經錘鍊,儘管是在當代社會,受到其它民歌以及現代歌曲的衝擊,受到了冷落,但是她所具備的頑強生命力和深厚的民眾基礎,依然普遍傳唱於城鎮鄉里。依然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黃陵民歌具有傳承性特徵。

主要價值

黃陵民歌在整個黃陵民俗文化中作為音樂藝術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古老文化的遺存,也是黃陵悠久文化的見證,是黃陵民俗文化的瑰寶之一,是黃陵經濟社會、民俗民風的一個縮影,也是?>陝西中北部地區的優秀民間音樂文化。發掘、搶救、保護黃陵民歌,其價值主要有如下幾點:

歷史價值

黃陵民歌中有的歌詞可反映古代某時期的歷史背景,故有考古價值,黃陵民歌同樣也是我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顆燦爛明珠,可視之為活文物、活化石。

藝術價值

在中國音樂史上,常見的有陝北民歌山東民歌、甘肅民等,而黃陵民歌卻沒有人知道,名不見經傳。 作為陝西地方民歌一個縮影的黃陵民歌的發掘、搶救和保護,將會推動和豐富陝西地方民間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它獨具特色的演唱方式、豐富多彩的歌詞內容、靈活多變的演唱技巧、深厚濃郁的地域特色以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在中華民歌中是罕見的,是彌足珍貴的,發掘、搶救和保護黃陵民歌,不僅對豐富和完善黃陵民俗文化、陝西民俗文化乃至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將產生一定的深遠作用。

現實價值

(1)從個體人格而言,黃陵民歌能激發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個體創造性的發揮提供了廣闊的文化背景,構成了個體創造性的民族文化根源和科學規範的文化基礎。
(2)從總體上來看,發掘、搶救、保護黃陵民歌,對於繼承傳統文化精神,展示傳統文化魅力,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提高人民民眾的整體素質和民族凝聚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
(3)黃陵民歌一旦開發利用,形成產業優勢,可產生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使用器具

黃陵民歌是黃陵民眾在春節、元宵節期間表演老秧歌時最常用基本的表演形式,與黃陵老秧歌融為一體,古時表演只需鑼鼓伴奏,這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載歌載舞。現代表演中有以下幾種民樂:
1、吹奏樂類:大小笙,各種調的笛子,大、中、小三種嗩吶;
2、打擊樂類:大、中、不各種鼓,鐃鈸,大鑼,京鑼,馬鑼,鉸子,花鼓,碰鈴,大魚、梆子;
3、弦樂類:板胡,二胡,低胡,大提琴;
4、彈撥樂類:大、小揚琴,大、中、小三弦,大、中、小阮,琵琶。

傳承譜系

黃陵民歌由於他在黃陵具有一定的民眾基礎,而且流傳比較廣泛。在當今上了年紀的人中,都能唱出幾首來,但也不乏有演唱功底和技巧比較突出的人,其主要分布在太賢村、隆坊街、唐呼村、北村、南村、奎張村、百子橋、東村、丁村、梨園、馬家塬、田莊街、縣城等地區,具體人員如下:
姓 名
性別
年齡
居住住址
學藝時間
趙啟才

78
東村
青年時期
張小紅

36
奎張村
青年時期
張百玲

38
奎張村
青年時期
楊武俊

70
北村
青年時期
楊俊生

63
南村
青年時期
王九黨

66
白村
青年時期
雷振山

55
白村
青年時期
雷繼民

44
白村
青年時期
張斌旺

66
隆坊街
青年時期
劉芳芹

60
西寨子
青年時期
李愛珍

60
西寨子
青年時期
張燕妮

20
強村
青年時期
牛換琴

40
強村
青年時期
張海俠

45
強村
青年時期
謝智仁

63
閻村
青年時期
劉學義

63
閻村
青年時期
劉松昌

63
唐呼村
青年時期
劉發奎

54
唐呼村
青年時期
劉風森

58
唐呼村
青年時期
劉松奎

63
唐呼村
青年時期
張中孝

71
丁村
青年時期
鄭金元

42
丁村
青年時期
王風玲

35
丁村
青年時期
段惠先

56
縣城區街道辦
青年時期
李根鈴

52
縣城區街道辦
青年時期
梁金泉

53
縣城區街道辦
青年時期
吳鎖拄

53
縣城區街道辦
青年時期
楊振全

56
縣城區街道辦
青年時期
房金秀

48
城區街道辦
青年時期
宋保成

75
龍首村
青年時期
張 召

72
龍首村
青年時期
寇鵬民

55
寇家窪
青年時期
寇老先生

78
寇家窪
青年時期
張福忠

70
馬家塬村
青年時期
張福仁

74
馬家塬村
青年時期
白敏玲

35
馬家塬村
青年時期
祝立軍

65
馬家塬村
青年時期
梁金泉

64
北孟塬村
青年時期
吳百順

65
縣城區
青年時期
吳丹陽

16
縣城區
青年時期
張亞男

56
縣城區
青年時期
張柏陵

60
縣城區
青年時期
張燕燕

51
縣城區
青年時期
王春麗

45
縣城區
青年時期
註:參考資料是2008年發布的信息,故以上年齡應該是2008年的年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