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陵木雕

黃陵木雕

黃陵木雕,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地方傳統美術,陝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黃陵木雕起源於黃陵民間,興盛於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主要特點是造型特異、神態逼真、線條優美、表面光滑,色澤艷麗,是經過圓雕、深雕、透雕、浮雕的工藝流程,精細雕刻而成。

2011年6月3日,黃陵木雕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入選陝西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Ⅶ-2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陵木雕
  • 批准時間:2011年6月3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
  • 申報單位:黃陵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辦公室
  • 遺產編號:Ⅶ-26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黃陵木雕又稱木刻。其歷史悠久,做工精細,是傳統民間美術形態之一,起源於黃陵民間,興盛於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黃陵木雕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手工技藝,最早的產生始終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是分不開的,自古以來,黃陵作為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遍布黃陵的仰韶文化遺址所發現的陶器上,已有了以繩紋為主的雕飾,說明了很早以前生活在黃陵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們已經有了較為原始的審美觀念。生生不息的先民們結繩記事、刻木為符,不斷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創造著自己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木雕作為東方民族的古老文化藝術,它的發展歷史基本上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不斷成熟,不斷完善。而黃陵的木雕與中國木雕歷史基本同步進行。

文化特徵

  1. 黃陵木雕是普遍流行於黃陵城鄉的民間手工技藝,在世代延續和流傳過程中不斷受傳統文化影響,使其不斷注入傳統文化元素,這一傳統文化美術形式已深深的根植於大眾百姓之中,成為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具有民俗化特徵。
  2. 黃陵木雕通過鏤空、浮雕、透雕、套雕等工藝進行創作,有機的將傳統美術與現代美術相結合,畫面豐富,各色人物花卉魚蟲突出立體感,給人以真實生動的感受,既具有傳統美術的質感,又富有現代美術的美感,所以具有寫實性特徵。
  3. 黃陵木雕是建築學和繪畫技術發展發展到一定時期,各種手工技藝互相促進所產生的建築和文學、繪畫相結合的產物,其中融合了多門類的技藝,是一門綜合性美術表現形式,所以具有綜合性特徵。
  4. 黃陵木雕以民間神話傳說故事、人物為題材,惟妙惟肖地刻畫出生動的故事情節,將傳說人物形象、神態栩栩如生的作品畫面取材主要是奉行中國傳統忠孝觀念,而且每一幅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激發人深省而又富有教育感化意義的故事,所以具有教育性特徵。
  5. 黃陵木雕主要以山、水、人物、動物、花卉等吉祥富貴圖案為主,其中充滿了深刻的寓意,是黃陵人民嚮往美好生活的現實表現手法,所以具有寓意性特徵。
  6. 黃陵木雕所雕作品造型特異、神態逼真、線條優美、表面光滑,色澤艷麗,而且構圖嚴謹,做工精細,製作考究,所以具有精細化特徵。
  7. 黃陵木雕的雕刻主要是利用木材的自然光澤、紋理製作而成,莊重典雅,古色古香,具有古樸性特徵。
  8. 黃陵木雕構圖滿而不散,人物細緻,花鳥逼真,裝飾、服飾都栩栩如生,所以具有觀賞性特徵。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1. 文化價值:黃陵木雕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文化形式,發掘,整理,研究黃陵木雕藝術,對於弘揚中華傳統民俗文化和民族傳統美德,洞悉黃陵木雕所散發出的文化內涵,都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
  2. 藝術價值:黃陵木雕是民間美術中的一隻亮麗的奇葩,其工藝精巧,做工流程複雜,工序繁多,而且構圖設計巧奪天工,且虛實對比,明暗關係,與西方的油畫有異曲同工之妙,挖掘、整理、研究、保護黃陵木雕,對於豐富傳統美術史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傳承狀況

黃陵木雕是植根於黃陵民間文化沃土之中的傳統藝術形式,雖然有著較強的民眾基礎,但仍然存在不少難以解決的問題:
  1.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手工製作已愈來愈被人們淡忘,民間手工藝製作展示的平台已日益減少,這種現狀難以改變。
  2. 從事黃陵木雕創作的民間藝人有些逐漸退出創作隊伍,有些已經謝世,後輩人受現代文化的影響,大多不願從事木雕製作技藝,致使這一製作技藝難以得到傳承發展。
  3.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審美需求明顯轉變,對傳統手工藝製作愈來愈淡漠,黃陵木雕發展舉步維艱,現實困難難以改變。

傳承人物

焦振卿,黃陵縣店頭鎮南河寨村人,已故。自幼天資聰穎,勤學好問,受木匠表兄劉存行影響,酷愛木器雕刻技藝,練就了堪稱一絕的木雕手藝,擅長在日用木器家具和建築物上,雕刻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等,特別精工於在棺槨上雕刻《二十四孝圖》,其手法有沙地留青、皮雕、浮雕、鏤雕、透雕、套雕、多層雕、木面木刻、木口木刻等。作品深受海內外認可,先後有德國、英國、法國友人專程前來拜訪學習,《美術》雜誌1982年第8期專門刊登了他的《二十四孝》作品。老人能刻會畫,熟悉各種木材的產地和屬性,一輩子專注於木雕技藝,在黃陵及周邊省區、縣區享有很高的聲譽,拜師學徒者甚多,徒弟遍布河南、陝西、甘肅等地。
劉雙全,黃陵縣橋山街道石山村人,1951年出生,酷愛木雕藝術,在多年的從藝生涯中不斷總結學習木雕工藝,擅長人物、花卉、山水的雕刻,尤其對傳統“二十四孝”頗有研究,曾多次參與黃帝陵古建門樓亭子修建,整理出了《黃陵木雕畫冊》。2013年12月被認定為黃陵木雕延安市級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 2005年初,相關部門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文化建設的實施意見》,黃陵木雕的保護是民俗文化保護的內容之一。
  2. 2006年1月,黃陵縣政府召開文化工作會議,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並對工作突出的先進個人予以表彰獎勵。
  3. 2008年,相關部門編輯出版了《黃陵文典》,黃陵木雕及其傳承人榮列其中。
  4. 2011年,黃陵縣委、縣政府撥付經費5000元,用於黃陵民間文化普查工作。

社會影響

  • 相關展覽
2020年9月,2020陝西省非遺進景區暨“黃河記憶”非遺展示展演活動在壺口瀑布景區成功舉辦。黃陵木雕參與此次展出。活動現場,神態逼真、莊重典雅的黃陵木雕引人駐足觀看。
黃陵木雕
黃陵木雕
2022年6月15日,“人民的非遺 人民共享”非遺宣傳展示活動舉行,黃陵木雕項目進行現場手工技藝互動展示。活動以“線上”+“線下”的形式,實現傳統與未來的對話,讓非遺走出“曲高和寡”的窘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