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竿黃色,竿稍疏離,高8-15米,直徑5-9厘米,尾梢下彎,下部挺直或略呈“之”字形曲折;節間正常,但具寬窄不等的綠色縱條紋,長20-30厘米,幼時稍被白蠟粉,並貼生以淡棕色刺毛,老則無粉無毛,竿壁稍厚;節處稍隆起,竿基數節具短氣根,並於籜環之上下方各環生一圈灰白色絹毛;分枝常自竿下部節開始,每節數枝至多枝簇生,主枝較粗長。
籜鞘在新鮮時為綠色而具寬窄不等的黃色縱條紋,早落,背面密生脫落性暗棕色刺毛,乾時縱肋稍隆起,先端在與籜片連線處呈拱形,但在與籜耳連線處作弧形下凹;籜耳甚發達,彼此近等大而近同形,長圓形或腎形,斜升,寬8-10毫米,邊緣具彎曲細繸毛;籜舌高3-4毫米,邊緣細齒裂,並被極短的白色細纖毛;籜片直立或外展,易脫落,寬三角形至三角形,背面疏生暗棕色小刺毛,腹面在脈間密生暗棕色小刺毛,尤以其基部更密,先端的邊緣內卷形成堅硬的銳尖頭,基部稍作圓形收窄,且其寬度約為籜鞘先端寬的一半,邊緣在近基部處具彎曲細繸毛。
葉鞘初時疏生棕色糙硬毛,後變無毛;
葉耳常不發達,若存時,多為寬鐮刀形,邊緣無毛或僅具少數繸毛;
葉舌高1毫米或更低,截形,全緣;葉片窄被針形,一般長10-30厘米,寬13-25毫米,兩表面均無毛,先端漸尖具粗糙鑽狀尖頭,基部近圓形而兩側稍不對稱,小橫脈在葉下表面略微可見。假小穗以數枚簇生於花枝各節;小穗稍扁,狹披針形至線狀
披針形,長2-3.5厘米,寬4-5毫米,含小花5-10朵,基部托以數片具芽苞片;
小穗軸節間長1.5-3毫米;穎1或2片,背面僅於近頂端被短毛,先端具硬尖頭;
外稃長8-10毫米,背面近頂端被短毛,先端具硬尖頭;
內稃略短於其外稃,具2脊,脊上被短纖毛;鱗被3,長2-2.5毫米,邊緣被長纖毛;花葯長6毫米,頂端具一小簇短毛;
花柱細長,長3-7毫米,柱頭短,3枚。
生長環境
耐寒性稍弱,喜光而略耐半陰,在疏鬆濕潤的沙壤土或沖積土上生長快。
分布範圍
原產印度。中國廣西、海南、雲南、廣東和
台灣等省區的南部地區庭園中有栽培。
繁殖方法
建立苗圃地:首先為苗圃地做好消毒工作,可用生石灰或
高錳酸鉀溶液對翻土後的苗地進行消毒,消毒1-2天后進行整地,苗床高10-15厘米,上層鋪2厘米厚的河沙,畦寬1米左右較適宜,畦溝寬20-30厘米。苗圃地在使用前5-7天每平方米用40%
福馬林(甲醛)50毫升加水6-12千克稀釋噴灑消毒。為防止地下蟲咬傷竹穗的竹眼而影響扦插成活率,可採用50%
辛硫磷2克每平方米拌適量細土,撒於苗床面進行殺蟲。
竹條的扦插:黃金間碧竹可採用
竹兜育苗的方法。每年的10-11月份開始扦插,採用當年生半木質化的竹條。取回後除去有病蟲害的竹條。最好在上午的時候進行採集,把採集的竹條放在陰涼處進行修剪,留4個竹節,竹條上部切口要斜切平滑,下端竹兜要除去竹擇,不傷竹眼。用配製好的營養土包在竹兜上(在營養土中加入生根粉以促進竹兜髮根),坭團視竹兜的大小而定。採用斜插,直接插在經過消毒的
苗圃地上,扦插深度,以留2節竹眼露出土面為宜。扦插的株距5-10厘米,
行距15-20厘米為佳。插後壓實並澆足水,使插條與土壤密接。
插後管理:插後搭遮蔭棚。用竹片在苗床側彎曲成弓型,做成高80厘米的拱型架,四邊壓實,插前兩周內棚內相對濕度保持在90%左右,地溫控制在20-25℃左右,溫度過高時要適當通風,注意觀察,作好保溫、保濕、除病工作。待竹眼長出竹葉後,將遮光網兩頭揭去,使棚內通風,使幼苗逐漸適應外面環境,以後逐步揭去遮光網,增強光照。這時最好施一次濃度0.1-0.2的速效
氮肥,促進根系發達及竹苗生長,
翌年3-4月份即可移植造林。
栽培技術
造林地選擇:黃金間碧竹造林方法與大麻竹相似,立地條件本著“適地適樹”的原則。由於黃金間碧竹不耐霜凍,最好選擇陽光充足,土地疏鬆,腐殖質厚,濕潤,保水良好的陽坡。
造林地清理: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前改善林地環境的重要工序。造林前林地應做好煉山墾地,清除雜物。黃金間碧竹適合帶狀造林,在帶狀上整地挖穴,間距長4米,寬3米,穴規格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主要價值
黃金間碧竹,其桿及主枝呈黃色,其節間於分枝一側之溝槽中常呈鮮綠色,有時其旁側亦有同樣綠色條紋2-3條,故名黃金間碧竹。
其稈金黃色,兼以綠色條紋相間,色彩鮮明奪目,具有較高的觀賞性,為著名的觀稈竹種。宜於庭園孤叢植配置觀賞。竹稈可作燈柱、筆筒等用;嫩葉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