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葉鳳尾蘚

黃葉鳳尾蘚

黃葉鳳尾蘚(學名:Fissidens zippelianus)植物體具典型兩列扁平形排列的葉片,色澤翠綠,莖橫切面為橢圓形,多具分化中軸。葉卵披針形式闊刀形,具背翅及前翅,抱莖;中肋多貫頂,稀無中肋;葉細胞形小,多邊形,平滑或具疣或乳頭,葉邊細胞不分化,或為線形。蒴柄細弱。孢蒴卵形或長橢圓形。植物體細小,叢集。莖單一或分枝,連葉高5. 5-12mm,寬2-2. 5mm,孢蒴通常直立,對稱;蒴壺短圓柱狀.長0. 5-0. 6mm、蒴壁細胞短長方形至長方狀六邊形,分布中國,廣布於古熱帶地區。生境於林中土上或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葉鳳尾蘚
  • 拉丁學名:Fissidens zippelianus
  • :植物界
  • 鳳尾蘚科
  • 鳳尾蘚屬
  • 分布區域:產地 四川、浙江、台灣 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具體產地,

形態特徵

植物體細小,叢集。莖單一或分枝,連葉高5. 5-12mm,寬2-2. 5mm,乾時葉尖捲曲;腋生透明結節極明顯;莖中軸不分化。葉10-24對,通常排列較緊密,但有時排列頗為鬆散;中部至上部葉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1. 5-1. 8mm,寬0. 3-0. 4mm,先端闊急尖;背翅基部圓至楔形;鞘部為葉全長的1/2一3/5;葉邊具細鋸齒至細圓齒;中肋及頂至終止於葉尖下數個細胞;前翅和背翅細胞圓狀四方形至圓狀六邊形,長7-11μm,具乳頭狀突起,不透明;鞘部細胞與前翅和背翅細胞相似,但基部細胞乳頭狀突起較少,細胞較大而壁較厚。雌雄異株。雌器苞頂生;雌苞葉比莖葉狹而長。頸卵器長約280μm。蒴柄長3. 4-4. 3mm,平滑。孢蒴通常直立,對稱;蒴壺短圓柱狀.長0. 5-0. 6mm、蒴壁細胞短長方形至長方狀六邊形,薄壁;蒴齒長0. 2-0. 3mm,基部寬23pm。蒴蓋具長喙,長0. 5-0. 6mm。蒴帽鐘狀,長約0. 7mm。
黃葉鳳尾蘚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土上或石上。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廣布於古熱帶地區。

具體產地

產地 四川:Handel-Mazzetti 129 (H)。浙江:普陀山,李登科5650;西天目山,李登科3803;嵊泗縣,李登科3945 (SHM,SYS)。台灣:台南縣、林善雄116 (H);台北縣,Koponen 1666416666 (H);南投縣Koponen 1737817389 (H);花蓮縣Kopo-nen18314 (H);屏東,Chuang 909910 (UBC)。福建:廈門市,林邦娟2893 (IBSC,SYS);武夷山,海拔720m,李登科、高彩華12612 (SHM,SYS);鼓浪嶼,李登科10929(SHM,SYS );永春,海拔200m,李登科10466 (SHM,SYS )。湖南:長沙市,1974年苔蘚採集隊138197 (SYS,IFSBH );宜章縣,1974年李植華706 (SYS,IFSBH );瀏陽,1974年李植華621 (SYS,IFSBH )。雲南:Handel-Mazzett;6196、6293 (H);西雙版納,黎興江3525 (HUMH);河口,臧穆4006(HUM,H);邱北縣,海拔800m李登科27012724 (SHMSYS);盈江縣,海拔5 400m羅健馨、汪楣芝812990(h)(PE,SYS)。廣東:羅浮山、李植華74一001、74一017(SYS);南崑山,海拔560m,李植華81一084 (SYS);懷集縣,李植華76一09、76一183 (SYS);封開縣,海拔42m, 孫力、張軍麗42.48 (SYS);始興縣,林邦娟、楊燕儀4573、4633 (IBSC、SYS );廣州市,孫力、張軍麗25 (SYS);鼎湖山,海拔250m,林邦娟、李植華120香港:C. Wright s. n.(F. incrassatus的合模式標本,FH)。海南:五指山,海拔700m,李植華20292407 (SYS);吊羅山,海拔450-700m,1977年苔蘚採集隊2815、3203 (SYS, PE);霸王嶺,1974年苔蘚採集隊3140、3184(SYS,IFSBH),尖峰嶺,海拔950m,李植華85一144、145(SY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