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在淮安市
盱眙縣有一個聞名遐邇的村莊,新四軍軍部、華中局曾駐紮在這裡達兩年八個月之久的
黃花塘村。從1943年1月初到1945年9月底,在全國抗日戰爭由相持階段轉入反攻的關鍵階段,新四軍軍部移駐
黃花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少奇、
陳毅、張雲逸、
羅炳輝等曾在這裡指揮華中戰場所屬七個師、一個獨立旅和一個浙東遊擊隊,與日偽展開浴血奮戰,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立下豐功偉績。為紀念新四軍軍部在
黃花塘的光輝業績,1983年後在原黃
花塘村莊上興建
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室,總投資700萬元。徵集到當年新四軍遺留實物若干、圖片資料二百多幅。
這裡至今還保留有二師師長
羅炳輝、華中局代書記、新四軍代政委饒漱石、華中局組織部長曾山、副軍長張雲逸先後住過的舊居和新四軍參謀長
賴傳珠居住過的兩幢草房,保留有當年軍部主要生活水源地、旱時為軍部指戰員操練場所的
黃花塘、饒漱石曾山和軍部衛生院用房所在地的蘆柴塘、
陳毅住房所在地和夏季游泳場所的
新塘遺址。1982年,
新四軍軍部舊址被江蘇省政府公布為省級“
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又被公布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為紀念新四軍軍部暨中共中央華中局進駐
黃花塘60周年,2002年在省委、省政府批准支持下,在軍部舊址左前方約100米外,由縣政府租用土地150畝,新建了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陳列歷史圖片資料1000餘幅,展示革命
文物200餘件。還建有館前廣場,留有其他景點建設用地,與軍部舊址、新四軍領導人住房遺址,共同形成了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地。2003年4月對外開放,即使受到“
非典”影響,還接待遊客2萬多人次。2004年初雖然遇到景區與205國道連線線橋樑斷絕,全年仍接待遊客6萬人次(4月1日起對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主要景點
紀念館廣場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占地6000平方米,主體紀念館1000平方米。步入廣場,造型酷似“槍刺”的“紀念碑”映入眼帘。在銀灰色調的紀念碑下連線紀念館大廳的影壁牆上鑲嵌著由原國防部長張愛萍將軍題寫的“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十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館牌旁為巨幅藍字的“N4A”新四軍標誌牌。除外,還有軍部禮堂舊址和
陳毅、饒漱石、曾山舊居等建築。主體紀念館為現代建築,其餘為當年民居式樣的院落和茅草房。整個建築群融入在一片秀美的園林中。
紀念館大廳
迎面一塊長方形巨幅紅色“屏風”上題刻著由江澤民題寫的“鐵的新四軍”五個大字。屏風后安放著兩組紫銅雕塑,一組為
陳毅、饒漱石、張雲逸、
賴傳珠、曾山在
黃花塘的草房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指揮戰役的情景雕塑;另一組是表現新四軍戰士們在硝煙瀰漫的戰場上抗擊敵寇、浴血奮戰的造型雕塑。展示新四軍領導集體與戰鬥群體在
黃花塘時期的一個縮影,表現新四軍在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的解放戰爭中不屈不撓、英勇奮戰的光輝形象。看到新四軍軍歌,耳邊響起鏗鏘有力,氣壯山河的音樂旋律。
軍部展館
共有四個展館,四個展館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獻、珍貴的革命
文物和許多鮮為人知的新四軍時期的各個側面新聞圖片、資料再現了新四軍軍部在
黃花塘時期,運籌於草舍之間,決勝於大江南北的豐功偉績。
第一展館主要介紹新四軍誕生的背景、前期的發展以及重建軍部的過程。
第二展館展出的是軍部為什麼遷到
黃花塘。主要介紹當時的歷史背景、戰爭形式和戰略轉移的經過。
第三展館展出的是新四軍在進行激烈的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反磨擦鬥爭中,一面武裝保衛抗日民主根據地,一面加強根據地的民主政權建設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工作。
第四展館展出的是新四軍軍部進駐
黃花塘期間,開展了整風、大生產、整訓三大運動,並從各方面加強根據地建設,在軍事上,各部取得了反掃蕩、反清鄉和對日偽局部反攻的勝利,這些都為大反攻,徹底打敗日寇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