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臉油葫蘆

黃臉油葫蘆

俗名別名 油葫蘆、北京油葫蘆、天津黑蟲、麥田褐蟋蟀

英 文 名 Ohmschi & Matsumura

拉丁學名 Teleogryllus emma、

身長18-26mm,體型較大,通體褐色或黑褐色,油光鋥亮。頭大,圓球形。複眼上方具淡黃色眉狀紋,從頭部背面看,二條眉狀紋呈“人”字形。顏面黃色,觸角窩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具左右對稱的淡色斑紋,側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澤,側面黃色;足褐色或土黃色。兩尾須長,超過後足股節,色較體色淺。可能其鳴聲像油從葫蘆內傾注而出所發的聲音,故得油葫蘆這一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臉油葫蘆
  • 拉丁學名:Gryllusmitratus Burmeister
  • 別稱:油葫蘆,北京油葫蘆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直翅目
  • 分布區域:貴州、雲南、西藏、海南等
  • 身長:18-26mm
分布,生活習性,飼養方法,特色品種,

分布

黃臉油葫蘆在我國分布極廣,幾乎各省都有,分布較多的省份有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東、山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西藏、海南。

生活習性

黃臉油葫蘆喜歡棲息在田野、山坡的溝壑、岩石縫隙中和雜草叢的根部。它以各種植物的根、莖、葉為食,對大豆、花生、山芋、馬鈴薯、栗、棉、麥等農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它白天隱藏在石塊下或草叢中, 夜間出來覓食和交配,雄蟲築穴與雌蟲同居。當兩隻雄蟲相遇時,與鬥蟋蟀一樣,會相互咬斗,有互相殘殺的習性。
黃臉油葫蘆在我國大部分地區1年發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在翌年春末天氣轉暖時化為若蟲,夏末時化為成蟲,夏末秋初為其旺發期,此時荒野之中,到處都可聽到其鳴聲,此起彼落,連續不斷。

飼養方法

黃臉油葫蘆的飼養首先須解決飼養器。飼養器因各地的傳統習慣不同而不同,江蘇及山東、浙江的一部分地區喜用養蟋蟀的陶質蟀缸,而江西和我國中南部及南部地區,傳統的習慣是用蟋蟀籠。近些年來,市場上還出現了透明塑膠質長方形的蟲籠。這幾種飼養器都可以用。
在飼養時,有人認為可以將兩隻雄蟲放在一起共養,只要食物充足就不會相殘。筆者認為最好不要採用這種方法,還是分開飼養為好。兩隻雄蟲一起飼養,筆者認為必然會進行咬斗,而且戰勝的那隻雄蟲一般都不肯就此罷休,會在籠中追逐不歇,最後戰敗的一隻可能會被咬死。
黃臉油葫蘆的飼料以植物飼料為主,可餵給絲瓜、南瓜、包菜葉、青菜葉、蘋果、米飯粒等。入冬時,可餵點豬肉末或牛肉末,以增加其體內脂肪,加強其抗寒能力。飼料要經常變換品種,不要老餵一種。
進入冬季前,就應注意採取保暖措施,將其放入葫蘆內(留通氣孔)飼養,外面可裹層棉花。它在葫蘆內仍能鳴叫,當感到溫熱時會發出“熱叫”,若溫度降低時,它又會發出“冷叫”。不論冷叫、熱叫,每次聽到叫聲就應加給食物。這樣,每逢出現溫差時,由於條件反射的作用,它就會鳴叫。
當氣溫降至10度以下時,可將它放在泡沫塑膠小盒內(留通氣孔),再放在家中焐飯鍋內,底下放個50度左右的熱水袋,上面再墊2~3層布,裝蟲的泡沫塑膠盒就放在布上取暖,早晚各換1次熱水袋內的溫水。也可將裝有蟲的小塑膠盒揣在貼身的衣袋內保溫,若處理得好,能使它多生存半年。

特色品種

油葫蘆的品種較多,常見的品種有體色偏黑的“黑葫蘆”,體色偏棕的“紅油葫蘆”。有一種稱“琵琶翅”的,翅長,末端鈍圓,可蓋過尾須的1/3,其鳴聲洪亮。有一種翅翼很薄而透明的,稱“玻璃翅”或“薄翅”,鳴叫的聲音較低而發飄。一種稱為“長翼”的,翅長但端部不寬,聲音一般是中音。對以上這幾種油葫蘆,鳴蟲愛好者編了個順口溜:飛翅貴,玻璃脆,琵琶脆、長翼亮。這是內行對它們的評價。
頭部額高著稱為“壽星頭”;頭圓者寬者稱為“蒜頭”;頭渾圓者稱為“珠頭”。三者中以“壽星頭”為貴。 油葫蘆的鳴聲,其音節大致有兩類:有一類的鳴聲如“居---、優、優、優”,象是油從葫蘆中傾注出來的聲音,是名副其實的油葫蘆,此為佳品;另一類鳴聲如“吉、吉、吉”,則屬較次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