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紅眼鸚鵡
- 拉丁學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
- 別名:虎皮,嬌鳳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科:鸚鵡科
- 種:虎皮鸚鵡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科:鸚鵡亞科
- 分布區域:原產大洋洲,廣泛分布於澳大利亞內陸地區
- 二名法:Budgerigar
形態特徵,餵養方式,分辨方式,生活習性,保護情況,
形態特徵
黃紅眼鸚鵡原產於澳大利亞東部,後來經過人工培育,已經成為世界性的籠養鳥。我國是在19世紀40年代傳入的,全國都有飼養。
黃紅眼鸚鵡頭羽和背羽一般呈黃色且有黑色條紋,翅膀花紋較多,毛色和條紋猶如虎皮一般,所以又稱為虎皮鸚鵡。黃紅眼鸚鵡屬於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其羽毛顏色光艷,性情活潑且叫聲清脆、天真可愛、易於馴養,在我國是大眾鳥友最喜歡的鳥種之一。頭部呈圓,喙部有鉤曲,喙上方有蠟膜(多數虎皮鸚鵡的性別可通過蠟膜顏色來分辨)。黃紅眼鸚鵡腿部比較短,四趾,其中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後,易於其攀樹、攀物。
虎皮鸚鵡虎皮鸚鵡平均壽命是7年。體長16~18厘米,體重35克。前額、臉部黃色。頰部有紫藍色斑點。上體密布黃色和黑色相間的細條紋。腰部、下體綠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點。尾羽綠藍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腳灰藍色。雄鳥鼻包為淡藍色,雌鳥為肉色。
成年鳥頭頂較圓平,嘴殼較強大,上嘴殼基部為蠟膜覆蓋,上嘴殼彎曲如鉤狀;體羽色彩艷麗多變,常見色是黃色,足趾為對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後,適宜在枝頭攀緣。更適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長,中央尾羽延長如箭。成鳥雌雄區別在於蠟膜的色彩,雄性蠟膜呈青藍色,雌鳥蠟膜為肉褐色。成鳥蠟膜及嘴殼基部較為枯燥,無光澤。足趾淺肉色。
餵養方式
黃紅眼鸚鵡管理粗放,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上嘴具鉤,強壯有力,喜歡啃咬木質,故不能用竹籠,要用金屬籠飼養。
2.作為休閒觀賞鳥可用小型電鍍的金屬籠飼養,籠內設定有棲槓、吊環,供鸚鵡玩耍。作為繁殖鳥應採用較大的方型金屬籠,籠的大小為長40厘米、寬35厘米、高35厘米,籠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托糞板),便於清理糞便。
3.黃紅眼鸚鵡的巢箱為橫窩,巢箱大小為長25厘米、寬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個長方形小木箱,中間有隔板,分為內外兩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圓洞,直徑6厘米,外室與內室中隔板上開一個同樣圓洞,直徑4厘米,為鳥出入之門戶。
4.每天應更換清潔飲水,每周清理1次糞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強光下直曬鸚鵡。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於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
分辨方式
(一)黃紅眼幼鳥公母分辨方法 :
公鳥:蠟膜基本成粉紅色。適用於一個月出窩後的幼鳥(因為小鳥早期鼻膜充血不好判斷)
母鳥:鼻孔周圍呈現白色,偶爾也有粉紅不過非常淺。
(二)虎皮亞成年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一般蠟膜顏色是藍色,隱派公鳥和雙基因顯派公是粉紅色的,終生桃紅,帶點紫色。
母鳥:鼻孔周圍為白色 外邊是非常淡的藍色或者蠟膜為白色
(三)虎皮成鳥公母分辨方法:
公鳥:根據不同品種 一般蠟膜顏色是藍色,隱派公鳥和雙基因顯派公式粉紅色的,終生桃紅,帶點紫色。
母鳥: 有的蠟膜是白色 (可能是發情期退潮期,一些母鳥則是未到發情期)有的蠟膜皺皺巴巴 呈現茶褐色(那表示母鳥處於發情期)。
生活習性
黃紅眼鸚鵡廣闊分布在澳洲的內陸地區,但東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區及約克角半島、塔斯馬尼亞島的數量稀少,曾引進(包括逃脫的籠養鳥)到許多國家,但絕大部分無法成功順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國、日本、美國、波多黎各、、巴西、瑞士、哥倫比亞、社會群島、紐西蘭、阿曼等國家,可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族群在1950年時引進後卻成功地生存與繁衍後代。
黃紅眼鸚鵡喜集群,常結成20隻數百隻不等的一群外出覓食,有時甚至聚集2萬或更多數量成群活動。黃紅眼鸚鵡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態環境生存,如灌木叢、森林、草原、農場田園等。黃紅眼鸚鵡有類似於遷徙的行為,在澳大利亞,每年冬天(6月到9月)占據北方,到夏天(9月到1月)又聚集到南方。野生黃紅眼鸚鵡一般以各種植物的種子、漿果及植物的嫩芽、嫩葉為食,到秋季飛到田間啄食穀物。
黃紅眼鸚鵡主要棲息於開闊的草原地區、乾燥的馬利植被區、穆拉加灌木叢和開闊的茂密林區、充滿桉樹和金合歡屬植物的平原地區、農耕區;平時大多不會離開河岸或是水源太遠。它們是群聚性的鳥種,平時大多聚集20隻甚至數百隻,曾經有聚集過25000隻的記錄;如果受到驚擾,則整群會飛起,在空中轉圈且常忽然不定向的飛動,然後降落在安全距離附近的樹上;它們是相當合群的鳥種,平時每隻鳥在群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並無階級之分,偶爾會發生爭吵;在破曉時分會先前往水源處飲水,然後才前往覓食,到了正午炎熱的時候會尋找濃密樹蔭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較涼爽時再繼續覓食,到了黃昏整群就會開始回巢休息過夜;白天喜歡在地面覓食,由於身體的羽色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因此相當難以被察覺;它們生性十分友善並不怕人,可以近距離接近觀察;它們大多前往牛羊飲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處活動,通常整群會一起快速的飲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它們平常覓食並沒有固定的路線,而是以遊牧的方式四處搜尋;在比較寒冷的季節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區,炎熱的季節則會前往南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