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竹村(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中心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8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竹村,位於坪地街道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山塘尾村、石灰圍村:始建於清順治年間,余姓先祖余井凡攜家人從惠陽遷移至此定居而形成。因建村之處有很多小小的黃色野竹而取名黃竹村,曾用名黃竹瀝。該村地處平原地帶,附近有海拔120米的求水嶺山;丁山河、龍崗河分別從村的西、南方流過。現村於1982一2000年在原地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竹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中心社區
  • 地理位置:坪地街道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61年7月,屬坪地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地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坪地公社;1983年7月,屬坪地區:1986年10月,屬坪地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坪地鎮;2004年,屬坪地街道中心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餘、李2姓。第一大姓為余姓,宋末從福建上杭遷移至廣東潮州青溪,後輾轉遷至坪山;清順治年間從坪山遷移至該地。第二大姓為李姓,清朝從龍崗遷移至該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405人,其中男性193人,女性212人;80歲以上13人,最年長者101歲(男);實際在村人口35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585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15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400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美國、越南、新加坡。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以農業生產為主,主要種植水稻,兼種荔枝、花生。1991年,村里利用集體土地出租收入建起了第一棟廠房。2015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為220萬元。現集體經濟以工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餅、艾粄、糖環、花生糕、茶果、年糕等。環城南路、黃竹南路、教育南路為該村主要進出通道。20世紀70年代初期通電,80年代中期通自來水,80年代末期通電話,2000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0年前後通網際網路。該村存有《余氏族譜》,於清末纂修。2015年參與制定《中心社區村規民約》。
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36座。代表性民居有花樓,建於民國時期,占地面積200平方米,據說是越南籍華僑所建。花樓是一排高5米、內有閣樓的瓦房,一側建有高6層的碉樓,牆上有長方形射擊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作為村裡的糧倉、學校、辦公場所、避難場所使用;由於年久失修,比較破敗,現無人居住。
該村現存余氏宗祠三諫堂,始建於清代,於清道先三十年(1850年)及1985年兩次重修,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三進兩天井,左右有廊房,夯土牆,木樑架,灰瓦頂;內有匾額“三諫堂”“翰林院”,有楹聯“四賢望重家聲遠;三諫名高世澤長”,均書於清代;現仍作宗祠使用。該村有門樓思德門,始建於清代,重修於1985年;夯土牆,木樑架,灰瓦頂,船形屋脊,面闊約10米,高6米;門上有匾額“思德門”,匾額之上浮雕龍鳳呈祥,上書“福星拱照”,均書於清代;門樓整體恢宏大氣。
每年農曆霜降節氣的前10天,全體余姓村民聚集在一起,帶燒豬、燒雞、水果、點心等祭品,先到祠堂祭拜祖先,再到墓園祭拜,祭拜後聚餐。每年除夕夜,男女老少都要洗“大吉水”,洗浴的水中加入桔子皮、柚子樹葉、樟樹葉、“旺草”等,謂之“大吉水”。洗完後,穿新衣,發紅包,寓意大吉大利。村民的竹編技藝形成於20世紀60年代。因原來河邊很多竹子,村民把竹子砍下來,編成籮竹蓆、竹帽、竹墊等用品,帶到龍崗集市出售,村里男女都會此技藝。80年代中後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從事竹編的人越來越少,現只有少數人偶爾編來自用。
代表性人物:余基(1929-2007)、1944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抗日戰爭後,隨部隊北撇到山東,參加淮海戰役等多個戰役,後任團級幹部。餘明照,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戰士;1946年隨東江縱隊北撤,作戰英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惠陽縣縣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