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石登瀛高蹺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福建省莆田市
- 保護單位:莆田市荔城區黃石鎮澄瀛村民委員會
- 項目編號:Ⅲ-12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表演特徵,演出編排,道具特色,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黃石鎮登瀛是莆田高蹺的發源地,黃石登瀛高蹺可溯源至唐明皇的宮廷教坊歌舞,已有千餘年歷史。宋元時期的大量人口遷入以及文化藝術的交流和融合,促成了登瀛高蹺的成熟。黃石登瀛高蹺興於明清,盛行於清末民初。登瀛高蹺經歷代傳承人沿革,轉化融合了莆仙戲曲舞蹈表演形式,逐漸形成一套稀有的舞蹈表演形式。
登瀛高蹺表演隊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1934年間,登瀛村的高蹺前輩曾秘密發動民眾,開展抗租、抗捐、抗稅革命活動,並利用高蹺翻牆進入國民黨黃石糧櫃、林墩糧倉,開倉分糧給當地貧苦農民。
到了20世紀60年代中期,受文革的影響,高蹺表演作為“四舊”被廢除。粉碎“四人幫”後,高蹺這一民間藝術重新恢復,但只局限於自娛自樂。
到了2004年,有著近30年高蹺表演生涯的黃國輝接手負責高蹺隊。為了讓高蹺隊走出登瀛,黃國輝開始著力培養年輕的高蹺隊伍。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黃石登瀛高蹺表演形式主要分為前台和後台兩個部份。前台為彩車鑼鼓隊,由鼓手1人、銅鈸6人、銅鑼2人,凸鑼2人,共12人組成。鼓樂節奏以莆田最原始的“操鑼鼓”曲牌擊奏,節奏循環更替。演出人員根據節目內容的需要而定,一般為二三十人之間,身著演出服裝,按所定的節目程式隨打擊樂的節奏進行表演。早期高蹺表演多與寺宮社廟的廟會、祭祀有關,而現代多為喜慶節日、項目開工,文藝賽事等活動進行表演。
表演特徵
黃石登瀛高蹺舞技表演難度根據每個人的年齡體質以及掌握技巧的熟練情況而定,從步法上有單足跳、大跨步跳、金雞獨立等,從身法上有前俯、後仰、左歪、右斜各45度以上的姿式,還有騎肩人,器械武打的單練、對打等許多高難度動作,還有模似動物、水族和莆仙戲傳統科介中的誇張造型。黃石登瀛高蹺的表演內容多彩多姿,根據不同時期的需求和不同項目的要求定表演節目,節目表演內容多以小戲劇、小品體現。
演出編排
黃石登瀛高蹺的演出編排有男女之分。男子一般出演《龍王嫁女》《西遊記》等節目,動作較為誇張。女子的節目相對會比較多一些,主要表演《葵花舞》《芒春舞》《媽祖出巡》《媽祖回娘家》《觀音送子》等經典節目。
道具特色
踩高蹺所使用的高蹺,造型簡單,但選材要講究,必須採用堅硬而有韌性的木質;高蹺的綁腿繩,一般用布製成,既能綁緊又不勒腿腳。高蹺(俗稱柴戈)的道具是由兩根上方下圓的木棍,中間加一橫踏板而製成,其高度各不相同,一般從0.6米至2.8米不等。演員腳踏橫板,高蹺上部緊貼小腿外則,用紅色布帶把高蹺和小腿及腳板綁緊即可以表演。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黃石登瀛高蹺在促進媽祖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還有蘊含著光榮的革命歷史。
傳承人物
余榮烈,漢族,莆田市荔城區人,1947年7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黃石登瀛高蹺”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余榮烈生於高蹺藝術世家,受家族環境薰陶,年少時就酷愛高蹺藝術。
曾育蘭,漢族,莆田市荔城區人,1944年1月生,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黃石登瀛高蹺”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曾育蘭出生於黃石登瀛高蹺藝術世家,受家族環境影響,少時就喜愛高蹺藝術。他23歲開始以叔、父等長輩為師,專心學習黃石登瀛高蹺表演技藝。
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1949年,解放軍南下進駐登瀛村紫陽祠和北辰宮時,高蹺隊經常與解放軍一起舉辦文藝聯歡活動,演出高蹺《秧歌舞》《旱船舞》《鷺蚌相爭漁翁得利》《夫妻識字》《三人五眼》《亞發理髮店》《公背婆喜迎解放》,還有《弄八仙》《糖人古秀》《跑馬觀花》《趕公豬》等許多喜鬧、幽默、滑稽、逗笑的節目。
1950年土改時,登瀛村的高蹺隊配合形勢宣傳,演出有《鬥地主,分田地》《打倒土豪惡霸》《大生產》《勞動光榮》等。
1991年,黃石鎮紀念建黨70周年時演出《黨代表洪常青》。
1994年,參加莆田縣首屆藝術節。
2001年,參加南少林武術節的《少林十三武僧救唐王》等的高蹺表演。
2006年,“媽祖文化旅遊節”期間由莆田市人大組織南下廣東海豐市進行媽祖文化交流活動。具有特色和高超舞技的登瀛高蹺踩街行程20公里以上,沿途觀者如雲。
2014年,黃石登瀛高蹺隊一行5人,應澳門政府邀請,參加福建省在澳門舉辦的文化節,為期一個星期的高蹺表演,隊員共走過三場高蹺,主要表演《孫悟空打妖怪》《海龍王嫁女》《駝背娶老婆》等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