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畿村

黃畿村於1953年由新嶺、新光、丙嶺、毛屋壩等合作大社合併成的自然村,原屬興寧縣寧中區管轄。劃分公社時由刁坊公社管轄,1961年劃歸福興公社管轄至今,全村現有戶籍在黃畿村的總人口3875人,總戶1016戶,40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500多畝,山地600多畝,魚塘53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畿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人口:3875人
  • 耕地面積:1500多畝
民俗經濟,歷史沿革,

民俗經濟

解放前黃畿村主要靠養魚、打魚、水草生產、草蓆加工、種水稻;羅家通書出版、銷售、看日課、地理、羅盤製造等生產謀生維持日常生活。過去有一句民謠“有女莫嫁黃畿塘,床下洗腳景照常,遇到芒種夏至水,看等禾黃都矛嘗”。這是解放前黃畿人民的悲慘生活寫照。
黃畿村

歷史沿革

黃畿具有革命鬥爭傳統,1934年間當時地下交通組織中共創辦育文學校就是其中一個發動民眾學文化、同敵人作鬥爭、掩護革命志士、提供情報,使它起到重要作用,大革命時期周恩來總理率領黃埔軍校東征軍在黃畿村寧江南濟橋頭駐紮軍隊指揮攻打縣城的陳炯明部隊,使城內敵人聞風喪膽、東征軍很快攻入城內取得勝利,成立興寧縣蘇維埃人民政府。解放後興寧軍管會主任,後任縣委書記是黃畿村的羅亞輝同志(他是創辦育文學校負責人,中共地下交通站長)。黃畿村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織廣大農民打土豪、鬥地主、分田地、組織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走集體化道路。1956年至1960年在村黨支部第一任書記毛偉香同志組織帶領下發動民眾開闢西溝引排水,開闢大片水稻田。1973年至1977年在第四任村黨支部書記曾福英同志組織領導下大搞農田方格化,排灌分家做到高水高排、底水底排,並在赤嶺嶺頂建造一座電灌站。底壠東、西兩岸各建造一座大型電排站,這些水利工程建設得到興寧縣委、政府、福興公社的大力支持幫助。建起8間約120平方米的土磚瓦房為村委辦公地方還建一座碾米加工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