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甲麻羊

黃甲麻羊

黃甲麻羊,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黃甲麻羊主要生長在成都牧馬山一帶,飲食挑剔,以吃草為主。這樣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使其肉質鮮美,符合人們對於環保和健康的追求。麻羊生長期一般為9個月左右,生長期短,肉質鮮嫩,無膻味,且生長過程受外界污染少,環保健康。

2015年12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黃甲麻羊”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甲麻羊
  • 產地名稱: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
  • 品質特點:肉質細嫩,肉味鮮香,膻味低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5年第162號
  • 批准時間:2015年12月29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雙流黃甲麻羊又叫成都麻羊,該品因為皮毛呈黃褐色,其間又鑲嵌著勻稱的黑色斑點,所以人們習慣地稱之為“麻羊”。黃甲麻羊生長快、早熟、繁殖力高、適應力強、耐濕熱、耐粗放飼養、遺傳性能穩定等特性。其羊板皮面積大、鈣含量高、低脂肪和低膽固醇,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必須胺基酸,是綠色、休閒健康食品。
黃甲麻羊標本黃甲麻羊標本

產地環境

黃甲鎮地處牧馬山北面,距成都市區15千米,距雙流城區7千米,地處成都牧馬山腹地,是成都麻羊基地,素有“麻羊之鄉”的美譽。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地處成都平原東南邊緣,位於龍泉山脈中段西側。地貌有低山、丘陵、平原、台地。最高點為三星鎮雲崖村,海拔988.1米,最低點為黃龍溪鎮皇墳村四組(原陳新村大河灘),海拔423米,縣境地形最大相對高差565.1米。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由於東亞大陸冬夏季風交替明顯和受青藏高原東麓特殊地形的影響,以及四川盆地北面秦嶺山脈的屏障作用,使縣境形成全年皆溫和,無酷暑嚴寒,常年降水豐富,光熱水集中,春夏日照足,秋冬雲霧多,四季分明,無霜期長的氣候特點。適宜的地理氣候條件,豐富的林地植物資源,對黃甲麻羊產業發展極為有利。

歷史淵源

雙流黃甲鎮的養羊產業歷史悠久,起源於黃帝,發展於蠶叢,繁榮於當代。
古蜀國為發展養羊業,住岷山一帶的氐羌人蠶叢沿岷江順流而下,從疊溪遷徙到成都平原,在距離雙流城南18里建瞿上城,始稱王,麻羊就是氐羌蠶叢部落飼餵的優秀品種之一。
改革開放以後,黃甲麻羊產量大增名氣更響,當地甚至傳唱起了“家有三兔,當個幹部;家有三羊,當個銀行”的民謠。
1999年12月18日,首屆雙流黃甲麻羊節成功舉辦,五天時間實現羊肉餐飲收入350萬元。以後形成了每年冬至前舉辦麻羊節的慣例。在節慶的帶動下,黃甲百姓意識到養殖麻羊是增收致富的好渠道,於是紛紛走上了專業化養殖麻羊的致富道路。
黃甲麻羊多次受到了中央、省、市、縣媒體和台灣東森電視台的採訪報導。2005年、2006年、2008年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致富經》等欄目均進行專題報導。
黃甲麻羊黃甲麻羊

生產情況

2014年,黃甲鎮街道麻羊養殖戶275戶,存欄12800隻,出欄18000隻,年銷售麻羊60000隻以上,產值4000餘萬元,純收入1000萬元。僅麻羊養殖及加工就為農戶創純收入1600萬元,養羊戶年平均純收入34900元,為街道人平收入增加800元以上。街道內有餐飲業30餘家、酒店10餘家,年銷售收入達7000多萬元,促進民眾就業1000餘人。
2015年,黃甲街道麻羊養殖戶272戶,存欄11800隻,出欄17200隻,產值2500萬元,養羊戶年人均純收入30000餘元。
2016年,黃甲街道麻羊養殖戶210戶,存欄10800隻,出欄15200隻,產值1360萬元,養羊戶年人均純收入26000餘元,較上年有所下降。街道內有餐飲業30餘家、酒店10餘家,年銷售麻羊70000隻以上,產值14000餘萬元,純收入3500萬元,為街道人均收入增加1600元,解決民眾就業900餘人。
2017年,黃甲街道麻羊養殖戶126戶,存欄8200隻,出欄12000隻,產值2400萬元,養羊戶年人均純收入26500餘元。街道內有餐飲業30餘家、酒店10餘家,年銷售麻羊70000隻以上,產值14500餘萬元,純收入3100萬元,為街道人均收入增加1500元,解決民眾就業1000餘人。
黃甲麻羊肉黃甲麻羊肉

產品榮譽

“黃甲麻羊”先後獲得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四川省無公害畜產品產地認證證書。
2008年11月,黃甲麻羊獲得有機轉換產品認證。
2011年、2012年,黃甲麻羊節獲得“四川十大民間美食節”、“中國十大美食節慶”稱號。
2015年12月2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黃甲麻羊”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黃甲麻羊產地範圍為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黃甲街道、協和街道、公興街道、勝利鎮、永安鎮、黃龍溪鎮。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以成都麻羊為父本、黃甲本地羊為母本,在成都市雙流區域內牧馬山地區自繁自養的麻羊。
二、放牧環境
在保護範圍內的牧馬山丘陵區,選擇坡度在20度以上,環境幽靜,林草豐富,植被以枸樹葉、艾蒿、蒲公英、野芹菜、夏枯草、車前草等為主的草場或山林為放牧地。
三、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與分類管理:實行種公羊、種母羊、羔羊、育肥羊分階段分欄飼養管理,全群半舍飼,半放牧方式結合;晴天下午13:30至18:30放牧,18:30至次日9:00舍飼,9:00至13:30運動場活動;羔羊15至20日齡誘食,60日齡完全斷奶,歸牧後羊群可適當補充添加精飼料。
2.飲水:飲用當地山泉水與深井水。
3.溯源管理:由協會統一定製併到戶掛耳標,存檔備案。
4.出欄要求:飼養時間,羔羊60至70日齡,育肥羊:240至280日齡、公羊體重:27.5至40千克,母羊:25至35千克;出欄時須動物衛生監督所申報檢疫。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屠宰加工
1.羊源標準:來自產地範圍內,符合前述一至三項要求的健康羊只。
2.褪毛或剝皮:褪毛採用浸燙水溫63℃至67℃,浸燙時間3分鐘,手工褪毛,手工剝皮。
3.冷卻保鮮:胴體在0℃至4℃環境下排酸24至48小時,在0℃至4℃環境下冷鏈貯存或運輸。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活體羊:活體全身被毛短,有光澤,呈赤銅色或麻褐色,並有十字架和畫眉眼特徵,腹部被毛顏色較淺,呈淺褐色或淡黃色。
羊肉:鮮肉切面呈大理石樣花紋,肉質細嫩,膻味低,肉湯味鮮香微白。
2.理化指標。
活體羊:育肥羊體重:公羊27.5至40千克,母羊:25至35千克。
羊肉:脂肪含量≤20%,膽固醇含量≤60毫克/100克。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黃甲麻羊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黃甲麻羊的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