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草原狒狒頭體長約97-120,尾長40-60厘米,雄性體重約21-25千克,雌性體重約12-14千克,毛呈黃褐色(因棲息地不同略有差異),口鼻部向前突出,雌雄有明顯體差。
草原狒狒具高度的性別二態性。有32顆牙齒。雄性有大型犬齒,而雌性的牙齒要小得多。有三個亞種,體型和
顱骨的大小以及皮毛的質感,與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而顯著變異。體型較大,在靈長類中僅次於猩猩屬,頭部粗長,吻部突出,耳小,眉弓突出,眼深陷,犬齒長而尖,具
頰囊;體型粗壯,四肢等長,短粗,適應於地面活動;臀部有色彩鮮艷的
胼胝;毛粗糙,顏面部和耳上生有短毛,雄性顏面周圍、頸部、肩部有長毛,雌性則較短。草原狒狒的臉頰平正,可以明顯與
豚尾狒狒彎曲的臉區分。眶後縮比較豚尾狒狒不明顯。典型的草原狒狒有中到大的頭骨。具有稍微“突出”鼻子。隨地理分布不同,尾部造型也不一樣。草原狒狒的尾部類似於草原狒狒,在臀部的近端部分以直線延伸,在遠端3/4垂下,仿佛尾部被打斷。通常具有彎曲的表型,但是可變的,某些個體表示出拱形尾部的形態。
臉頰皮膚紫黑色。毛皮整體的顏色是棕黃色,大部分是黃褐色,但有些部位也有黑色調。雄性有鬃毛,但與其他狒狒比較弱。頭頂部有一小撮聳立的毛髮,該物種的毛髮是直的。質地非常柔滑。手腳的顏色與身體的其餘部分相同,但有銀色條紋。臀部的裸露面積比同屬的其他狒狒小得多。
小狒狒出生時毛色為黑色。此毛皮大約6個月時會換成典型的黃褐色或紅色(不同亞種有區別)。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集群
草原狒狒是日行性動物,群居,每群的大小通常為30-60隻,族群由多雄多雌組成,任一雄性都有與任一雌性交配的可能性。這就導致了雄性之間的激烈競爭,雄性經常因交配權發現打鬥。草原狒狒藉由打架來決定彼此的階級,只有高階的雄狒狒才能與發情中的雌狒狒交配。這些社會性的動物,還有一些影響雄性交配成功的其他因素。比如,雄性之間可能顛覆正常的優勢等級而組成聯盟。兩個雄性聯手一起,作為一個聯盟,這些雄性可能會固定得到雌性的交配而獲得成功。這樣的聯盟是相互的,通常老年雄性在非常熟悉的群族中,通過相互之間的權屬溝通而達到目的。
活動
一般白天在地面上活動,善於攀登山岩,還具有爬樹的本領。它們是營社會性生活的動物,喜歡群居,有時結成數百隻的大群,每群都是由若干個家族聯合而成。如果食物來源充足,大群會自動分解,組成一些穩定的小群。每一個家族由群體中身體最強壯,個頭最魁梧,毛色也最漂亮的富有經驗的雄獸擔任首領,特別是雄獸犬齒的大小與尖利程度,是能否擔任首領的重要標準,家族中的其他成員包括若干只地位較低的未成年雄獸以及若干只雌獸和幼仔。首領的地位來之不易,也不是終身制,一旦群體中出現更為精明強健的雄獸,就要對首領的地位發起挑戰,經過搏鬥,勝者才能繼續擔當首領。
等級
在狒狒群體中,社群等級序位十分嚴明,這是自然界弱肉強食的生存競爭所造成的。為了避免群體內不必要的自相殘殺和爭鬥,統一禦敵和保證對後代的順利生長發育,群體中的成員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各具特徵的等級心理。每個個體在群體中的地位由它的能力、魅力、大小、強弱、性別、年齡等因素所決定,社群中的成員平時和睦相處,生活上同甘共苦,但分工也很明確。首領在群體中的地位至高無上,整個社群都要聽從它的指揮。它可以對群體中的成員發號施令,優先取食,隨意占有發情的雌獸,甚至調節和裁決成員之間的糾紛等。只要它低吼一聲,其他成員立即俯首聽命;其他成員從首領身邊經過時,要表現出順從的樣子,違者要受到嚴厲的懲罰;休息和吃飯的時候,首領要坐在中間位置等等。生育不久的雌獸和它的幼仔在群體中也有較高的地位,在行動和取食等方面都有受到特別的照顧和保護。即使在嬉鬧的時候,身邊帶有幼仔的雌獸也不會受到其他成員的攻擊。群體行進時,往往是首領在前面帶隊,雌獸和年青的雄獸跟在後面,帶著幼仔的雌獸夾在中間,最後由其他較為強壯的雄獸殿後。每個群體都占有一塊地域很大的領地,並在領地中往來週遊,每天大多沿著一條固定的路線出去活動、覓食和飲水,晚上回到固定的樹林中棲息。
狒狒性情粗野,常打群架,如果在領地中遇到來犯者,首領往往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其他成員緊隨其後,個個都像是兇猛頑強的士兵,一齊高聲吼叫著,向來犯者投擲石塊,或用銳利的犬齒去撕咬。
食性
雜食性動物,雖然草原狒狒通常被認為是
食果動物,但實際是膳食多面手。它們吃莢、草、莎草、種子、果實、根、葉、芽、樹皮、花、昆蟲和肉。也獵殺兔子和
黑臉綠猴。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雌性有32天的
發情期,但周期長短在個體和群體之間都有變化。差別源自在族群中的地位和種群之間的營養差別,也可能反映潛在的遺傳差異。在排卵期,雌性有明顯的性皮腫脹現象,提醒雄性已處於可交配狀態,增加自己的吸引力。此時雄性會發起交配,交配次數每小時1至6次。當雌性懷孕,胼周皮膚變紅,不再進行交配。提醒她們處於生殖狀態。
妊娠持續約175-181天,雌性每胎產下一個後代,重約854克。新生兒具有黑色或紅色的皮毛,這取決於亞種。新生兒很容易與較大的幼狒區別。幼仔在頭幾個月完全依賴於母乳,直到它開始吃固體食物,斷奶和能夠獨自行走。
幼仔大約在1歲時斷奶。
哺乳期的成年雌性體重下降很多。雌性性成熟期在5-6歲,由初潮信號或在某些情況下,第一次懷孕。雄性青春期差別更大,4-7歲達到性成熟。 70至97%的雄性在達到性成熟之前,就會離開家族群而移到他處。雖然雌性通常可以一生都留在自己出生的族群中,但也觀察到有些雌性會轉移到新組中去。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1. | 草原狒狒指名亞種 | Papio cynocephalus cynocephalus | Linnaeus, 1766 |
2. | 草原狒狒北非亞種 | Papio cynocephalusibeanus | Thomas, 1893 |
3. | 草原狒狒剛果亞種 | Papio cynocephalus kindae | Lönnberg, 1919 |
種群現狀
草原狒狒在當地被人為獵殺,作為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尤其在非洲中部人口密度大的地區,狩獵壓力增大。除此之外,自然棲息地被持續破壞轉換用於農業用地,可以覓食和棲息的領域越來越少,也是導致該物種強制襲擊農作物,人們將其視為害獸而被獵殺。在有因為交通事故在道路上意外身亡和出口做為醫學研究對象,導致這一物種數量下降。總體這個物種保持在其分布範圍內很廣泛和普遍。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2008年靈長類紅色名錄——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