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照安

黃照安

黃照安,男,黎族,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玲鎮什磨村人,海南黎族地區唯一身兼黎族樂器的收藏者、製作者、演奏者和傳承人。

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黃照安得其祖父及父親家傳,熟悉黎族樂器的各種演奏性能。其在演奏水平、樂器普及、黎族音樂的傳承發展等方面,在黎族區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響力。

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照安
  • 國籍:中國
  • 民族:黎族
  • 出生地: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玲鎮什磨村
  • 出生日期:1960年
  • 職業:演奏者
  • 代表作品:《黎族樂器現狀與改革》
簡介,生平經歷,成就榮譽,社會評價,

簡介

黃照安,男,黎族,1960年生,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玲鎮什磨村人。長期在保亭縣工商局工作,任所長、工會主席。他是黎族地區唯一身兼黎族樂器的收藏、製作、演奏和傳承的人。

生平經歷

黃照安兒時喜歡上黎族樂器。他經常深入保亭、五指山陵水等市縣的黎族村寨,蒐集、挖掘各種黎族傳統樂器。每每聽說哪裡有樂手,他就往哪裡跑,不管山高路遠;每到一處,每找一人,他都虛心請教。家裡,桌上擺的,床頭放的,客廳里立著的,全部都是各式各樣的黎族樂器。
黃照安和樂隊在演奏黃照安和樂隊在演奏
多年來,黃照安自費下鄉去採風,收集樂器、民歌;自費組織成立八音演奏隊,自己花錢為農民培訓;自費去外面培訓,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自費買各種材料,製作改良各種黎族樂器。2006年,他成立了一支老年黎族器樂演奏隊,來到檳榔園旅遊區為遊客進行演奏。
黃照安家裡就是一個黎族樂器的博物館,獨木牛角鼓、古老的牛角號、叮咚木、哩咧、灼吧、口弓、嗶噠、口拜,以至於從來沒有見過的樂器,一件件樂器透著古樸與原始,但每一件在黃照安的手裡、口中都能發出美妙的聲音,房間裡的20多種、200餘件樂器每一件都傾注著他的心血,他的愛。
在黎族地區,許多傳統樂器已經難得一見,獨木鼓、叮咚、哩咧、口弓等,曾經與人們朝夕相伴的器樂,已經散落難尋,黃照安卻收集了上百件黎族樂器,並且都能熟練地演奏,有些即使是上了年紀的老樂手,都曾經是他的學生。有些黎族傳統樂器的生存土壤已經消失,留下的只是一種文化符號,黃照安成為這種符號的記錄者與傳播者。
叮咚是黎族最為古老的單人打擊樂器。黎族先人在深山刀耕火種點播山蘭稻,在山蘭園裡建守寮,吊起兩根大木桿,以擊桿聲驅獸保護莊稼。黃照安從小就跟隨父親看守山蘭園,叮咚叮咚清脆的擊木聲音讓他一生難忘,後來叮咚木、郎灼鈴,這些來自生活的用具,經過黃照安改良後,搬上了舞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些樂器也先後在海南大型歌舞劇《達達瑟》、《黃道婆》上亮相伴奏,反響非凡,成為黎族樂器打擊樂中的重要角色。
黃照安為黃婷丹個人演唱會伴奏黃照安為黃婷丹個人演唱會伴奏
為了讓這些樂器搬上舞台,黃照安不斷地研究和改良。為了讓改良的樂器能夠很好地演奏,1999年,黃照安在保亭響水鎮組織了一個26人的演出隊伍,組織村民學習演奏黎族樂器。當時老百姓對一些樂器還是有些陌生,看見昔日守山蘭的叮咚,掛在牛脖子上的牛鈴,扔在田邊的牛角,都成了樂器,大家看著這些東西就開始笑,但這些在黃照安手裡都能發出悅耳的聲音,村民們漸漸接受了,就這樣,黎經過不斷改良,黎族傳統樂器最終全被他搬上了舞台,奏出了真正的交響樂。
黃照安已蒐集、挖掘出黎族傳統樂器50多個品種,其中4個黎族樂器商標已經得到認可,分別是灼吧、鼻簫、椰鳴和牛角彎。除了繼承和改良黎族傳統樂器,黃照安還發明了不少樂器,椰鳴和牛角彎這兩種樂器是黃照安發明的。2012三亞市天涯候鳥春節大聯歡的舞台上,黃照安將獻上三種傳統黎族樂器叮咚、利列、樹葉,為觀眾帶來傳統與現代的視聽盛宴。

成就榮譽

黃照安已經蒐集、挖掘出黎族傳統樂器利列、口弓、倫、灼叭、叮咚、牛角胡、椰胡等吹管、打擊、彈撥、拉琴樂器四、五大類50多種,成為一筆難能可貴的民族文化財富。黃照安在工作之餘還認真撿拾梳理,與人合寫了《黎族樂器集錦》一書,發表了《黎族樂器現狀與改革》、《黎族樂器“哩咧”的起源與演變》等文章。
2017年12月,被推薦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8年5月,確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社會評價

日本大阪大學人類音樂學教授西崗信雄和美國音樂作曲指揮家張鷹,先後遠渡重洋拜訪黃照安,並將他製作的利列、排簫和牛角號等買了回去。海南省歌舞團、海口市藝術團也購用了他自製的黎族樂器。中央電視台、浙江電視台、廣西電視台、海南電視台以及《中國文化報》等媒體,相繼介紹了他搶救黎族傳統文化的酸甜苦辣和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