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潮土

黃潮土

黃潮土是在泛濫沉積物上經旱耕熟化而成的一種土壤,因有夜潮性而得名。在中國,廣泛分布於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河下游平原以及汾渭河谷平原。潮土的形成熟化,除受沉積物性質和人為作用影響外,還深受地下水影響,造成土壤中下部氧化還原的互動作用與碳酸鈣的水成聚積;有的地區還伴隨有鹽漬化和沼澤化。潮土細土層深厚,有利於深耕和作物根系伸展,但有機質、氮素和磷的含量較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潮土
  • 形成:在泛濫沉積物上經旱耕熟化而成
  • 分布黃淮海平原
  • 表土:疏鬆多孔的耕作層
  • 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等
  • 特性:主要為黃土性沉積物
釋義,特性,分布與改良,

釋義

黃潮土是在泛濫沉積物上經旱耕熟化而成的一種土壤,因有夜潮性而得名。在中國,廣泛分布於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遼河下游平原以及汾渭河谷平原。黃潮土的母質來源受黃河海河等河流歷次泛濫沖積、沉積的影響,主要為黃土性沉積物,在緩流窪地處屬於細粒沉積區,土壤中粘粒含量可達40%以上,而在急流崗地上一般沉積粗顆粒,以砂粒為主。但多數地區屬於砂壤、輕壤至中壤質土壤,粘粒含量為10一20%,粗粉粒(0.05一0.01毫米)約含50%,在沉積物中有機質的含量也是不同的,砂土中只有0.1一0.2%,壤土中0.3一0.6%,粘土中0.6一1.0%,雖經長期的耕作培肥,土壤中的有機質一般只有0.7—2%。

特性

黃潮土土層均深厚,各發生層的質地和色澤較均一。表土是疏鬆多孔的耕作層,厚約15厘米以上;下為緊實、少孔的犁底層。再下心土層,地下水作用已見及,沿根孔和結構體表面有銹色斑紋和膠膜出現,有時還見有石灰結核(砂姜)。底土層,色雜,以灰色或蘭灰色為主,有大量銹紋、銹斑,石灰結核有時聚積成磐。耕層有機質含量0.6—2.0%。呈中性至鹼性反應。秋季,大氣濕度較小,土壤溫度日變化較大,當夜晚表土溫度下降時,表土中的水汽發生凝結成液態水,水汽壓減小,下層土壤空氣中的水汽向上層移動,也因冷而凝結。這樣的過程不斷進行,土壤表層濕度顯著增加,出現夜間返潮。主要亞類有分布於暖溫帶各種沖積平原的黃潮土和分布於北亞熱帶沖積平原的灰潮土等。黃潮土部分土壤過砂或過粘;發展灌溉應防止鹽漬化。

分布與改良

黃潮土主要分布在華北大平原,地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熟化度高,水利資源較足,加以開墾較早,民眾有豐富的改土培肥經驗。具有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優越條件。但由於濱地區有洪、澇,旱、鹽的威脅,產量不高。故欲改善黃潮土的現狀必須改造環境條件與培肥土壤同時並舉,方能取得應有的效果。
(1)防治旱、澇、鹽: 春旱夏澇及鹽漬化是黃潮土肥力提高和發展生產的限制因素。根據旱澇鹽交錯出現的實際情況,必須進行全面規劃,綜合治理,旱、澇、鹽一起抓,骨幹配套工程同時搞。近年來,華北平原人民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治水改土運動,已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今後在合理用水,控制地下水位,改良土壤本身性質,提高其抗旱、抗澇與抗鹽的能力,是應當十分注意的。
(2)增加土壤有機質: 黃潮土有機質含量較少,而且本地區“三料”矛盾較大。故應千方百計,開闢肥源,增施有機肥。除充分利用人畜糞尿外,應利用一切荒廢地,休閒地與間作套種栽種綠肥,此為提高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的基本途徑。本地區適種綠肥有苜蓿,紫穗槐、田菁、草木樨、檉麻、毛葉苕子等,今後應大力組織研究,積極示範,逐步推廣。此外,在有條件的地區,在解決燃料的同時還應推行秸稈還田以利提高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3)加深耕層,熟化土壤 :創造深厚的熟化土層是提高土壤肥力的基本環節,是數千年行之有效的方法,民眾形容深耕的好處是:“深耕一寸,頂上一茬糞。”黃潮土質地變化大,在深耕時要注意土壤質地及質地層次排列的問題。沙土不宜深耕,壤土、粘土深耕效果較大。蒙金地深耕不宜破粘土層,耕層應逐步加深,在深耕同時,水,肥條件必須跟上,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本區民眾還有翻砂壓淤,翻淤壓砂的經驗,以改變原來土層過砂或過粘的缺點。
(4)砂土的利用改良 :在砂土地區,必須農、林、果,牧綜合治理,’才能充分利用地力,改良土壤。在砂荒地區,應以營造防護林為主,結合種植綠肥牧草, 以防風固砂改變小氣候,隨之即可種植適應作物,從而達到綜合治理的目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