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廣東省廣州市第二十三中學教師)

黃海(廣東省廣州市第二十三中學教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海,男,現為廣東省廣州市第二十三中學教師。

2018年11月29日,榮獲中國敬業奉獻好人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海
  • 職業:教師
  • 主要成就:2018年11月29日,榮獲中國敬業奉獻好人稱號
人物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事跡

“技術宅”教師25年領銜無線電賽事成科教大咖
二十五年的堅守,二十五年的付出。三尺講台,他用學識和熱情為學生打造一個科技的海洋,將他們送向榮譽的殿堂;教研創新,他用雙肩稱量著責任的砝碼,為校園漫漫科技長路鋪上基石;遠赴援疆,他將科技的種子播撒在祖國的最西部,讓夢想之花早日開放;他是教書育人的物理老師,他是中國無線電測向運動團隊的國家隊教練,他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領軍者,他是新疆喀什地區的一名副校長,他還是一名“科技人”,他叫黃海。
在大多數學生眼裡,黃海是一位物理老師,是天天與各種器材分不開的“技術宅”,是開嘴閉嘴就“無線電”、“航模”的“科學怪咖”。在同行的眼中,黃海是中國無線電測向運動團隊的國家隊教練,是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的領軍人物。5年來,黃海在廣州市二十三中一手組建並培養起來的無線電社團參加由國際無線電聯盟、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和教育部門舉辦的無線電賽事,共獲得獎項1133個,其中世界冠軍8項、亞軍2項,亞錦賽銀牌1塊,國家級獎項374個!近3年,這個團隊年均添譽三百多,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科技“獲獎專業戶”。
2016年,黃海帶著他對科技的執著,隨廣州援建團隊遠赴新疆喀什,並堅定信心要花一年半的時間,填補當地的科技空白,打造一支帶不走的科技教學尖兵隊伍。
紮根科技教育 把工作乾成了“全年無休”
來自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故鄉,黃海生來就與科技結緣。九十年代,黃海考進了廣州師範學院物理系,並被選入電器維修部學習。大學畢業後,黃海進入市第二十三中學任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組織學生參加“無線電”相關課外活動。就這樣,他在市第二十三中開始了他的“科技”之路。2010年,一個鐵打的無線電社團成立,並逐日培育成市第二十三中的品牌特色,“科技”也漸漸成為了黃海的個人名片。
事實上,讓“科技”的小嫩芽長成參天大樹並不易。回想學校無線電社團成立的當初,黃海回憶,由於比賽大多數在公園,但是在公園訓練受限較多,人多、地方少、怕影響公共安全,為了順利完成訓練,黃海就在節假日的時候組織學生前往白雲湖訓練。這種“學生辛苦,老師更辛苦”的開始,並沒有把黃海“嚇到”。心中對科技的熱誠,有時候讓他一沉下心去研究就一整天,黃海把工作乾成了“全年無休”。黃海說:“如果自己都不感興趣,很難要求學生感興趣,我每逢節假日都會拿一些器材回學校,摸索研究一下,先說服自己去接受思路,然後看看哪個思路學生更容易接受。”
黃海憑藉著在二十三中帶隊的出色表現,被聘無線電測向國家級教練,而他,也成為了市二十三中,甚至是廣州科技教育的帶頭人。將科技教育作為特色的學校並不鮮見,但為何該校能培養出一批世界級、國家級冠軍?在全校師生中營造熱愛科學、喜歡動手探究的氛圍是關鍵。“我們為學生設定了一張可供自由選擇的“課程選單”:包括無線電測向、電子製作、智慧型機器人、創意模型、3D列印技術近20項校本課程,學生們都可以利用綜合活動課選修自己感興趣的項目。為此,學校還特地為師生們打造了電子製作專用室、智慧型機器人設計與展示室、科教模型室等功能室。”
黃海介紹,學校不僅給予老師自由發展特長的平台,更從老師隊伍抓起,普及科技教育。跟著教練學,與學生一同訓練,如今該校有超過八成的老師都有參與無線電測向項目中,就連教語文老師也加入無線電測向的學習隊伍,還參加了無線電測向賽亞洲錦標賽。
把理論帶進實踐 將學生當成自己最好的成果
黃海對科技的鑽研精神,也影響了下一代。2010年開始,黃海就開始系統地撰寫無線電科技項目的論文,並不斷申請課題、帶領團隊參加比賽。“廣州研究無線電測向的很多,科技教育做得好的也很多,廣州和江蘇的科技教育競爭也一直很激烈。”黃海對於無線電、對於科技教育始終不敢鬆懈,為了更好地訓練學生、培育項目,他牽頭在二十三中成功申請了無線電名師工作室,這也是國內少有的科技類名師工作室之一。
2013年9月,黃海帶領的學生黃兆源同學參加韓國首爾舉行的第九屆無線電測向亞洲錦標賽獲得銀牌; 2015年8月,包括黃海在內的二十三中師生5人入選中國國家隊,參加2015年國際無線電測向錦標賽,為國家隊奪得8金2銀。
5年來,黃海所帶領的無線電社團獲譽無數,他們參加由國際無線電聯盟、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和教育部門舉辦的無線電賽事,共獲得獎項1133個,其中世界冠軍8項、亞軍2項,亞錦賽銀牌1塊,國家級獎項374個(金牌15塊,銀牌21塊,銅牌16塊,一等獎83個,二等獎96個,三等獎195個),省級獎項329個,市級獎項283個,區級獎項147個。
2013年2月,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科技部給市第二十三中授予“全國科技體育傳統校”。近3年,黃海和他的團隊不斷進步,二十三中也成功承辦了2013年全國無線電測向公開賽、2014年全國無線電測向公開賽、2014年“追逐夢想”全國青少年校園無線電教育競賽、2015年廣東省電子製作錦標賽、2015年廣東省無線電測向公開賽、2016年廣東省電子製作錦標賽等多項高水平的競賽活動,受到央視等媒體的報導和專訪,積極推動了無線電教育活動的開展和普及。2017年,全國青少年無線電測向錦標賽7月30日在甘肅落下帷幕,黃海訓練的廣州隊拿到了團隊獎一等獎。
遠赴新疆援建 把科技教育帶到祖國的最西部
2016年,黃海隨援疆隊伍遠赴喀什地區,在當地的中學任教物理,並擔任教學副校長。喀什地區條件艱苦,天氣寒冷乾燥,工作生活單調、枯燥,但黃海信心滿滿,他覺得青少年科技教育也是自己所在學校和我個人的優勢。於是,出發去新疆前,黃海準備了很多科技教學用的器材。黃海說:“我想著過去馬上就可以開展工作,那邊條件很艱苦,不一定能找器材。”事實證明,黃海的想法是對的,要開展項目沒有經費,申請經費等到位要很久,而且難度很大。
有人以為,黃海去到那邊,人生地不熟,又要教學,又要當副校長,肯定忙著上課、管理,器材帶去也無“用武之地”。但是,黃海很認真地說:“我希望把一些先進的科技教育理念留在那裡。”事實上,出發前,黃海已經進行了摸底調查,深知喀什地區是科技空白地帶。於是,他一去到就立馬開展了老師的科技教育培訓班。
“要在教師中打造一支帶不走的科技教育尖兵隊伍。”黃海認為,培訓當地學生的科技思維固然重要,但要填補當地科技空白,關鍵是要培訓當地的老師。“畢竟我是要走的,老師學會了,才是當地的教學資源,他們會教給學生,會帶動科技研發,我要留下一支帶不走的教師團隊。”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黃海援疆所在的中學,科技教育活動都由當地教育帶動開展。“即使不在,他們也能完成。”黃海如是說。
創新教學無止境 填補彎道超車的科技空白
淳樸的學生,上進的教師團隊,給了黃海很多的鼓舞。“現在越來越覺得科技教育的作用比較大。”他很快大膽地在疏附二中推行“STEM科技進課堂”理念。黃海對於科技教育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將來社會不是擁有知識多少的競爭,而是將零碎知識整合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的競爭。
“比如玩航模,要設計航模,就要會畫圖,要計算,就要學數學,要讓它飛起來,就要學物理學空氣動力學,還要會機械學、力學,更要有動手能力,最後還要去試飛,反反覆覆,很考綜合能力,我認為科技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抓手,可以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和技術的能力。”絞盡腦筋、大膽推行STEM教育理念,黃海是有分析過的:“這個地區有一定的科技空白,如果永遠用傳統做法去學,就會一直跟著別人屁股後面轉,我們必須要站在高起點,還要從彎道超車,所以我才在當地引入了stem教育。”
半年的援疆生活,已經讓黃海對當地的科技教育現狀有了很深刻的體會,也跟當地的學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教學當中,以前是老師講學生做,現在我要求老師帶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要自己想辦法去完成,可以思考,有問題可以提出,但老師不能幫忙想好做好,只能提供幫助。”STEM科技進課堂活動,對教師團隊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黃海希望當地師生通過這個過程,去學習和體驗,有收穫。如今,在喀什疏附二中,每個星期四下午,學校都會開展社團活動。
放飛夢想 在疆區孩子心中埋下科技種子
“學生通過解決問題,體驗了成功,又獲得了知識,反過來又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熟悉的觀點,熟悉的身影,2017年5月7日,黃海出現在了喀什新聞聯播鏡頭中,身份是疏附縣二中副校長。
“不懂就自己去想辦法,這才是教育的目的,會去查資料,自己動手做過,才能學到東西。黃海這樣鼓舞他的學生,科技教育有時代特色,但是也能讓你對未來充滿了興趣和信心。他也不斷地跟學生溝通,了解他們的夢想,關心他們的生活。 “我問學生長大以後想當什麼,有人說醫生,有人說老師,但無論夢想是什麼,我都鼓勵他們要學會思考,學會動腦筋。”
援建期間,黃海不僅推動了當地科技教育的發展,更積極參與到當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扶貧結對活動中,他堅持每個月給村裡的貧困戶送米、送油,並定期上門進行探訪。
無論是援疆支教的學生對科技的喜愛,還是廣州市第二十三中學無線電社團成員獲得的榮譽,都激勵著黃海在科技教育上走得更堅定,他說:我已經在當地申請了課題研究,如果申請成功,我的科技教育項目就可以開展得更加豐富,我希望我走的時候,留下的不僅僅是器材,而是在當地學生心裡種下科技的種子。”
三尺講台,豎起了他高大的形象,兩尺教鞭,揮灑著他們無悔的人生。加減乘除算不出他的奉獻,詩詞歌賦,頌不盡他對科技的熱愛,學生的人生之路上,有他潺潺的教誨,科技教研的探索之路上,有他揮灑的汗水,祖國西部的孩子們的心中,有他播下的帶有科技之夢的種子。

所獲榮譽

2018年11月29日,榮獲中國敬業奉獻好人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