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之一。它的名字來源於它背部、喉部以及頸部兩側所共有的黃色。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泥龜
- 拉丁學名:Malacochersus tornieri (Siebenrock, 1903)
- 別稱:黃泥蛋龜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目:龜鱉目
- 科:龜科
- 種:黃泥龜
- 分布區域:內布拉斯加州北部向南到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的東南部
- 英文名:Yellow Mud Turtle
簡介,外觀形態,生活習性,飼養,繁殖,分布範圍,
簡介
中文名:黃澤龜
學名:Malacochersus tornieri (Siebenrock, 1903)
亞種介紹在愛荷華州,與黃泥龜同種的另一亞種是伊利諾斯泥龜(K.f.spooneri)(譯者註:K.f.下現共有四個亞種)。但一些專家不承認此亞種,並以黃泥龜命名。
外觀形態
體長3 1/2-8 6 3/8"(9-16.2 cm),背甲為橄欖色至深棕色,光滑無棱,通常較為扁平;盾片有黑色的鑲邊。第9和第10緣盾高聳(年輕個體則闕如)。腹甲黃色至棕色,沿接縫處為黑色,雙鉸鏈關節,11枚盾片。顎部和眼部為白色或黃色,常常還長有斑點。雄性腹甲凹陷,尾部粗長,後腿內側點綴著粗糙的鱗片。幼體背甲每一枚盾片的後緣都有一塊黑色的斑點。
生活習性
半水棲性 ( 偏水棲性 ) 。群居;草原中平淺且流動緩慢的河流中,通常不會離開水面,即使曬太陽時也是留在淺水區只露出背甲,白天多埋身泥底休息到黃昏時才開始活動和覓食。
飼養
初次接觸黃澤泥龜的時候感覺它憨態可拘,應該是一種性情溫和的龜類。但在飼養的過程中,對它的看法卻截然相反。在飼養種,它表現出了好鬥的本性。尤其是在交配季節,公龜之間的互相撕打非常嚴重,經常導致傷殘。同時在交配的過程中,公龜也非常的粗暴,經常撕咬母龜,逼其就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經常採用控制公母比例的方法來避免它們之間的打鬥。比較合理的公母比例應是在1:2或1:3。同時為了杜絕過度交配,只在發情期將公母同缸飼養。
種龜飼養缸的尺寸為長100 寬50高50。由於黃澤是一種比較喜歡沐浴陽光的水龜,因此最好給它設計一個能曬背的平台。飼養缸中陸地和水的比例控制在1:2。黃澤相對來說不是很喜歡高溫,它有夏眠的習性,一般水溫在25度比較適宜。所以在南方飼養黃澤的玩家這點一定要注意!
在這一段飼養蛋龜的過程中,發覺蛋龜是一種善於適應周遭環境,改變體色的龜種。按此特性,建議大家使用白色容器來飼養CB個體,會使它的體色更艷麗。
飼養蛋龜要注意的幾點:清,水質要好,會更好的表現出體色,使有放射紋的蛋龜放射紋更清晰。光,蛋龜是非常需要陽光的龜類(陽光也是種體色的誘發劑},有陽光的滋潤,能令它的體色更鮮亮,更好的吸收。白,飼養的容器儘量選擇白色或米黃,完全不透明。因為蛋龜是一種善於適應周遭環境,改變體色的龜種。做到這幾點就能更好的養好蛋龜,使體色更加的美麗。同時還要保持食物的多元化。切勿單一。蝦還是比較好的,也比較推薦的食物之一。
繁殖
在新墨西哥州,它們的產卵期為6月份。一窩卵有1-6枚(通常為4枚),卵呈橢圓型,殼質較硬。幼龜經6-7年達到性成熟。
Christansen對愛荷華州的黃泥龜做了廣泛的研究工作,下面的內容大多出自他的著作或學術報告。每年4月底,黃泥龜開始活躍起來,找到淺水交配、進食。行將乾涸的水塘是其經常之選。求偶與交配發生在5月初,進食之前。進食期從5月底持續到7月中旬。黃泥龜一年中的活動與進食時間是北美龜類中最短的。7月底,它們就離開水源進入夏眠。它們把自己埋在高地的沙丘中,直到次年春天。部分黃泥龜被發現在水中越冬,但數量極少。黃泥龜在5月底6月初入巢產卵。一窩卵由1枚到9枚不等。雖然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但有人曾發現雌龜產卵後就在巢中進入夏眠。在愛荷華州,龜卵在9月中旬孵化,幼體在巢中等待春天的到來。剛破殼的小黃泥龜在18-20mm之間,體長達到8-12 cm時性成熟。
最大背甲長17厘米,可分為3-4個亞種。背甲平滑,呈黃色或褐色,第9及第10緣盾較其他緣盾高。棲息於靜止的淡水水域,尤其喜好底部為沙並長有豐富水草的區域。在食性,以昆蟲,甲殼類,軟體動物,蛙類及水草為食。6-8月可產卵1-6枚。
棲息環境:喜歡寧靜徐緩,底部鋪著淤泥或沙子的淡水水體。
分布範圍
內布拉斯加州北部向南到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亞洲的東部和南部,亞利桑那州的東南部,直到墨西哥。在伊利諾里州和愛荷華州的邊緣地帶有隔離的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