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堡自然村

黃泥堡自然村隸屬於壽山鄉甘海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壽山鄉西邊,距離甘海村委會2公里,距離9鄉公里。國土面積有3.08平方公里,海拔115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95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紅苕、烤菸、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730畝,其中人均耕地1.21畝;有林地2120畝。全村轄黃泥堡、尖山子等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 123戶,有鄉村人口599人,其中農業人口599人,勞動力30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50人。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0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7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泥堡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壽山鄉甘海行政村,屬於山區
  • 面積:3.08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30畝均為旱地,人均耕地1.21畝,主要種植玉米、紅苕、烤菸、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21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7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8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1650畝,其他面積120畝。有森林等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電視、電話。全村有通來水。有12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8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2戶(分別占總數的26%和26%)。
該村到鄉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9公里。
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5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9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其他結構房屋11戶。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6年林果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7%。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3戶,共鄉村人口599人,其中男性337人,女性262人。其中農業人口599人,勞動力301人。該村以漢、彝族為主民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05人,彝族194人。到2006年底,享受低保1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9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2戶,占農戶總數的1.6%。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聯合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壽山中學。聯全國小修建在該村,距離中學1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1人,其中小學生93人,中學生48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農村低保戶評選等。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503.8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4人,黨員中男黨員13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解決甘海公路至馬堡子公路修建。2、聯合國小修建資金。3、350畝低產田的改造工作。4、增加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次數。4、組織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輸出。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核桃為特色林果業,種植核桃面積120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500頭、牛100頭;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改善通路狀況,使道路硬化;加強民眾的衛生意識教育,提高民眾生活質量;增加勞動技能培訓,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370元增加到280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