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泥丼村

黃泥丼村位於麗水市區東面,處在好溪東岸,鐵路穿村邊而過,距市中心約5公里,東臨水嶺根村,南連水東村,西涉好溪,北臨河村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泥丼村
  • 地理位置:麗水市區東面
  • 人口:263人
  • 黨員:20人
概況,村名來歷,村莊建設,地圖信息,

概況

黃泥丼村2010年總人口為263人,105戶,黨員20人。本村以種植柑桔、楊梅等多種經濟作物為主,屬蓮都區椪柑基地村,面積近千畝。近年來楊梅生產發展較快,面積已經超過柑橘,達1000餘畝,將逐漸替代柑橘,成為主導產業。 2010年全村人均收入為9700元。全村通廣播、有線電視、電話、公路、自來水。修建村辦公樓約150平方米,內設村雙委辦公室、會議室、調解室、老人活動室等場所。

村名來歷

黃坭丼原名黃坭井,傳說黃坭丼的“丼”字為清朝皇帝乾隆所賜。據民間流傳,黃坭丼村中有一口古井,深千尺味甘甜,以此井水種植的楊梅果型大、色澤好、糖度高。傳說乾隆下江南的時候,浙江省地方官員設宴款待,端上了處州府饋贈的楊梅酒。乾隆第一次嘗到了江南楊梅,覺得味兒既甜又酸,對此果讚不絕口,並說欲一嘗鮮梅。皇帝金口一開,官府忙開了,撫台速把此事傳到處州府,這可難住了麗水知縣。因為乾隆這次下江南已是七月底,早已過了楊梅上市季節,知縣忙張榜公告,凡有楊梅進貢者賞銀百兩。黃坭丼長老得知後暗自竊喜。原來,黃坭井村有一套“藏梅保鮮”的辦法,就是把剛采來的楊梅遴選後用鹽水略加浸泡,便貯存在壇中密封,然後放進竹筐用粽繩繫著沉入古井中。長老揭榜後,從井中取出酒罈,交給官府。知府如獲珍寶,旋即用棉被包實,已驛站快馬,接力傳送,從麗水傳至縉雲到永康,過婺州越諸暨抵蕭山,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直抵杭州,累垮了七匹馬。當撫台啟開密封的酒罈時,個個楊梅新鮮如初,殷紅艷紫。乾隆大喜,連食數顆。食間,撫台告知處州府黃坭丼村井中藏梅的保鮮辦法,乾隆大為讚賞,揮毫寫下“黃坭丼”三個大字。這時撫台悄聲相告:“皇上,井字多了一點啦!”乾隆開懷大笑,說:“這一點呀,就是井中之梅,是朕賞處州府的。”從此,黃泥井就改為黃坭丼,黃坭丼的楊梅由此而揚名。

村莊建設

2008年黃坭丼被蓮都區委區政府確定為整治村,投資150多萬元,建造公廁、污水處理池及管道、道路硬化、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黃泥丼村雙委積極回響黨中央提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帶領全體村民,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去,依靠民眾群策群力,以村民意願和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為動力,創建黃泥丼的美好未來。

地圖信息

地址:麗水市蓮都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