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沿岸的豐碑·陝西篇》是陝西省檔案館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線上精心策劃製作的八集微紀錄片。
該片於2023年1月5日起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線上網站、央視頻、學習強國、今日頭條、陝西頭條、陝西日報新聞客戶端、網易、搜狐、騰訊、抖音等多平台正式推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河沿岸的豐碑·陝西篇
- 製作國家/地區:中國內地
- 類型:微紀錄片
- 首播時間:2023年1月5日
- 網路播放平台: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線上網站、央視頻等
- 集數:8 集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
劇情簡介
黃河奔騰萬里,潤澤兩岸,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千百年來,奔騰不息的黃河同長江一起,哺育著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作為重要的沿黃省區之一,陝西不僅擁有“魚躍龍門”“岳瀆相望”“東渡抗日”等黃河佳話,更是在黃河治理和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與經驗。
《黃河沿岸的豐碑·陝西篇》共8集,分別為“民族根脈”“歲歲安瀾”“中流砥柱”“生態為民”“綠色北移”“三秦脊樑”“匠心奉獻”“人民福祉”。全片以陝西省檔案館、相關市縣檔案館及有關單位館藏檔案資料為依據,通過實景拍攝及聲、畫、特效包裝等展現手法,生動展示了幾千年來三秦的大地人民在治水安瀾、保家衛國、生態保護、經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與經驗,為觀眾深入了解、體悟黃河文化提供了“一把鑰匙”。
分集劇情
第1集 民族根脈
本集通過實地探訪黃帝陵、炎帝陵、后稷教稼、石峁遺址、半坡遺址等歷史古蹟,結合史實檔案,追溯中華文明足跡。
第2集 歲歲安瀾
“黃河寧,天下平。”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也是一部治國史。自古以來,從大禹治水到潘季馴“束水攻沙”,從漢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務、漕運”刻在宮廷的柱子上,中華民族始終在同黃河水旱災害作鬥爭。本集主要體現祖祖輩輩的陝西人民在黃河治理中的貢獻。為了應對黃河“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不斷變遷,黃河岸邊的人民,發揮聰明才智,發明了黃河灘地魚鱗圖冊,用來記錄這片流動的土地,在大荔縣檔案館就保存著大量珍貴的魚鱗圖冊檔案。
第3集 中流砥柱
第一批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陝西有:延安精神、張思德精神、南泥灣精神、照金精神、西遷精神……1935年10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歷經二萬五千里的艱苦征程,勝利到達陝北。從此,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陝北戰鬥和生活了13個春秋。陝北是土地革命後期全國“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也是黨中央和各路紅軍部隊的落腳點,更是八路軍主力挺進抗日的出發點,為中國革命實現歷史性轉折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4集 生態為民
中國有句老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過去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人民,卻是守著黃土吃不飽,守著黃河飲不了。這裡土地貧瘠、雨少風多、十年九旱、災荒不斷。延安當地流傳著“種一茬莊稼脫一層皮,下一場暴雨刮一層泥”的說法。三秦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揚骨子裡不服輸的精神,在多年的摸索中,最終啃下了水土保持這塊硬骨頭。在幾代人的努力中,三秦大地湧現出了一些優秀的代表人物和先進事跡,這一集將為大家細細品讀。
第5集 綠色北移
黃河之所以名為“黃”,普遍認為緣於其含沙量大,河水渾濁。黃河曾經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攜帶的泥沙量達16億噸。如果把16億噸泥沙堆成高、寬各1米的土牆,其長度可繞地球二十七圈。本集將通過講述陝西征山治水,退耕還林的幾個典型案例,展現陝北人民踐行不向黃河輸送一寸泥沙的承諾,不斷推進黃土高原治理、黃河治理的偉大事業,為黃河安瀾做出了突出貢獻。
繼續看6-8集
選集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