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境域
黃河口,位於渤海灣與萊洲灣交匯處, 東經118°10′-119°15′,北緯37°15′-38°10′, 系陸相弱潮堆積性河口,由河流近口段、三角洲及濱海區組成,總面積約為9000平方公里。
黃河近口段
以河流水文為基本特徵,自濱州道旭起,至海口長148公里(1995年11月) ,水位感潮段一般20公里左右。三角洲一般指以寧海為頂點、北至徒駭河口、南至支脈溝口的河流沖積地帶,面積約5400平方公里。地勢為西南高,東北低,故道兩岸高,兩故道中間低,崗坡溝窪相間,大致以東北方向為軸線隆起成扇面狀傾斜突向海中,地面高程2~10米(大沽基面,下同),平均坡降1~1.5/10000。濱海區指三角洲外側20公里海域,岸線長約180公里,水深多在20米以內,潮型以不正規半日潮為主,潮差小,潮速弱,潮流方向基本平行於海岸。
黃河三角洲
有關部門根據不同歷史階段黃河尾閭擺動對三角洲影響的規律,界定以利津城為頂點, 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支脈溝口的扇形地帶為古代千乘黃河三角洲,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 以墾利寧海為頂點,北起套爾河口,南至支脈溝口的扇形地帶為近代黃河三角洲,面積約5400平方公里,其中,5200平方公里在東營市境內;以墾利漁窪為頂點,北起挑河口,南至宋春榮溝之間的扇形地帶為現代黃河三角洲,面積約2800平方公里。一般所稱“黃河三角洲”,多指近代黃河三角洲。
西漢以前,黃河三角洲地域均在海水之中。海岸大致在今大山、明集、利津城、史口、辛店、支脈溝口一線。利津城東南至史口之間有一自然海灣,南北寬約10公里,東西長40公里,延伸至小營一帶。漯水自西流入海灣。利津城西、城南,東營區西南部為古陸地, 漢代屬青州部千乘郡漯沃縣、 蓼城縣、琅槐縣領地。濟水在琅槐縣境(今東營區六戶附近)入海。
自王莽新朝始建國三年(公元11年) ,黃河來境內入海。至唐景福二年(893年),黃河口西去移出境內。八百多年中,黃河在利津城以東的渤海灣邊淤積出大片陸地,蓼城以南的海灣已淤平,海岸線向利津城東北、東、東南方向推進40~50餘里。《元和郡縣誌》記載,海在渤海縣(舊濱縣城)東160里,蒲台縣(今濱州市南水庫)東140里。
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復來境內入海後,黃河三角洲繼續向渤海推進。據利津水文站1949~1988年實測資料統計, 黃河輸至河口的泥沙年均10億噸左右,其中約24%沉積在大沽零米線(陸地) 以上,約40%沉積在零米線以下的濱海區,其餘被海流輸往深海。在黃河尾閭流路不斷變遷的過程中,年均造陸3~4萬畝,海岸線持續向東推進。1855~1985年間,尾閭河段實際行水96年,海岸線平均向前推進28.5公里,推進速率為每年0.3公里。其中1947年前以寧海為頂點的三角洲,計算岸線長105公里,實際行水57年,平均推進13.30公里,推進速率為每年0.23公里。1947~1985年,以漁窪為頂點的小三角洲,計算岸線長80公里,實際行水39年,平均推進15.2公里,推進速率每年0.39公里。清水溝流路在人工控制下河口擺動範圍小,淤積影響寬度僅30公里左右,岸線推進速率為每年1.6公里。黃河三角洲現仍在向渤海推進中。
河口灘區
黃河東營段河道主槽至兩岸臨黃大堤之間的河床地稱灘區。灘區隨河道擺動、尾閭變遷、 大堤興廢而迭次變遷。 今東營段所轄灘區上界起自利津縣南宋鄉與濱州界(左岸),東營區龍居鄉與濱州界(右岸)。西河口以上兩岸灘區總面積約154平方公里,可耕地20.4萬畝, 其中90%的土地已開發耕種。西河口以下河口地區,行洪面積440平方公里,有勝利油田上萬名職工從事勘探、開發建設。
灘區地貌 黃河灘區在蓄滯洪水、削減洪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建國前由於缺乏河道整治措施,主槽處於遊蕩不定狀態,因溜勢左滾右擺引起的此岸塌灘成河、彼岸落淤還灘現象經常發生,不時改變著各個灘區的位置、形態和面積。加之河水溢槽漫灘機會多,大量的沉沙落淤使灘面高度不斷上升。清代末年,沿河居民為保護灘地耕作,自發修築不規則民埝,在槽、灘之間形成貫通連線的隔堤,改變了灘區均衡落淤的格局。灘唇區淤積快,灘面淤積慢;民埝潰決後口門附近落淤多,尾水落淤少;漫灘水流受到堤防攔阻後,被迫迂迴繞行,匯流沖刷成溝,在灘區形成斜河、橫河。久之,黃河灘區被塑造為崗窪相間,起伏不平的塊狀地貌,橫向上形成為近河之處高,遠河之處低的坡狀地形。
1951年,開始在黃河河道修建護灘(控導) 工程後,政府明令禁止修築生產堤(民埝) 。1958年後,隨著黃河流域治理規劃第一期工程的實施,認為上游水土保持可以速見成效,下游洪水威脅即將消除,沿河生產堤復又建成規模,“懸河”狀態再度加重。 1964~1975年間,河道主槽淤高平均在2米以上,灘面橫比降達2~3/10000,加之連年修堤取土,堤腳附近坑塘連線,漫灘後順堤行洪,直接威脅堤身安全。1974年後,按照國務院“黃河灘區應迅速廢除生產堤,修築避水台,實行一水一麥,留足全年口糧”的政策精神,東營轄區先後破除生產堤13段,總長56.1公里。同時還採取截堵串溝、機械淤臨等措施整治灘區溝壑窪地,初步減輕了滾河改道威脅。
灘區開發
黃河奪大清河之初,傍河定居村民頗多。清末以來,歷代政府曾多次組織沿河居民搬遷,使灘內定居村莊、人口陸續減少。70年代初期提出灘內生產、灘外定居的方針後, 部分村民採用灘內灘外分居方式。至1993年,灘區內尚有村莊30個、人口1.16萬。 主要分布在南宋、城關、傅窩等較大灘區。為保護灘區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從1974年起按每人3平方米修築避水台, 台頂高程超出防洪水位2~2.5米。至1978年共修築避水台53個, 總面積6.53萬平方米, 完成土方40.27萬立方米, 國家補助資金6.58萬元;90年代初,又築成避水台3個,面積9.4萬平方米,完成土方54萬立方米,國家補助資金57.98萬元。 由於洪水漫灘頻繁,農田水利設施不足,灘區耕地旱不能澆,澇不能排,糧食產量低而不穩。為扶持灘區農業生產、改善灘區人民生活條件,1 976~1988年,共投資180.01萬元,先後興建揚水站(船) 11處,新增提水能力20.2立方米每秒,灌溉配套面積10餘萬畝,抗旱面積12萬畝以上。但由於工程設施管理養護不善,水毀修復費用較高,許多工程不能正常發揮效益。為儘快解決灘區民眾溫飽問題,1988~1993年,國家分兩期投入土地開發基金108.6萬元(其中一期52.6萬元,二期56萬元),地方配套114.76萬元,扶持灘區水利建設,新建揚水站8處,配套8處,擴建1處, 購置揚水船3隻,完成淤堤河工程2處,建橋、涵閘94座,灌溉渠道36.4公里,生產道路9.45公里,新增提水能力13.51立方米每秒(其中用於灘區8.71立方米每秒),新增灌溉面積3.57萬畝。通過灘區治理,全年糧食畝產由1987年的229公斤增加到1994年的417公斤。
流路變遷
黃河由東營入海以來,出海口門屢被泥沙淤積,出水不暢,在以寧海為頂點的三角洲洲面上發生50多次分汊、決口,導致尾閭流路多次變遷。各次尾閭流路變遷情況如下:
(1) 清鹹豐五年(1855年),河水奪大清河道,寧海以下向東北流,經鹽窩、薄莊南,韓家垣子北,鐵門關南,至肖神廟以東之二河蓋、牡蠣嘴入海。此道歷時34年,實際行水19年(其餘年份為上游決溢、改道而河竭。以下同)。
(2)光緒十五年(1889年),河自韓家垣子(利津陳莊)決口,改道東流,經老鴰嶺、四段、楊家嘴,由毛絲坨(墾利建林東)入海。此道歷時8年,實際行水5年又10個月。
(3)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五月,河在北嶺子決口,改道東流,由薄莊南過集賢,轉向東南,經左家莊、永安鎮、老十五村,由絲網口(今宋坨子)以東、團坨子以北入海。另有一股支汊在亂井子(清河村舊址)西北分流,又在羊欄子與三十八戶之間合一。此道歷時7年,實際行水5年又9個月。
(4)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六月,河在薄家莊決口西北流,經青邊嶺、虎灘嘴、流口、薄家屋子、義和莊入徒駭河下游絳河故道,在太平鎮以北老鴰嘴入海。此道歷時13年,實際行水11年。又於1917年在太平鎮改道東北流,經大洋鋪、中和堂,由車子溝入海;另由虎灘嘴東南分出一股支流,經大牟里、小牟里、四扣,在劉家坨子以北的麵條溝(今挑河)入海。1925年,又在虎灘嘴分出一股支汊向西北流,經霑化縣入無棣縣套兒河入海。 此次北流入海路線散亂,前後共歷時22年,實際行水17年又9個月。
(5)1926年6月,河在八里莊以北(呂家窪)決口東北流,經豐國鎮(今汀河)北,由刁口河入海。此道歷時3年。
(6)1929年8月,土匪在紀家莊扒口堤決,大河東去,流路散亂,先後由南旺河(今支脈溝) 、絲網口、宋春榮溝、青坨子等海口入海。此道歷時5年,實際行水3年又4個月。
(7) 1934年合龍處(今涯東村附近)決口,河水東向漫流,先由毛絲坨以北老神仙溝入海, 後又形成神仙溝、甜水溝、宋春榮溝三股入海形勢。1938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下令扒開鄭州花園口大堤, 河水入淮河故道,山東河竭。1947年3月,花園口堵復,黃河歸山東故道,仍循原河道三股入海。此道歷時19年,實際行水9年又2個月。
(8)1953年7月,小口子裁彎改道(第八、九、十次改道詳見本編《河口治理》章)。
(9)1964年1月1日,羅家屋子破堤改道。
(10)1976年5月,清水溝改道。
治理
黃河河口通暢,水沙順利下泄,可保中遊河道無虞;河口阻塞,中遊河道必壅水滯沙,造成水患。歷代治河皆密切關注河口,相機制定治河方策。自大禹治水以來,在幾千年治河實踐中,勞動人民探索、總結出多種經驗,提出過“分川導滯”、“束水攻沙”等治理方策。因社會制度和技術條件的限制,有些措施成效不大,有些措施難以施行。
民國時期,專家學者們從近代水利科學觀點出發,提出上中下游全面治理進而達到治理河口的方略,主張引進西方治河技術,重視基礎資料積累,對河口進行統籌規劃, 並做過一些準備工作和簡單工程。如1918年和1933年2次進行河口地形測量;1934年進行河口查勘;1936年在亂井子裁彎取直等。
建國後,50年代制定“根治黃河水害,開發黃河水利”的戰略方針,開始對黃河上中下游進行全面綜合治理。在河口治理方面以確保防洪防凌安全為前提,因勢利導,相機決定流路改道。1960-70年代,隨著油田開發建設規模擴大和黃河三角洲經濟全面發展,頻繁改道將對石油勘采和工農業生產帶來嚴重影響和損失。為探索解決矛盾的方法,先後提出過許多建議和主張。如大搞水土保持,大規模進行河道挖沙,擴大流路改道範圍,合理安排減沙、用沙、排沙。在河口治理對策上除採取增修堤防、整治河道、分洪放淤等措施外,還採取相機進行有計畫、有組織的人工改道措施。通過對入海流路的不斷調整,周期性降低河口防洪水位,緩解了防洪防凌壓力。改道點位置基本控制在西河口附近。
建市後,為徹底改變黃河三角洲社會經濟面貌,制定一系列發展規劃和目標。按規劃,清水溝流路可以使用到2020年前後。
歷史上對河口的治理,除進行多種方式的刷沙疏浚試驗外,還進行過人工改道的試驗。 1936年5月,南京國民政府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長孔祥榕會同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視察河口時決定在羊欄子附近(亂井子與壽光圍子之間)河段進行人工裁彎,取得成功。新中國建立後,開始對黃河上中下游進行綜合治理。在河口治理方面以確保防洪防凌安全為前提,因勢利導,相機實施流路改道,並修建一些大型工程。
小街減凌溢洪堰。堰身在墾利小街村北,大堤樁號206處,長200.6米,寬52米,堰頂高程12米(大沽基準面),用亂石和混凝土預製塊砌成。溢洪區開挖引河一道,自小街至寧海以下,長17公里,底寬7.5米,接黃河故道入海。引河右岸南順堤自小街至墾利縣門金章屋子西北止,長35.2公里, 高4米。左岸順堤自小街至馮家屋子利用黃河大堤,馮家屋子至墾利縣人字局築新堤,長15.7公里,高4米。溢洪河流域面積150平方公里,區內村莊51個,人口1.4萬人,各村修築圍莊堰。1951年10月5日, 工程全面開工。至12月5日完工。因經驗不足,分洪決策晚,出水慢,未達預期目的。黃河 南展寬工程興建後,溢洪堰和分洪區的部分已包括於展寬區內,溢洪堰工程廢棄。
小口子裁彎改道。1953年6月14日開始,3天告竣,挑挖引河長119米,上口寬17米,底寬10米,土方2570立方米。7月8日,引河開始過水,10日施測流量963.7立方米每秒,占全河的43.3%。此後,引河過水比例持續增大,水面逐步拓寬,近海段河形順直,口門水流通暢。 8月22日,黃河出現3946立方米每秒洪峰時,神仙溝分流達3594立方米每秒, 占峰量的91.1%。8月26日,甜水溝淤塞斷流。9月,引河寬達300米,成為大河主道,原折往左岸的四段河亦趨斷流,成為乾河。 改道後入海流程縮短11公里, 河床比降變陡,開始溯源沖刷,上達200公里,前左水位站同流量水位降低1.85米。改道效果顯著。
羅家屋子分洪改道。1964年1月1日2時,渤海農場500人,海濱農場100人, 同時在羅家屋子臨河堤和套堤上開挖藥室和破堤。16時大堤爆破成功, 三個口門過水,刷成河道,泄水流暢,分水經窪拉溝,進入刁口河歸海,至7月底,全部奪溜,原神仙溝河道淤閉。 新河道流程縮短至22公里,河床縱比降變陡至2.13/10000,泄水通暢。新河道形成後,兩岸相繼加高接長防護工程,至1971年完成。
南展寬工程 。1971年9月,水電部報經國家計委批准,興建黃河南展寬工程。黃河南展寬工程主旨是以防凌為主,結合防洪、放淤和灌溉,保障沿黃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為油田開發和工農業生產發展提供良好條件。1971年10月,南展寬工程開工興建。至1978年底,完成主體工程。先後完成展寬堤、麻灣分凌分洪進水閘、曹店分凌分洪放淤閘、章丘屋子泄洪閘、大孫排水閘、清戶灌排閘、勝乾灌溉閘、王營排水閘、路乾灌排閘、截滲排水工程,村台38個,遷移喬莊、龍居、董集、辛店、寧海等5鄉(公社)80個自然村,48976人建房落居。
改道清水溝。清水溝為甜水溝與神仙溝之間的帶狀窪地,地勢較兩鄰流路低1~4米,自然坡降 為8/10000至2.3/10000,改道點距平均海潮線27公里。改道後河面寬2~3公里, 比降大, 泄水暢,河道開始溯源沖刷,上推180公里,達濼口附近。利津水文站以下 同流量水位比上年降低0.83米。改道初期,河勢散亂,淤灘造床。至1985年,灘槽高 差由0.47米增加到2.35米,主槽成單一狀態,河勢穩定。1985年後,河道開始淤積, 攔門沙明顯,入海口門不暢。為穩定現行流路,改善河口地區防洪(凌)的不利形勢, 自1988年起,實施調整入海口門,清整河道阻水障礙,修築導流堤和控導工程,採取 截支強幹、拖淤疏浚等措施,固灘保槽,穩定河勢。西河口以下出現主槽單一,水流 歸順,河門通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