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水枝(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黃水枝,中藥材名。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黃水枝的全草。功能主治為:①《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治耳聾,氣喘。②《四川中藥志》:散寒表汗,活血去瘀。治跌打損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水枝
  • 漢語名稱:Huang Shui Zhi
  • 別名:博落(《四川中藥志》)。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用法用量,藥理作用,相關配伍,相關論述<br/>,

來源

本品為虎耳草科植物黃水枝的全草。

性味歸經

《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無毒。

功能主治

①《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治耳聾,氣喘。
②《四川中藥志》:散寒表汗,活血去瘀。治跌打損傷。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22~44厘米。根狀莖橫走,黃褐色,具鱗片。莖有縱溝,綠色,被白色柔毛。基生葉心臟形至卵圓形,為不明顯的3~5裂,長約8厘米,寬約7.5厘米,先端鈍,具不整齊的鈍鋸齒,齒端有刺,邊緣有腺毛,基部心臟形,上面綠色,有白色腺毛;葉柄細,長5~15厘米,疏生長剛毛及短腺毛;莖生葉互生,2~3枚,葉較小而柄短,葉脈掌狀5出,較明顯,黃褐色。總狀花序頂生,直立,長達17厘米,密生短腺毛;苞片小,鑽形;花小,白色,每節2~4朵;萼5裂,三角形;花瓣小,線形;雄蕊10,較花冠長;雌蕊1,子房1室。蒴果有2角。種子數顆。花期6~7月。

分布區域

分布我國中部至西南部。

生長環境

生於林邊、路旁或陰濕的石壁上。

藥材性狀

根莖細圓柱形,直徑3-6mm。表面褐色,具多數黃褐色鱗片及鬚根。莖細,圓柱形,有縱溝紋,長22-44,直徑3-6mm,灰綠色,被白色柔毛。葉多破碎,基生葉卵圓形或心形,長2-8cm,寬2.2-11cm,先端急尖,基部心形,邊緣具不整齊鈍鋸齒和腺毛,上面疏被腺毛,葉柄長5-15cm,被長柔毛和腺毛;莖生葉較小,掌狀脈5出,較明顯,葉柄短。有時可見枝端有總狀花序,密生腺毛,有的可見蒴果,長約1cm,具2角。氣微,味苦。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8錢;或浸酒。

藥理作用

甲醇提取物對人血漿膽鹼酯酶抑制活性較強,表現出大於80%的抑制活性。

相關配伍

治咳嗽氣喘:鮮黃水枝一兩,芫荽四至五錢,水煎沖紅糖。每日早晚飯前各服-次,忌食酸辣、蘿蔔菜。(江西《草藥手冊》)

" >相關論述

1.《四川武隆藥植圖志》:治耳聾,氣喘。
2.《四川中藥志》:散寒表汗,活血去瘀。治跌打損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