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羅縣湖鎮鎮坪山村大田村四兒堂,建築特色九廳十八井,曲折如迷宮 ,古宅長83.6米、寬34.5米。古宅共分成4大部分,4部分模樣相似,如同4棟獨立的房子。大田村民小組現有村民400餘人,大多數都姓黃。據記載,四兒堂也叫黃氏祖屋,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第一任主人名叫黃玉龍,曾經在廣西南寧府任職。這座房子是他給4個兒子建的,當初並沒有固定的名字,後人稱其為“四兒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氏四兒堂
- 地理位置:博羅縣湖鎮鎮坪山村大田村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不限
- 景點級別:縣級
- 門票價格:無
- 著名景點:九廳十八井
景點簡介,結構,景觀,歷史沿革,
景點簡介
大田村民小組現有村民400餘人,大多數都姓黃。據記載,四兒堂也叫黃氏祖屋,始建於清朝道光年間,第一任主人名叫黃玉龍,曾經在廣西南寧府任職。這座房子是他給4個兒子建的,當初並沒有固定的名字,後人稱其為“四兒堂”。
四兒堂坐東北向西南,背靠小山,綠樹成蔭,門前有一口半月形的大水塘。整座大宅呈長方形,經普查人員測量得知,古宅長83.6米、寬34.5米。古宅共分成4大部分,4部分模樣相似,如同4棟獨立的房子,實際則相互勾連,渾然一體。
圍牆和大廳的柱子大部分是石頭砌成的,還有一部分是青磚。石塊之間接合非常嚴密,不見縫隙。樑柱則是木結構,上邊雕龍刻鳳,至今清晰可見,栩栩如生,透出昔日的輝煌氣派,看後令人嘆為觀止。屋頂蓋瓦,屋檐有琉璃鑲嵌。
屋內總共有9個廳,18個天井,當地村民稱之為“九廳十八井”。從大門進去,迎面是天井和主廳,廳柱子上刻有一副對聯:誠禮尊崇互推長幼,虛心報本好歌兒孫。其餘房間都以主廳為中軸對稱排列,從主廳往兩側走,則如同進入了一座迷宮。過道曲折錯落,走了一段,以為到頭了,沒想到轉個彎,又有一片天地。眾多天井和廳堂的巧妙設計,使各房間採光、通風良好。
最讓人驚奇的是四兒堂的暗室和石柱。房間裡設定有4個暗室,初看起來以為是一堵牆,把機關打開,才發現裡邊別有洞天。暗室有多個秘密出口相連,可以藏人,也可以放貴重物品。曾擔任村民小組長、就住在四兒堂旁邊的黃己明老人,與四兒堂相伴了近70年。他說,暗室和外牆上密布的槍眼,主要是為防備敵人入侵之用。石柱都是大理石打磨的,高達3米多,柱腳造型獨特,四周都有稜角,而且有多層。仔細數了數,竟有108個。至於為何要如此費心思,沒有資料記載,黃己明猜想是寓意吉祥。四兒堂每一處都精雕細琢,從開工到建成,據傳前後歷時13年之久。
結構
四兒堂正中間是祠堂,祠堂的建築樣式是明顯的廣府風格,估計是先人參考了廣府祠堂的建築特點所致。“東江散步”兄說,這座房子不是嚴格的客家圍屋,因為祠堂是廣府風格,房子兩側留有六個小門。資料上說這樣的建築樣式叫“九廳十八井”,是流行於福建長汀的一種客家民居樣式。大廳的屋頂是由粗大的麻石柱子支撐,柱子下的石礎造型優美,有矩形狀,有燈籠狀,也有南瓜狀。進大堂用青磚柱子加固來支持上面的石頭橫樑,青磚柱子上的這幅對聯可謂是詩書傳家,道德教化木製橫樑下的木雕梁托精美異常,只是少了往日的光鮮,可見歲月悠悠中,古屋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
景觀
四兒堂古香古色,它坐東北面西南,背山面水。大門前面是地堂,用來曬穀等用,再前面是一口魚塘,魚塘外是一小片平原。屋後是一座小山,山上松木青翠,樹木蓊鬱。大屋前面側邊還有另一口魚塘,從此地眺望四兒堂,古樸典雅,山水鄉野,風情無限。平靜的塘水波瀾不驚,水平如鏡,令人心曠神怡。芭蕉塘邊舞,水中鴨知暖,綠水浮波痕,水禽映碧波。遠山含綠樹,訪古顯清幽。。
歷史沿革
傳奇經歷
抗日戰爭期間兩次遭敵機轟炸幸免於難,關於四兒堂,保存下來的文字資料很少,在長達100多年的時光中,這座古宅里到底發生了哪些傳奇故事?曾經經歷過怎樣的興衰榮辱?具體的史實已無從考證。
關於四兒堂的過去,村里老人們也所知不多,只是記得近幾十年中,屋子結構一直沒什麼變動,但屋裡曾經有不少的古董、古家具,還有屋樑、牆壁上
的不少精美雕刻,如今已不見蹤影。
老人們記憶猶新的是四兒堂曾經遭遇兩次轟炸而能幸免於難。在抗日戰爭時期,經常有日軍飛機轟炸。第一次一顆*投下後,沒有炸中這座古宅,*擦破樹皮後剛好落入屋後避難的村民旁邊,當時有村民幾十人躲藏在那裡,所幸的是*沒有爆炸。還有一次是日軍進村莊到處燒房子,整個村子煙霧瀰漫。四兒堂住戶心生一計,在屋前堆放柴草,點燃後又澆些水,冒出滾滾濃煙,濃煙遮住古屋,蒙蔽了日軍,古屋也因此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