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常呈鋪散匍匐狀,全株均被有黃綠色細長柔毛,以莖、葉柄、托葉、葉背、脈間等處為多。莖具角棱,纖弱,節上有鬚根。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或橢圓形,長1~2.5厘米,寬6~12毫米,先端尖,全緣,基部稍圓;托葉連合成鞘狀,膜質,邊緣鑽狀齒裂。花數朵簇生於葉腋;花柄長2~3毫米,萼筒漏斗形,4裂;花冠漏斗形,長5~6毫米,4裂,淡紫白色,稀為白色,4裂;雄蕊4;子房2室,柱頭2裂,棒狀。蒴果,扁球形,長和寬均約2毫米,室背開裂;萼片宿存。種子黑棕色,細小。花期7月。果期9月。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分布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主要價值
藥品簡述
【別名】敷地兩耳草、銅眼獅、地坎風、鋪地蜈蚣(《廣西野生資源植物》),山蜈蚣、對葉寸節草(《浙江民間草藥》),過路蜈蚣、串地蜈蚣、白山茄、地蜈蚣、落地蜈蚣、攤地蜈蚣(《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腹瀉草(《中草醫藥經驗交流》)。
【英 文 名】Goldhair Hedyotis Herb
【拉 丁 名】Herba Hedyotidis Chrysotrichae
石打穿
【來源】茜草科耳草屬植物黃毛耳草Hedyotis chrysotricha (Palib.) Merr.的全草。全年可采。洗淨鮮用或曬乾。
【性味歸經】苦,涼。
①《浙江民間草藥》:"性平,味微苦,無毒。"
②《湖南藥物志》:"辛苦酸澀,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用於腸炎,痢疾,急性黃疸型肝炎,小兒急性腎炎,乳糜尿,功能性子宮出血,咽喉腫痛;外用治毒蛇、蜈蚣咬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疔瘡腫毒。
1、《中國藥植志》“浸酒或煎水服,治勞傷出血,並有舒筋活絡的功能;搗爛敷患處,治無名腫毒及扭傷。”
2、《浙江民間草藥》:“散血治內傷。”
3、《湖南藥物志》:“行氣散瘀,清熱解毒,涼血,固齒,明目。”
4、《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尿,平肝。"
【用法用量】25~100克;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採集】夏、秋採收,曬乾或鮮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常用選方
1、治濕熱黃疸:鮮黃毛耳草一~二兩,水煎服,連服三至七天。《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2、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鮮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3、治濕熱水腫:鮮黃毛耳草一至二兩,水煎服;另用
石蒜鮮
鱗莖一兩,蓖麻種子二錢,共搗爛敷足心。《福建中草藥》
4、治小兒急性腎炎:鮮黃毛耳草水煎加紅糖服。二至三歲八錢至一兩;四至六歲一兩至一兩半;七至十歲一兩半至二兩;十歲以上者二兩至二兩半。以上均為一日量,分三次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5、治乳糜尿(青淋):鮮黃毛耳草二兩,
金櫻根六錢,
燈心草、貫眾各五錢。加水三碗煎成一碗。每日一劑,二次分服。如尿中有圓柱樣物,加
星宿菜全草七錢,
牡荊子五錢;婦女患者加
地菍根一兩;病重者黃毛耳草增加一兩。忌食姜、蔥、蒜等。(江西《草藥手冊》)
6、治痢疾,腸炎:鮮
腹瀉草二兩(乾品一兩),洗淨,加水濃煎,去渣,取藥液,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沖服。一天分兩次服。《中草醫藥經驗交流》
7、治中暑
吐瀉:鮮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8、治小兒高熱昏睡:黃毛耳草三錢,
艾葉一錢,鉤藤二錢,山楂三錢,蜂窩一錢。水煎服。每小時服一次,每次服一匙。《湖南藥物志》
9、治乳腺炎:黃毛耳草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10、治婦女血崩:黃毛耳草,水煎,取汁沖紅糖服。《中國藥植志》
11、治跌打損傷及蛇咬傷:鮮黃毛耳草搗汁飲,渣敷患處。《浙江民間草藥》